王昆
最近天氣明顯比之前更加的悶熱,尤其是在中午的時候,就算什么也不干,也能感覺到身上大汗淋漓,雖然還不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但濕氣重、易感冒、食欲不振等癥狀也是屢見不鮮。其實,日常生活中我們的食物就是這些癥狀的“良藥”。那食物究竟會怎樣幫助我們呢?
防暑
夏季消暑最佳食材,當數(shù)瓜類,比如冬瓜、黃瓜、苦瓜、絲瓜等,除此之外,番茄、芹菜、生菜等都屬于涼性蔬菜。少食烹、炸、煎、炒的油膩菜,多吃清淡的菜肴。西瓜也是消暑食品,大有清熱解暑、保肝利尿的作用。菊花茶、黃芪茶等有明目、除煩、消暑的作用。
防濕氣重
酷暑時節(jié),冷氣、冷飲、涼菜簡直是人們的最愛,殊不知,在人們一時爽的同時也將濕邪埋在了體內(nèi),這是影響我們身體健康的一個大隱患。薏米赤小豆粥便是祛濕健脾的佳品。其做法簡單,取薏米和赤小豆適量,洗干凈后放在鍋里面加水熬就可以了。
防感冒
夏季感冒中醫(yī)又稱為暑濕感冒,也就是老百姓俗稱的熱傷風。這是因為夏季悶熱,濕度較大,這時大家較貪涼,易招致風寒之邪。這里我們帶來一些小秘方。
1.西瓜番茄汁:西瓜取瓤去籽,絞擠汁液;番茄用沸水燙,剝?nèi)テぃg擠汁液。二汁合并,代茶飲用。
2.綠豆茶:綠豆洗凈、搗碎,同茶、冰糖放入碗內(nèi),用開水沖泡,約泡20分鐘,代茶飲用。
3.青龍白虎湯:將白蘿卜洗凈,切作小塊,同橄欖共煮湯。
防食欲不振
夏天氣溫高,人體出汗增多,如果大量飲水,胃內(nèi)的消化液被沖淡,會影響消化功能而導致食欲不振;大量飲水也會將有限的胃容積占用,同樣導致食欲不振。另外,有人還會喝大量的果汁等甜飲料解渴,果汁等甜飲料中的糖分會使血糖升高而影響食欲;如果經(jīng)常喝冰鎮(zhèn)的飲料,還會妨礙脾胃的正常功能,造成脾胃功能失調(diào),引起腹脹、腹瀉。因此,夏季的飲食選擇,應本著為腸胃“減負”的宗旨,少吃肥甘膩補之物,注重選擇綠豆、白扁豆、西瓜、蓮子、蕎麥、大棗、豆腐腦、甘蔗、梨等食物。此外,助味輔料——酸醋、大蒜也不能少。酸醋和大蒜是兩種常見的調(diào)味品,還能有效避免胃腸道病菌的傳染。
不宜走極端
不宜吃燥熱食物。在夏天一定不能吃太多太熱的食物,例如羊肉。民間有五、六、七月不吃牛羊肉的說法,因為羊肉吃多了會導致消化能力變?nèi)?,胃口變差,不想進食。
不宜飲食生冷。通過飲食生冷的食物,雖然可以得到一時涼爽,但會導致皮膚毛孔收縮、身體難以散熱而中暑(“陰暑”)。
張子和在《儒門事親》中一言以蔽之:“養(yǎng)生當論食補,治病當論藥攻。”所以,在最后還是要提醒大家,食補可以養(yǎng)生,但生病了還是要去醫(y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