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茜
一、研究背景
在小學英語教材中,知識內(nèi)容的呈現(xiàn)方式主要為對話和短文,其中,閱讀教學尤為重要,作為整體單元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緊密聯(lián)系各單元的主題并結合真實生活,使文章內(nèi)容具有趣味性、真實性和有效性。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利用思維導圖的策略將閱讀中的關鍵信息提煉出來,有利于幫助學生真正地掌握課文主要內(nèi)容、提高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二、思維導圖的概念
在《思維導圖:放射性思維》一書中托尼·巴贊對思維導圖是這樣定義的:“思維導圖是放射性思維的表達方式,因此也是人類思維的自然功能。它是一種非常有用的圖形技術,是打開大腦潛能的萬用鑰匙。思維導圖可以用于生活的各個方面,其改進后的學習能力和清晰的思維方式會改善人的行為表現(xiàn)”(托尼·巴贊,1998)。思維導圖的核心就是把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很好地結合起來,將你的思維痕跡用圖畫和線條形成發(fā)散性的結構(歐陽蘋果、陳清,2008)。
三、案例分析
以人教精通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1 Lesson3為范例,教學過程分析如下:
1.Warming up
在課前活動中,教師利用播放設五年級學過的英語課文聽力導入新課,降低了學生聽力難度,讓學生在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中學習新知識。首先,教師引導學生主動說出學習英語的方式有聽英語,然后利用思維導圖詢問學生問題,使其思考其他的英語學習方式,鍛煉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突破重點詞匯“l(fā)earn…by…”,同時導入本課新話題family。
2.Presentation
在教授新課文前,教師利用PPT展示圖片與問題,將學生帶入描述工作和日常生活的情境中,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 教師利用圖示引導學生回答教師提出的相關問題并在黑板上板書學生回答問題的關鍵字(Key Word),同時,將李艷的媽媽的工作(Work)和日常生活(Daily Life)這兩個本課思維導圖的構成要素粘貼到黑板上,引導同學們將短語在組內(nèi)進行分類,運用新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結及對課文的理解畫出思維導圖,理清本篇課文脈絡,了解整體知識框架,教師利用思維導圖鼓勵學生復述李艷的工作和日常生活,提升學生語言表達技能和信息整理的技能。
3.Practice
(1)Listen to the text and read the email.
(2)Help Lucy to finish her email.
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通過聽、讀課文進一步理解文章內(nèi)容與結構,通過找個別學生讀短語、快速連線環(huán)節(jié),檢查學生預習效果,最大限度地把課堂交給學生自主分配練習活動,教師按照時間順序進行板書,引導學生造句,提高獨立組織語篇能力。
4.Production
這個環(huán)節(jié)教師將全班同學的家人或朋友照片隨機展示,屏幕顯示誰的照片,大家就讓這位同學介紹自己家人或朋友的相關信息。教師向學生提出問題引導介紹,利用思維導圖給學生思路,鞏固操練所學句型。讓學生進行組內(nèi)討論,輪流展示,學以致用。
四、思維導圖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方向探討
1.利用思維導圖有效提取英語閱讀中的關鍵信息
思維導圖可以讓學生在頭腦中生成清晰的知識體系,有效地練習前后的知識信息,更能理順各知識點的內(nèi)涵。而且思維導圖法圖文并茂的方式可以更加直觀的讓學生理解閱讀主要內(nèi)容,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自我辨別能力。思維導圖是一種重要的幫助記憶的有意義的工具,通過呈現(xiàn)一目了然的圖像結構使學生高效快速地提煉文章中的關鍵信息,這便是巧用思維導圖的方法。使學生了解閱讀句與句、段落與段落之間聯(lián)系,使學生有效提取文章中關鍵信息,提升學生的辨別和辨析有效信息的能力,不能說這個方法對每位同學都有效,但是經(jīng)過多次的教學實驗,思維導圖模式對于大多數(shù)學生來說都有一定的作用。
2.利用思維導圖有效復習系統(tǒng)閱讀知識
一般來說,對于知識的復習就是歸納總結與整合的過程。繁雜瑣碎的知識就像是汪洋大海無邊無際,整理知識也是一個浩瀚的工程,思維導圖就像是大海的清潔工,幫助學生清晰地整理前后的知識,使每一個小的知識點都串聯(lián)起來并將前后的知識聯(lián)系起來,使知識點在腦海中更加牢固,所以復習是一個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利用思維導圖法就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些英語閱讀中的難點和問題。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法來對整個單元的閱讀進行系統(tǒng)的梳理,從而帶領學生進行單元復習,把前后的知識內(nèi)容進行整理、歸納和分類,達到讓學生把握全局的效果,進一步幫助解決學生在英語知識體系上遇到的問題和難題,充分利用思維導圖的優(yōu)勢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3.利用思維導圖有效建立合理知識網(wǎng)絡
思維導圖的繪制是基于教師對課文內(nèi)部邏輯關系的判斷,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主要通過黑板板書的形式展示思維導圖,而教師板書的過程就能夠有序地幫助學生理清閱讀講述的脈絡順序,在和同學們交流的過程中,對思維導圖中的內(nèi)容進行修改、刪除、添加,也幫助學生提高邏輯思考能力。教師與學生在分析問題的時候,巧妙運用思維導圖的教育教學方法,讓學生理解閱讀內(nèi)容,但是教師在運用思維導圖的時候,不要一味地自己分析,還要帶領學生一起分析,讓學生學到思維導圖的運用方法,簡單來說就是教師要不斷地引導學生去獨立自主的制作出思維導圖,這樣的話學生就能夠在自主學習的前提基礎上,獨立完成教育教學的學習方法,同時高效快速地建立起良好的邏輯和思維分析的能力,在學習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能力,不斷地使自身得到相應的發(fā)展。思維導圖的方法能夠使學生的腦海里清晰的呈現(xiàn)出知識的整體框架和整體體系,從而致使學生用圖示進行表達的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與進步,使學生的邏輯能力和思維能力得到不斷地開發(fā)和提升,長久而來潛移默化形成習慣,將會使學生受益終生。
在小學階段,學生性格活潑,思維靈活,比較容易接受新事物,基于這些身心特點,巧用思維導圖法就很容易刺激并調動學生的求知欲望,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