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芳
摘 要:紅杉林在濕地景觀中應用具有重要的生態(tài)價值,同時也極大豐富了濕地的景觀色彩。該文介紹了我國紅杉林常見樹種和常用的配置方式,探討了增加樹種配置的方式方法,分析了其在濕地生態(tài)景觀中的應用前景,以期為濕地景觀設計提供參考。
關鍵詞:紅杉林;濕地生態(tài)景觀;應用
Abstract: Redwoods are of great ecolog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application of wetland landscape, which tremendously enriches the colorful scenery. The common tree species and relevant configuration methods for redwoods in China are introduced, and approaches for adding new tree species are explored, as well as the analysis for their application in wetland landscape, in a bid to bring meaningful revelation for wetland landscape designer.
Key words:Redwoods; Wetland ecological landscape; Application
濕地具有不可替代的綜合功能,既是珍貴的自然資源,也是重要的生態(tài)系統(tǒng)。自1992年3月1日加入世界《濕地公約》以來,我國政府高度重視并切實加強濕地保護與恢復工作。隨著人們生活品質和審美情趣的提高,大眾對生態(tài)系統(tǒng)、對景觀效益的要求也隨之提高。紅杉林作為濕地常見景觀備受關注。目前,在我國已成濕地景觀的紅杉林有寧國市方塘鄉(xiāng)青龍灣水庫腹地的落羽杉濕地公園、泰州興化紅杉林等,以及2019年4月初建成的合肥千畝紅杉林,其中較為有名的是寧國方塘紅杉林。
1 紅杉林的概念及常見樹種
1.1 概念 所謂的“紅杉林”是人們對于有一定季相色彩變化樹種群落的總稱,屬于彩色葉樹種的一種或多種的組合林,適應濕地的特殊地形條件和環(huán)境氣候的變色葉樹林。
1.2 常見樹種 目前,我國紅杉林樹種的葉片形態(tài)、葉片顏色、顯色時間、樹木屬性[1]等特點較為接近,根據樹種名稱、科屬、習性及其主要特點,可以分為以下幾種,詳見表1。
2 紅杉林常用配置方式
目前,紅杉林常用樹種均屬于彩葉樹種,彩葉樹種在配置上常用的形式有孤植、叢植、對植、基礎種植、群植、片植、籬植、垂直綠化、彩籬或模紋花壇等[2-3]。而紅杉林由于濕地條件的特殊性和景觀效果的特異性,配置方式則較為單一,主要有以下幾種:
2.1 群植或片植 在我國大部分紅杉林風景區(qū)內,通常選擇1種紅杉林常見樹種或2種色彩相似的樹種在濕地景觀中成群或成片大規(guī)模種植,以期在樹木葉色改變時形成強烈的視覺沖擊效果[2],如寧國方塘青龍灣紅杉林就是典型的例子。利用落羽杉大規(guī)模成群成片種植,憑借青龍灣水庫腹地的優(yōu)越地理優(yōu)勢,占地面積約133.33hm2,落羽杉密集整齊地生在水中,隨著季候的變化,落羽杉樹葉漸次變紅、淺紅、深紅、金紅。由于落羽杉個體變色的差異性、形成顏色相互交織的景觀色彩,人們能夠沿著水庫灣流,泛舟在倒映著紅杉林的清澈水面上,宛若游在畫中,形成了獨具一格的景觀特色。
2.2 叢植 彩色葉樹種在點綴和陪襯亭、臺、閣、榭、橋等構筑物或者在美化庭院、廣場、草坪時常用到紅楓、羽毛楓、五角楓、紅葉李、紫葉桃、石楠、紅花檵木等大小各異的彩葉樹種依據景觀色彩設計原則[4]搭配種植,增強景觀空間的層次感。在合肥濱湖濕地公園主入口南側就用到水杉、池杉、落羽杉的組合叢植,點綴在濕地公園凌波微步的橋廊和閣樓之間,駕車在環(huán)巢湖北路看去,也別有一番景觀韻味。
