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劍
摘要:新課程改革下的教學活動主要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與此同時,要求教學工作者不僅要引導學生在課堂上專心聽講,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還要注重課堂氛圍的改善,合理科學地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和評價方式,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本文將針對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提出幾點有效策略,望能夠為有關教學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生參與度;策略
教育教學改革的起點和依據就是尊重和發(fā)展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當課堂的主人,因此,需要重視課堂上學生參與度的高低。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教育教學工作者逐漸重視學生是否能夠積極參與課堂,提高教學的質量。小學數學是教學的重要學科,也是重難點學科之一,教學工作者更要將其作為重要的教學目標,制定有效的教學策略,提高學生在課堂的整體參與度。
一、影響小學數學課堂學生參與度的因素
(一)影響學生個體參與度
學生的性格、習慣、自學能力以及和教師的關系等都會影響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首先,學生不同性格的影響。性格內向、膽小、害羞的學生,都不會主動參與課堂活動,反之,開朗樂觀的學生就敢于在課堂上表現(xiàn)自己,課堂的主動性更高;其次,學生的學習習慣與自學能力等也會影響學生的個體參與度。如果學生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就會降低自學能力,會畏懼學習,信心不足,進而掌握不好基礎知識和技能。反之,學生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學能力,自身的綜合能力也會提高,敢于交流和表達,課堂的積極主動性也更好;最后,師生關系也會影響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大多數學生喜歡一門科目,是因為喜歡教學這門科目的教師,所以才愿意參與教學活動,敢于和教師交流互動。有些學生因為不喜歡某些教師,甚至害怕某些教師,故意在課堂上搗亂,課堂參與度不高。
(二)影響學生整體參與度
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方式、教學內容等決定了學生整體的參與度。首先,教師的教學水平會影響學生課堂的整體參與度。大多數教師都覺得自覺性低、喜歡偷懶的學生才不喜歡課堂,其實教師的灌輸教學已經不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限制了學生的思維;其次,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影響學生的整體課堂參與度。據有關調查,大多數學生都不喜歡教師單一的教學,更喜歡游戲、小組合作、實驗等多樣化的教學,因而教師的教學方法要創(chuàng)新和靈活,才能提高課堂參與度;最后,教師的課堂評價會影響學生的整體課堂參與度。如果教師只是批評和指責學生,教學過于嚴厲和武斷,就會造成相反的效果,學生反而不愿意參與課堂,反之,積極的評價能夠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的熱情。
二、提升小學數學課堂學生參與度的策略
(一)引導學生專心聽講,培養(yǎng)其良好的學習習慣
要想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就必須讓學生認真專注,學會獨立思考,才能夠基本保證小學生能夠參與課堂教學活動???、聽、想、做是教師讓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有效方式。
首先,教師在講臺上演示、板書時,學生要全身心地看著,同時,同學在進行操作時,可以認真觀察,借鑒他們的優(yōu)點;其次,在課堂上提出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問題,讓學生認真分析教學問題,并作出相應回答,敢于在課堂上表達自己的想法;再次,教師在講解知識點時,學生要聚精會神地聽,不能分心,要集中在教師講解的要點上,敢于在課堂上發(fā)言;最后,課堂實踐中,要讓學生學會耐心、信心,這樣動手實踐的成果才會有效用,課堂練習才會更加高效。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專心聽講的學生進行表揚,提醒學生不要分散注意力、在課堂上做一些小動作等。
(二)創(chuàng)設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拉近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良好、課堂平等和諧才能保證學生積極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因而,教師應該注重課堂的開放性,積極地和學生進行互動,讓教學氛圍更加和諧、融洽。首先,教師要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根據學生的思維方式和視角對學習過程進行體驗,在學習活動中興趣要和學生保持一致,探究想法要和學生相同,和學生一起參與學習活動,對其中出現(xiàn)的困難、挫折與成功、喜悅一起體驗和感受,并相互分享和交流;其次,教師要充當好引領者和組織者的角色,態(tài)度要熱情和親切,教學能力要專業(yè),促進學生個性的發(fā)展和能力的提升。如此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氛圍才能生動、活躍、熱烈,才能提高學生課堂整體參與度。
(三)科學合理地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注重教學方法的多樣化
根據相關調查,大多是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影響學生的課堂整體參與度。在小學數學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對數學教學內容的實質有準確把握,教學目標要科學合理,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上要給予學生足夠的學習主動權,注重教學方法的多樣化,促進學生課堂整體參與度的提高。教師設計教學活動要有一定的原則,如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自主性,引導學生交流借鑒,對學習探究的過程進行總結。
例如,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內容要具有一定的價值,提供給學生參考討論。教師可以利用小組合作、情境教學法、趣味法等多種教學方式,讓學生在數學教學活動中觀察、分析、推理,并對其進行相應總結,掌握好學習方法,將所學習的知識聯(lián)系起來,探索其中出現(xiàn)的規(guī)律。除此之外,教師還要給予學生實踐的平臺,讓學生對知識本質有深刻理解,同時也能夠有機會和同伴一起交流學習。從而有深刻的學習體驗。因而教師的教學手段要創(chuàng)新靈活,給予學生鼓勵和支持,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
三、結語
綜上所述,學生的自主參與度對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對學生的成長生涯意義重大。小學數學教師要正視教學中對學生不利的因素,幫助學生解決疑難雜癥,重視教學的多樣化,創(chuàng)設和諧的課堂氛圍,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責編 張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