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長秀
摘 要: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是難點也是重點。眾所周知,在語文試卷中閱讀所占據的比例相當大,閱讀素材包括現(xiàn)代文、說明文、古詩詞等,如果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及邏輯思維能力過差,則無法把握其內涵。故此,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需要遵循基本的原則,提高教學有效性。本文從問題入手,著重分析了現(xiàn)階段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然后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旨在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有效性。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0)18-011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18.057
伴隨著新課程的深入推進,初中語文教學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zhàn)。根據教育部門的要求,初中生的閱讀量需要達到260萬字,每一位初中生都要閱讀兩部中外名著。對于初中語文教學而言,該項要求的提出具有重大現(xiàn)實意義,可以推動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可行性與完善性發(fā)展。然而從當前的發(fā)展趨勢分析,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還存在一些缺陷與不足,如果不及時處理則會制約其發(fā)展,所以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加以研究具有重大現(xiàn)實意義。
一、目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主體性地位有所忽略
積極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是新課改的主要要求,且在新課改理念的貫徹下,教師、學生的地位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積極提高學生的主體性也成為當前的關鍵所在。但是從當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可以了解,教師主要采取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沒有得到充分發(fā)揮。教學中教師僅僅按照新課標的要求指導學生閱讀,然后讓學生總結段落主題,找出優(yōu)美語句等,并沒有從宏觀角度出發(fā)。雖然這種方式可以按時按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但是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受到了約束與抑制。
(二)未培養(yǎng)學生對作品的多層次分析
根據調查與分析,現(xiàn)階段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當中,很多語文教師只是讓學生進行歸納與總結,并沒有給予學生發(fā)表自己看法的機會。這種方式雖然操作起來比較簡單,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思想。比如在學習莫泊桑的《項鏈》時,學生在閱讀中會產生很深的感觸,尤其是在結合自己個人經歷之后,能夠形成思想共鳴。然而閱讀過程當中,教師卻沒有從學生的閱讀習慣以及閱讀特點出發(fā),僅僅讓學生進行段落的歸納與總結,并沒有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與建議。這種一言堂的方式下,對作品沒有深度的解讀,課堂冷冷清清,學生的思想也會受到局限與制約。久而久之,在閱讀課堂當中學生會過分依賴于教師,不再獨立地思考問題,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三)缺乏對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閱讀教學當中同樣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從當前初中閱讀教學現(xiàn)狀分析和了解到,一些教師缺乏對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未鼓勵學生購買課外書籍進行閱讀,這樣則會對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產生不利影響。形成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主要是受到應試觀念的局限。一些教師以及家長認為閱讀課外書籍會浪費大量的時間,這些時間不如做幾套試題,背誦幾篇課文。還有一點,因為缺乏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很多學生只能在教師的強迫下閱讀書籍,并沒有主動閱讀,這就使學生的閱讀興趣受到更深一步的制約。且根據相關文獻得知,大多數(shù)初中生閱讀速度比較慢,無法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粗略讀一篇文章,而其原因則是在閱讀課堂上教師并沒有將泛讀、精讀等閱讀方式教給學生,這也影響了學生閱讀能力的發(fā)展。
(四)僅重視考點的講解
重視考點是初中語文教師固有的問題之一。在閱讀教學當中,教師往往會依據多年的經驗,按照試卷所考的規(guī)律進行教學,然后通過閱讀的方式讓學生反復記憶考點。比如在閱讀文章中會讓學生記憶生詞語,然后背誦與本篇文章相關的內容。因為文章中作者所表達的情感不是考試的重點,所以教師并沒有拿出大量的時間進行講解。這種閱讀教學方式下,學生只能掌握皮毛,無法對深層次的東西加以挖掘。
二、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
正如上文所言,現(xiàn)階段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各類問題層出不窮,嚴重制約其發(fā)展與進步,在新時期需要多角度分析,針對性地提出有效措施。筆者結合歸納與總結,將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概述為以下幾點。
(一)創(chuàng)設良好的閱讀情境
毋庸置疑,為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則需針對性地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且閱讀情境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的關鍵所在。尤其是在當前科技的不斷發(fā)展下,語文教師可以加強對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以此突破傳統(tǒng)教學的局限性。比如說在學習契科夫的《變色龍》時,大多數(shù)學生對變色龍缺乏了解,其認知僅僅停留在變色龍顏色變化之上,但是這層含義只是本文中最淺層的內容。對此語文教師便可以播放一段與變色龍相關的視頻,然后對文章進行全面講解,幫助學生準確掌握主人公的內心世界與所要表達的情感。