2.3 列植 列植也稱帶植,在彩葉樹種配置中,為使街道和城市里面柔和或軟化道路立面空間,常以彩葉樹種和綠葉樹種配置使用或以某一種彩葉樹種成行、成帶栽植,達到美化、彩化景觀的效果。多用在街道、園路、公路兩側或規(guī)則式廣場的周圍,達到一種規(guī)整簡潔的景觀效果。一般選用具有高大挺拔、樹形端莊、冠大蔭濃等特點的彩葉樹種。紅杉林景觀中也同樣運用這種方式,應用最多的地方在于濕地的園路中,如合肥濱湖濕地公園,在杉羽路就分段運用到池杉和水杉作為行道樹景觀,加上杉羽路未經人工修筑,每當深秋來臨,葉色變換,自然的泥土路與池杉、落羽杉的樹葉相應成趣,別有一番自然生態(tài)氣息。
3 紅杉林濕地的生態(tài)效益
3.1 改善水體污染情況 由于中國人口的不斷增加和工業(yè)廢水、生活污水等排放量的增大,水體污染較為嚴重。在濕地景觀中,紅杉林等喬木的大規(guī)模種植,使得濕地系統(tǒng)中生物群落更加豐富,具有一定的凈水排污、涵養(yǎng)水源的功能,能夠明顯改善水體污染狀況。研究表明,我國濕地景觀分為地表徑流濕地和水平潛流性人工濕地2種,在改善城市水體污染方面具有較為明顯的效果且具有較高的經濟性[5]。
3.2 有利于調節(jié)城市氣候 由于濕地中的水分經過蒸發(fā)后,形成水蒸氣進入到大氣中,然后又通過降水的方式降落到該區(qū)域中,能夠凈化空氣、提高該區(qū)域的空氣濕度和降水量,同時濕地中紅杉林釋放氧氣,緩解熱島效應,從而提高生態(tài)系數、調解城市氣候、提升環(huán)境質量。
3.3 保護生物多樣性 紅杉林濕地景觀作為一種生態(tài)系統(tǒng),能夠改善項目區(qū)域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增加鳥類的棲息地,同時為水生動植物的生長創(chuàng)造了一定的條件,使生態(tài)系統(tǒng)保持較高的穩(wěn)定性、必然能夠增強保護濕地系統(tǒng)生物多樣性的目的,促進城市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4 應用前景
通過以上的分析可知,紅杉林在濕地景觀中的應用前景廣闊,具有涵養(yǎng)水源、凈化空氣、保持水土、維持生物多樣性、增強景觀豐富度、陶冶游客性情等多項生態(tài)功能。但相對于彩色葉樹種的配置方式,紅杉林的配置方式要單一的多,所呈現(xiàn)的景觀形式也單調的多,一方面受濕地條件限制,另一方面則是由于當前紅杉林選用樹種過少。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多在改善濕地地形條件、紅杉林樹種多樣化、配置方式多元化等方面下功夫。在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很多都是淺水區(qū)或水位流動變化區(qū)濕地,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適當對濕地地形采取因地制宜的改造方式,豐富濕地景觀,選用一些春色葉、夏色葉、秋色葉、常色葉樹以及具有氣生根如楓楊、水松等植物相互配置;同時,加強適宜紅杉林造景樹木的引種馴化研究,可以結合樹木變種如垂枝池杉、錐葉池杉、線葉池杉、羽葉池杉等。
參考文獻
[1]何梅,王華.彩葉樹種研究與開發(fā)利用現(xiàn)狀[J].江西農業(yè)大學學報,2018,40(6):1134-1144.
[2]邵長彬.彩葉樹種在園林造景中的作用及應用前景[J]現(xiàn)代園藝,2015,8:113.
[3]崔愛萍.彩葉樹種在城市景觀中的應用[J].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濟,2019,19(11):194-195.
[4]馬欣,路洋.園林景觀色彩設計的初探[J].景觀設計,2014,6:92.
[5]毛金濤.現(xiàn)代園林景觀設計中濕地景觀的應用[J].現(xiàn)代園藝,2019,22:87-88.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