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傳統(tǒng)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更傾向于使用“填鴨式”和“滿堂灌”等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雖然能讓學生在短時間內(nèi)記住大量的知識,但無異于把學生當成了學習機器,抹殺了他們的學習個性和成長天性,對其未來的發(fā)展非常不利。基于生本理念,教師應當注重學生的個人學習作用,以更加人性化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新知識,對他們來說,這才是釋放學習個性,提升語文學習能力的最好方式。
【關鍵詞】生本理念;高中語文;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0)15-0029-02
【本文著錄格式】徐智華.生本理念下的高中語文教學[J].課外語文,2020,19(15):29-30.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以生本理念優(yōu)化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是教師引導學生提升語文學習能力,培養(yǎng)其語文素養(yǎng)的根本策略。當下,對于生本理念的研究仍在繼續(xù),而且已經(jīng)涌現(xiàn)了一大批優(yōu)秀的研究成果,本文將基于這些研究成果繼續(xù)分析,以期能幫助高中語文教師優(yōu)化課堂教學。
一、生本理念的基本內(nèi)涵
生本理念的核心在于“以學生為課堂中心”,該理念認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少用命令的口吻要求學生做這做那,而是常用間接性、引導性和鼓勵性的語言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這里需要指出的是,生本理念并不是抹殺了教師的教學作用,其教學引導作用對學生自主學習來說還是非常重要的。
總的來說,生本理念是基于新課改背景下的現(xiàn)代化教學理念,旨在實現(xiàn)以學生為課堂中心,通過引導而非指令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調(diào)動其學習激情,積極與教師合作推動整個教學過程朝著“更輕松、更和諧、更人性化”的方向不斷前進。
二、生本理念與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結合的優(yōu)勢
(一)學生自主探究習慣的發(fā)揮
在生本理念指導下,高中語文課堂教學能夠以尊重學生的學習和探究自由為基礎控制整個教學過程,從而有利于學生自主探究習慣的發(fā)揮。在生本理念指導下,這種教學方法有很多,例如情境教學法、合作教學法、興趣教學法等。
(二)尊重學生情感表達
學生作為獨立的學習個體,有自己的學習個性和學習情感。在生本理念指導下,教師可以通過鼓勵、引導等方式讓學生自由表達思想情感,使之在與他人的交流互動中學習知識、明辨對錯、提升認識。
(三)和諧師生關系
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利于教師發(fā)揮引導和啟發(fā)作用,從而體現(xiàn)生本理念的教育意義。在生本理念指導下,教師將會通過導學互動、合作學習等方式營造和諧有序的教學氛圍,從而構建和諧穩(wěn)定的師生關系。
三、生本理念在高中語文中的應用策略
(一)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
“人本教學”理念認為,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所以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承認學生的個體學習作用,并積極發(fā)揮引導和啟發(fā)作用,幫助學生主動學習和思考,激發(fā)其學習興趣并培養(yǎng)其自主探究習慣。
基于此理念,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當轉變教學觀念,把學生作為課堂主體。同時,學生的整個學習和探究過程萬萬離不開教師的引導和啟發(fā),雖然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中心,但是退居幕后之后仍可以掌控和調(diào)整整個教學節(jié)奏,同時通過師生間的有效交流和互動,為學生營造快樂、舒適、無壓力的教學環(huán)境,所以教師自身還是不能妄自菲薄,應該改變以往的教學觀念,從自己的言談舉止著手,盡量采取和藹可親的態(tài)度并放下身姿與學生進行平等的交流,同時應當深入到學生中去,認真了解學生的真實內(nèi)心需求,將自己擺到一個“服務者”的位置上,才能做到真正的“以學生為中心”。
(二)學生自主探究習慣的養(yǎng)成
