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進巖
(貴州省黔南州人民醫(yī)院,貴州 都勻 558000)
兒童的身體免疫力低,因此兒科手術是十分常見的,手術過程中要特別注意麻醉劑的使用,氯胺酮就是兒科手術中一種常見的麻醉劑,其麻醉效果十分好,符合兒科手術的需要,但是術后所產(chǎn)生的不良反應卻嚴重影響著兒科手術的質量。右美托咪定的出現(xiàn)使這一問題得到了良好的解決,它作為一種精神系統(tǒng)藥物,能很好的幫助患兒鎮(zhèn)靜,使患者在手術后的痛苦減輕,與氯胺酮配合使用,可以有效提高兒科手術的成功率。本文主要對右美托咪定在小兒麻醉中的臨床效果進行分析。
本次研究主要選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該段時間內(nèi)在我院接受診斷治療的120例需要接受手術的兒科患者為案例。我院在取得患者家屬允許下將全部患者分為兩組,分別是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在觀察組中,性別為男有40例,性別為女有20例;患者年齡最小為2歲,最大為7歲,患者的體重范圍在14-32kg,其對于觀察組采用氯胺酮結合右美托咪定進行麻醉手術治療;對照組中性別為男有36例,性別為女有24例;患者年齡最小為1歲,最大為9歲,對于對照組的患者采取氯胺酮進行手術麻醉治療;兩組患者所采取的麻醉方法都為靜脈插管注射。在手術后將兩組患者的各項檢查數(shù)據(jù)進行對比,得出右美托咪定在小兒麻醉中的臨床效果。觀察組與對照組在各方面對比上差異不大,對比起來較為科學,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我院主要將所有患者分為兩組,分別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均給予術前禁食以及各項術前檢查處理,主要是麻醉的方式不同,觀察組采用氯胺酮結合右美托咪定進行麻醉,對照組采用氯胺酮進行麻醉,以下主要介紹觀察組的麻醉方法。
對照組在對患者進行咪唑安定之后,靜脈注射1~2 mg/kg的氯胺酮,在手術進行時為患者靜脈注射氯胺酮,劑量為10~20 mg。觀察組首先要為患者靜脈注射右美托咪定,劑量為0.4 mg/kg,延續(xù)時間為十到十五分鐘,完成之后再為患者靜脈注射0.5~1.0 mg/kg的氯胺酮
患者在手術過程中的麻醉效果以及手術完成后的不良反應。
在試驗結束之后,醫(yī)護人員應該對患者的身體數(shù)據(jù)進行再次檢查,進行記錄并且和試驗開始之前的身體數(shù)據(jù)進行對比。征詢患者的治療反饋,將其作為試驗結果分析的重要一部分參考。在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的過程中,主要是利用SPSS22.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以χ2檢驗驗證組間差異,以t檢驗驗證組間差異;以P<0.05作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手術過程中的麻醉效果[n(%)]
對照組在手術完成之后,患兒在不同程度上出現(xiàn)了嘔吐、惡心、做噩夢等不良反應,且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為10.83%;而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僅為2.5%,觀察組要優(yōu)于對照組。
氯胺酮是兒科手術中常用的麻醉藥劑,其麻醉效果很好,十分符合兒科手術的需求,但是手術后的不良反應卻嚴重影響著手術效果。右美托咪定作為一種精神系統(tǒng)藥物,具有良好的鎮(zhèn)靜以及催眠效果,將右美托咪定與氯胺酮結合用于兒科麻醉手術過程中可以有效的減輕患者的痛苦,提高手術的成功率和患者家屬對手術的滿意度,大大降低了氯胺酮使用過程中的副作用。
根據(jù)上述研究數(shù)據(jù)以及分析,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觀察組的臨床麻醉療效在各方面都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也就是說,氯胺酮結合右美托咪定更加適合小兒臨床麻醉,因此,可以在兒科臨床手術中大量推廣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