除此之外,在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的時候需要從四點出發(fā)。第一是要明確閱讀的目的。每一位語文教師都需要清楚地認識到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并非是渲染課堂氛圍,而是避免閱讀教學趨于形式化。第二是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只有真正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才能保障閱讀教學的有效性,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為提高學生興趣,可以采取多樣的方式,比如講故事、做游戲、表演舞臺劇等。第三是要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因為知識來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語文作為最主要的人文學科,在創(chuàng)設情境的時候,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知識背景,要充滿生活氣息與時代氣息。第四需要加強學生的理解以及認可。之所以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其目的便是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掌握語文常識,感受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為接下來的寫作奠定基礎。
(二)豐富教學形式與教學方式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當中,教師需要根據時代發(fā)展的要求以及學生掌握知識的能力,不斷豐富教學形式以及手段,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閱讀教學的針對性。筆者認為在閱讀教學當中可以設計不同的課型,比如像探討型、思維訓練型、感悟型、欣賞型等,然后依據教學目標、教學難點以及教學重點進行教學。比如在學習《星星變奏曲》的時候,便可以通過朗讀或者欣賞的方式,讓學生對本文優(yōu)美的語句加以了解與掌握,或者在學習《敬業(yè)與樂業(yè)》的時候,便可采取探究或者思維訓練的方式,必要的時候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辯論賽。同時,在創(chuàng)新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方式方面,還要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要轉變教學觀念。這是提高學生閱讀興趣以及閱讀有效性的重要前提之一。在新課改下,學生的主體地位需要得到提高,教師要以指引者的身份指導學生掌握知識。在整個閱讀教學當中,語文教師要加強對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讓學生進行自由閱讀以及自主學習。除此之外,在閱讀過程當中,教師要賦予學生自主閱讀的權利。當然因為受到多年應試教育的影響,多數(shù)教師難以在短時間內轉變教學觀念,但是筆者認為,教師可以慢慢地、一點一點地進行改變。
第二,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閱讀氛圍。氛圍是提高學生閱讀興趣的關鍵所在。一般而言,初中生都有早讀,早讀的時間在40分鐘左右,對此,語文教師可以在早讀安排閱讀課?;蛘邽樘岣唛喿x的整體質量,還可以提前給學生布置任務,讓學生根據任務進行閱讀。這樣一來,學生帶著任務進行閱讀,不僅能夠提高閱讀質量,還能將閱讀內化為個人化的行為。
第三,采取個性化閱讀。每個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學習成績、思想等均存在差異,所以在閱讀學習當中所采取的方式以及所產生的感悟是不同的,為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則需要提倡個性化閱讀,學生在閱讀過程當中所采取的閱讀方式也要因人而異,不可局限。但是不可忽略的一點是,教師需要指導學生掌握基本的閱讀技巧,比如在閱讀的時候要把握文章的主題。第一遍可以采取粗略閱讀的方式,通過粗略閱讀提取文章的主要內容,獲得文章的相關知識點,然后在第二遍閱讀的時候,可以采取精讀的方式。精讀過程當中要對個別句子、詞語等加以分析,或者將優(yōu)美的段落摘抄到記錄本上。在精讀過程當中要帶著問題進行閱讀,不可囫圇吞棗。
第四,做好預習工作,有效的預習十分關鍵。如果學習目標比較空泛,那么就會使接下來的閱讀學習加大難度,所以語文教師需要指導學生進行閱讀預習。比如在閱讀《濟南的冬天》的時候,語文教師可以詢問學生:“在這篇文章當中濟南的冬天是什么樣子的?哪一部分描繪了濟南的冬天,你為什么會喜歡這一部分內容???”當然,這些問題要具有開放性,可以發(fā)散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三)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閱讀習慣
俗話說“厚積才能薄發(fā)”,積極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是提高閱讀質量以及寫作水平的方式之一。在教學當中,語文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選擇一些文學作品,不斷增強學生的閱讀數(shù)量,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進行詞匯的搜集以及積累,同時在課下還要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課外閱讀過程當中要記錄優(yōu)美的段落以及話語,養(yǎng)成自覺摘抄的習慣。
(四)提升學生主體地位
提升學生的主體地位是新課改提出的主要要求,在閱讀教學當中同樣不容忽視。在閱讀過程當中,教師需要將閱讀的權利交給學生,讓學生通過閱讀思考分析,教師要根據學生的閱讀情況適當提出問題,比如讓學生總結文章主旨,或者發(fā)表一下自己閱讀之后的看法。這樣一來,既能夠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還可以明確閱讀目標,提高閱讀有效性。
三、結語
總而言之,初中語文閱讀是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以及文學素養(yǎng)的重要內容之一。在閱讀教學當中,教師需要全方位地分析,不斷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創(chuàng)新閱讀教學形式等,如此才能提高閱讀教學效率與質量。
參考文獻:
[1]蘇亞平.構建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少教多學”模式的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4(32).
[2]蔡麗.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新課改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J].教育現(xiàn)代化,2016(34).
[3]姜靈惠.關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方案及其有效性的思考[J].西部素質教育,2016(4).
[4]張大乾,韋愛芹.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科教導刊旬刊,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