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愛華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內(nèi)容具體,感情真實?!睂πW生來說,主要是把文章寫得生動具體,而從小學生作文中存在的問題來看,普遍有“寫得不具體”、“記流水帳”的毛病,即使自己親身經(jīng)歷的事,也三言兩語完事,無法把自己的感受具體地表達出來。這對初學寫作的小學生來說是難免的,因為小學生接觸事物少,觀察能力差,又不懂得表現(xiàn)手法。因此,在近幾年的作文教學中,我從以下四個方面,引導學生“從讀知寫,從讀學寫,從讀練寫”來把自己的作文寫具體。
一、從“六要素”入手,明確“寫具體”的要領
小學階段的習作重點是記敘文,而記敘文是寫人記事的文章。要寫好記敘文,首先要把“六要素”交代清楚,使讀者對所記敘的人和事有個完整的、清晰的印象。也就是說,“六要素”是指導學生把記敘文寫具體的入手處。為了進一步使學生明確“寫具體”的要領,可以從兩方面來做:第一是“讀”,引導學生讀寫人記事的課文時,找出這篇課文中作者交代的“六要素”,并且看清楚這“六要素”在什么地方出現(xiàn),為寫作提供典范小學語文教學論文,使學生從讀知寫。第二是“寫”,每次作文時,都有意識地引導學生交代清楚本篇作文的“六要素”,然后運用從讀中獲得的作文知識,把作文寫具體,把事情寫完整。
二、抓“異同點”辨析,訓練“寫具體”的本領
通過引導辨析學生對寫人、記事的記敘文的異同點,即:寫人的文章離不開記事,而記事的文章同樣也離不開寫人,也就是說寫人記事在記敘文中是不能絕對分離的,這是相同之處。不同點是,寫人的文章是通過寫事來反映人物的品質(zhì),宜側重寫人物的內(nèi)心和外表,而記事的文章是通過記事來教育人們、啟發(fā)人們,它側重是交代清楚“六要素”。
1.把人物寫具體、寫生動。第一、抓住能表現(xiàn)人物性格的外部特征,進行具體的肖像描寫。為了達到這一訓練要求,我特意收集了相應的課文中有關的肖像描寫,體會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寫,從而使學生理解,并不是把人物所有的外貌特征都寫出來,而是為了突出人物的性格才把外部特征寫具體,也就是說人物的肖像描寫是有目的的。如《金色的魚鉤》一文這樣寫到:“快四十歲了,個兒挺高,背有點駝,四方臉,高顴骨,臉上布滿皺紋,兩鬢都斑白了。”目的是為了說明老班長是個“飽經(jīng)風霜”的人論文的格式。第二、描寫人物行動,把文章寫具體。人物的可貴精神往往是表現(xiàn)在他們的行動上,具體的行動描寫可以使人物的精神突出起來。如《草地夜行》一文中,有一處是這樣描寫老紅軍行動的:“他用力把我往上一頂,一下子把我甩在一邊。”從而表現(xiàn)了老紅軍“舍己救人”的可貴精神。第三、抓住能揭示人物內(nèi)心的語言,讓人物在文章中直接“亮相”。引導學生明白有時人物本身恰到好處的一兩句話能使人物品質(zhì)的表現(xiàn)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如《草地夜行》一文,在描寫老紅軍背著“我”掉進泥潭的時候,這樣寫到:“(老紅軍)大聲說:“快離開我,咱們兩個人不能都犧牲!……要……要記住革命!”老紅軍犧牲前說的這句話,和當時特定的環(huán)境聯(lián)系起來,就能充分揭示老紅軍為革命“視死如歸”的高貴品質(zhì)。除了重點指導學生寫人時從以上三方面努力外,還引導學生抓住必要的細節(jié)進行描寫,對刻畫人物和表現(xiàn)中心也有重要作用。
2.把事件寫具體、寫生動。第一、把環(huán)境交代清楚。環(huán)境描寫對突出中心、烘托人物的形象有一定的作用。著重是通過相應的課文,引導學生細心體會,以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如《飛奪瀘定橋》一文用了很長的篇幅描寫“瀘定橋”的險惡環(huán)境。作者為什么要把這個環(huán)境描寫得如此具體呢?引導學生體會:要沖過瀘定橋,必須有不怕犧牲的大無畏精神,是通過環(huán)境描寫來烘托出奪橋的不易。第二、把主要事件和主要情節(jié)寫具體。敘事的文章,如果是寫幾件事,要把主要事件寫具體,其它可以略寫。如《課間十分鐘》寫了三件事:第一件打乒乓球,用了七十多字;第二件爬竿,用了九十多字;第三件丟沙包,用了一百六十多字,一件比一件寫得詳細具體,在三件事中以第三件為主。敘事的文章,如果只寫一件事,要把主要情節(jié)寫具體。如《草船借箭》一文,通過分析,得出主要情節(jié)是“借箭”。因此,作者把“第三天四更時候”到“天亮以前”這一段寫得很具體、很生動。作者為什么要把這一主要情節(jié)寫得具體呢?從而引導學生總結:把最能突出中心的部份寫具體。
三、抓“觀察力”訓練,提升“寫具體”的能力
要指導學生把作文寫具體,重要的還在于引導學生觀察事物,體驗事物,培養(yǎng)和提高他們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為提升他們“寫具體”的能力打下基礎。訓練時主要是引導學生進行觀察事物的靜態(tài)和動態(tài)的練習。如:觀察靜態(tài)事物的訓練——《家門前的景物》要求學生觀察自己家門口的景物,注意它們的大小、形態(tài)、顏色、方位等。觀察動態(tài)事物的訓練——觀察超市人們購物的情景。這樣學生通過教師的引導去有目的地觀察,久而久之,這些片段的素材越積越多,在命題作文時就會意到筆隨,流于筆底。
總之,幾年來本人在作文教學中,從以上三個方面引導學生“從讀知寫,從讀學寫,從讀練寫”,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使同學們的作文內(nèi)容更加具體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