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芝娟
摘 要:主體參與教學策略不僅是目前我國物理教學改革的重要課題之一,也是我國素質(zhì)教育的核心內(nèi)容之一。教師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應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給學生學習方法,為學生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結合生活讓學生樂做,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能力;合作探究學習,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合作能力。
關鍵詞:高中物理;主體參與;課堂氛圍;學習方法;生活;合作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15-0115-02
素質(zhì)教育更重視引導學生參與課堂,促進學生思維發(fā)展,這就說明教學活動不應是單純的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而是教與學的結合。高中物理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空間想象力以及思維能力,而想要培養(yǎng)學生的這些能力,必須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主體參與模式是新課程改革以來出現(xiàn)的一種新的教學方法,這種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模式打破了傳統(tǒng)教育模式下學生的被動參與,讓學生成為教學的主角。為此,本文對如何開展主體參與教學促進物理課堂教學效率提高進行探討。
一、主體參與的內(nèi)涵
主體參與教學指的是以學生為課堂中心,突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逐漸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在具體的教學實例以及教學探究中讓學生充分了解理論知識。其宗旨是以學生為教學中心,逐漸加大對學生的關注。從教學方式來看,教師可以利用互動教學、小組合作、多媒體等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讓學生對未知的領域充滿強烈的探究欲望,從而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二、學生主體參與課堂教學的意義
實施主體參與模式不僅繼承了傳統(tǒng)教育的精華,而且解決了傳統(tǒng)教學中的問題,這一模式與傳統(tǒng)課堂的關系是批判與繼承的關系。實施主體參與教學模式對教學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意義:繼承了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主導作用,也高度重視教師“教”的職能;解決了一些傳統(tǒng)課堂沒有解決的問題,如解決傳統(tǒng)課堂“填鴨式”“滿堂灌”等低效的教學問題;將學生的學習興趣點燃,讓學生從以往的被動學習物理知識變?yōu)橹鲃訉W習以及主動探究;重視解決課堂教學中的生成性問題;有利于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不斷優(yōu)化教學方式,提高教師解決問題以及應對問題的能力;解決了其他教學環(huán)節(jié)效率低下的問題,如解決了課堂低效、集體備課形式化等無效以及負效教學環(huán)節(jié)方面的問題。
三、 學生主體參與物理課堂教學的策略
1.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
和諧的師生關系會對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產(chǎn)生直接的影響。教師應給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然而從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來看,很多教師并不注重這個方面。如果學生回答錯誤或者沒有得到教師的允許就發(fā)表自己的意見,部分教師可能會批評學生,這樣的教學方式嚴重影響了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梢?,要想使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氛圍是十分關鍵的。這也就要求教師多給學生一些自主學習空間,多鼓勵、表揚、肯定學生,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這樣,學生在課堂上就能更積極主動地發(fā)言,為教師構建主體參與式教學模式奠定良好的基礎。例如,教師要注意在學生回答問題后鼓勵學生:“你的思維越來越嚴密了哦,這個問題你理解得比較全面,說明你特別認真地學習了!”這些鼓勵的話語,能讓學生體會到物理學習的樂趣。而對于一些回答問題錯誤的學生,教師可以這樣給學生打氣:“這個題目涉及的知識點有點難,我們一起來分析吧,相信很快就能解決了。”在這樣和諧的課堂氛圍下,學生沒有了以往的緊張與膽怯,更愿意主動參與課堂學習。
2.教給學生學習方法,為學生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
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存在很多的弊端,如以教師講課為主、學生動手操作為輔。雖然在這樣的課堂上教師也能完成教學任務,但是課堂上學生能參與的活動很少,且課堂教學效率也不高。根據(jù)新課改的要求,教師應積極轉變自身在課堂上的角色,從課堂的主導者變?yōu)檎n堂的引導者與組織者,凸顯學生課堂主體作用,讓學生在學習中掌握知識并能靈活運用知識,為國家培養(yǎng)更多應用型人才。可見,教師要在實驗中指導學生結合實驗數(shù)據(jù)歸納出相應的結論。以教學“彈簧的伸長與外力關系”這部分內(nèi)容為例,教師在課堂上并沒有直接給學生講解彈簧的伸長與拉力有何關系,而是讓學生觀察彈簧受到拉力時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在觀察之后,學生自然能概括出彈簧的伸長量與拉力有著直接的關系。在此過程中,學生比較了每次測得的拉力與彈簧的伸長量,并與第一次測出的拉力以及伸長量進行比較,在動手操作中發(fā)現(xiàn)了其中的規(guī)律,從而能用自己的語言歸納概括出最終的結論。
3.結合生活讓學生樂做,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能力
物理知識來源于生活且又運用于生活,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營造生活化物理教學氛圍,將物理教學回歸到實際的生活中,讓學生在面對生活中的問題時更樂于運用物理知識去分析。例如,在教學“家用電器及其選購與使用”時,教師將一些小的廢舊電器帶到課堂上,讓學生將這些家電進行分類。學生討論之后很快就將這些電器按照性能以及工作原理分為電動類、信息類。在此之后,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動手拆解,發(fā)現(xiàn)常見的家用電器通常是分為幾個模塊:電源模塊、操作模塊、控制模塊等。教師還可讓學生搜集一些與安全使用電器有關的知識,調(diào)查目前廢舊電器處理的情況、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法。這樣,學生就通過生活學習了物理知識,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最終能運用所學物理知識解決生活問題。
4.合作探究學習,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合作能力
教師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學生合作探究問題,不僅可以達到啟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目的,而且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以及合作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在合作探究學習之前要先合作再探究?;顒拥男问绞嵌喾N多樣的,教師可以結合實際教學內(nèi)容選擇活動的形式。例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通過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培養(yǎng)學生互相幫助的精神,促進學生交流能力的提高,使學生養(yǎng)成合作探究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綜上所述,隨著近年來教育改革的深化,學生主體參與式教學將成為現(xiàn)在以及未來教學發(fā)展的主流。這就需要教師在物理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課堂主動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通過學生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促進學生學習,確保課堂教學順利開展,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龔卿.論強化主體參與提高高中物理教學實效[J].成才之路,2018(10).
[2]盧建飛,賴浩明.“主體參與教學策略”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6(14).
[3]王劍.高中物理課堂提高學生主體參與策略的研究[D].蘇州大學,2013.
[4]葉歆,李春密.主體性物理探究演示實驗教學策略的建構[J].課程·教材·教法,20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