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忠玲
[摘要]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說:“文明程度越高,心理壓力越來越大。”21世紀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心理健康問題已成為影響大學生健康成才和高校穩(wěn)定的突出因素。而且對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的發(fā)展都有很大的影響。本文對當代大學生心理發(fā)展特點、規(guī)律及現狀,以及如何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素養(yǎng)等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教育 ? 心理狀態(tài) ?心理健康素養(yǎng)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素養(yǎng)背景研究
隨著國家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在校大學生越來越多,當代00后大學生作為一個龐大的群體,獨生子女占大部分,這些新時代大學生成長環(huán)境優(yōu)越,個性化特點突出,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其中心理健康問題是最值得重視和關注度的。所以做好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對于各高校來說極為重要,抓好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素質教育才能把教育推向一個新的平臺,這對于高校而言也同樣是一個艱巨的任務。心理健康是一個時代的新名詞,《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將心理健康解釋為:“心理健康是指個體心理在本身及環(huán)境條件許可范圍內所能達到的最佳功能狀態(tài),但不是十全十美的絕對狀態(tài)。”[1]
一個人有關心理疾病應對,心理健康維護的知識,態(tài)度和習慣,是一種個人素養(yǎng),叫做“心理健康素養(yǎng)”。[2]近年來,學界和政府主管部門有關心理衛(wèi)生工作的認識有長足的進步。在22 部委聯合頒布的《關于加強心理健康服務的指導意見》中,明確了要將心理健康素養(yǎng)的提升作為此項任務的首要目標。《意見》提出,要“將提高公民心理健康素養(yǎng)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倡導每個人是自己心理健康第一責任人的理念,引導公民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營造積極心態(tài),預防不良心態(tài),學會調適情緒困擾與心理壓力,積極自助?!?/p>
(二)、當代大學生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的主要特征:
1、環(huán)境適應能力差。當代大學生多數是00后青少年,生活環(huán)境差距被逐漸拉大,特別是部分來自農村的大學生,對于這部分學生,不管是家庭環(huán)境還是教育問題都與城市存在著一定的差距,所以對這部分農村大學生來說在大學里就會產生一些難以適應環(huán)境的問題,不能很好的與同學相處,這就使部分大學生環(huán)境適應能力大打折扣,以至于產生各種心理問題引發(fā)的悲痛事件。
2、情緒波動大,同學關系緊張。當代大學生中存在著很多的情緒上的問題,由于大學生處于熱血澎湃的年紀,所以在很多時候,當遇到不順心的問題時,就會有很大的情緒波動,這也許是生活環(huán)境的緣故,也有可能是教育差異的緣故。在與同學相處時,有時候由于一點點的小矛盾就會產生摩擦,就是由于大學生情緒不穩(wěn)定,才會導致同學之間的關系處理得不好,讓他們的大學生活面臨關系緊張;其次,大學生情緒不穩(wěn)定現象也體現在談戀愛上,由于戀愛中出現問題而采取了結束生命的方式來解決。在這個最美的年紀,卻因為一點小小的情感坎坷,給家庭、學校帶來不可挽回的悲劇,而這其中就是有著情緒波動大這個心理因素在作怪。
3、孤獨心理導致性格孤僻。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進步,互聯網使得人們的生活越來越方便,信息化、全球化縮短了人們之間的距離,但網絡在給人們帶來方便的同時,也使許多人過上了虛擬的生活。通過手機或電腦上的聊天軟件進行交流,這會導致人們依賴網絡聊天工具,而在現實生活中就不愿意或者不敢開口去和身邊的人交流,從而形成了孤僻的性格。而這種心理在成長中又沒有機會得到矯正,所以會導致性格孤僻,難以和身邊的人相處,這也是當代大學生中存在的一個比較嚴重的心理問題。
4、上進心不強,安于現狀。有的大學生會存在一種享樂思想,由于大學學習沒有初高中緊迫,所以來到大學后,學習就會松懈,很少把精力放在學習上,而是把時間花在平時的娛樂玩耍上來 ,比如說打游戲就是大學生中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所以,各高校應該重視這個問題,采取切實可行的辦法培養(yǎng)和教育學生提高心理健康素養(yǎng)。
(三)、提升大學生心理健康素養(yǎng)的措施。
1、改善學習生活環(huán)境和教育環(huán)境,讓大學生有一個健康舒適的環(huán)境學習,好的環(huán)境中對學生心理有極大的幫助。
2、注重心理方面的教育,可以開設一些心理方面的課程并組織學生積極加入學習,把心理知識穿插到平時的教學中來,讓大學生更多的了解和掌握心理知識,有助于其自我調節(jié)心理狀態(tài)。
3、設置一些心理教育方面的活動機構,開展更多有趣且有意義的相關活動,讓學生可以在娛樂中習得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識,走向積極健康的心理。
4、引導和鼓勵學生積極到學校的心理咨詢室與專業(yè)老師進行溝通,打開學生自己的心結,擁有一個積極健康的心態(tài)。
5、學校要通過一些有利渠道與家庭聯系起來,同時也要和社會聯系起來,共同完成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6、開展大一新生全面普查,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做到“三早”篩查。
7、培養(yǎng)大學生自信心,自信是大學生成功的第要素,不斷激發(fā)大學生的內在發(fā)展?jié)撃堋?/p>
總之,現在的大學生心理素質問題已是社會廣泛關注的問題,由于心理的因素而發(fā)生的各種事件不容忽視,提升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素養(yǎng)勢在必行。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素養(yǎng)提升是一個重要而艱巨的任務,作為高校,不僅要把教育辦好,而且應該把學生的心理健康和道德素養(yǎng)抓好。所以,要全面加強大學生心理積極健康教育,把提升心理健康素養(yǎng)作為大學生成長成材的必修課程。
參考文獻
[1]《大學生心理健康》2016年國民心理衛(wèi)生素養(yǎng)及其提升機制與對策。
[2]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M],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