學生具備自主探究習慣,首先是要喜歡學習,即對學習有強烈的興趣,高中語文教學內(nèi)容相對困難,而且脫離教材之外的學習素材難度也不小,教師只有循序漸進豐富其學習體驗,才能真正培養(yǎng)學習興趣。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開啟發(fā)現(xiàn)美的“第三只眼”,即看過的知識要能知道它的學習價值在什么地方,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基于學習興趣持續(xù)鉆研,養(yǎng)成自主探究習慣。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用心感悟語言文字之美、文化思想之妙,增強其語文學習興趣,并在遇到問題時積極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先嘗試自己去解決,這樣的學習品質(zhì)會促進其深入學習語文知識,久而久之,也能培養(yǎng)起自己的自主探究習慣。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必須構建開放式的討論環(huán)境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習慣。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理解和尊重學生的個人想法,尤其高中學生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思想,切不可再像對待小學生那樣引導他們的思想。例如在教學《宇宙的邊疆》時,教師應當平等地和學生交流看法,給學生更多思考和想象的空間,正如《三體》作者劉慈欣一次次仰望星空,才能為思考插上騰飛的翅膀。教師對待學生,也要讓他們敢想,敢于沖破思維定式去探尋新想法和新思路,這才是閱讀的真正目的。
(三)教學過程的優(yōu)化——以高中語文《林黛玉進賈府》為例
1.課堂引入階段——激發(fā)學生興趣
生本理念指導下,教師要在課堂引入階段選擇適合高中生的內(nèi)容引入方式,例如教師要通過多媒體設備播放動畫視頻、音樂、圖片等,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激發(fā)其學習興趣,例如教師可以播放87版《紅樓夢》中林黛玉進賈府的視頻片段,從而讓學生在學習初段就能擁有高漲的學習情緒。
2.課堂教學階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在這個階段,教師可以通過問題教學法、情境教學法、興趣教學法等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以問題教學法為例,教師可根據(jù)教材設置兩個問題,“賈寶玉第一次見林黛玉時是怎樣的感覺?”“林黛玉未來的人生軌跡與她入賈府有何關聯(lián)?”通過這兩個問題引導學生深入解讀文本內(nèi)容,從而培養(yǎng)其自主學習能力。
3.學生自主學習階段——采用小組合作閱讀法
在學生自主學習階段,由于學生的學習水平和理解能力不同,所以為了豐富學生個人的閱讀思想感悟,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閱讀法。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前因后果把林黛玉進賈府的過程分成三部分,每一部分由一組進行討論,即“林黛玉進賈府的原因”“林黛玉進賈府之后見了什么人,當時的她是什么狀態(tài)”“林黛玉進賈府后大家對她的態(tài)度”三部分,小組合作閱讀,看法越多,則學生的個人閱讀成效越顯著,課堂交流環(huán)境也更好,待三個小組完成后,組長之間再進行信息整合,從而完整地還原林黛玉進賈府的過程。
(四)語文閱讀中增強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
從閱讀教學的層面來看,教學要善于從文化的角度挖掘文本的文化內(nèi)涵、文化意蘊,調(diào)動學生的文化敏感、文化積累,教出文本的文化內(nèi)涵、文化意蘊,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文化體悟能力。只要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增強了,他們自然就能對語文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也就利于他們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
比如教《故都的秋》可以引領學生挖掘古代相關詩文,借助這些經(jīng)典詩文細品“故都”、秋草、秋蕊、秋蟬、秋雨、秋果等意象深沉的歷史文化內(nèi)涵,體會作品“清、靜、悲涼”的文化韻味;教《荷塘月色》可以引領學生搜集古代寫荷寫月的詩文,借助這些詩文體會朱自清對高潔人格的追求,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教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可以引領學生結合陶淵明的生平及相關詩文,體會這篇辭賦所表現(xiàn)出來的陶淵明耿直高潔、追求自由人格的“五斗米”精神;教杜甫的《登高》可以引領學生從杜甫的家世、抱負出發(fā),體會詩歌所表現(xiàn)出來的厚重深刻的家國之思、家國之悲,領略杜甫博大豐富的人文情懷??傊?,閱讀教學只要長期堅持按照這個路子走下去,學生的閱讀能力、閱讀品位、人文素養(yǎng)就會得到極大的提升和拓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生本理念是以學生為本的現(xiàn)代化教學理念。在與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相結合的過程中,指導著教師的每一個教學步驟,避免其落入“重復教學”“低效教學”“無趣味教學”等不良的教學狀態(tài)之中。當然,上述所分析仍有不完善之處,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關于生本理念更多更好的應用策略還需要廣大語文教師進一步探討和研究,文中尚存的不足之處也請各位讀者朋友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