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軍
(南陽南石醫(yī)院麻醉科,河南473000)
髖部骨折為老年人常見骨折,常用髖關節(jié)置換術治療。老年患者器官功能衰退,且合并癥較多,麻醉風險較高[1-2]。全身麻醉是老年髖關節(jié)置換術常用麻醉方式,但存在術中血流動力學不穩(wěn)、術后疼痛嚴重等不足,且并發(fā)癥較多[3]。近年來,在老年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中應用神經阻滯麻醉逐漸廣泛,可有效改善麻醉效果,減少術后并發(fā)癥[4]。與氣管插管相比,喉罩全麻可有效減小對呼吸生理的干擾,提高麻醉安全性。本文選取2017 年2 月—2019 年5 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髖部骨折患者92 例,行髖關節(jié)置換術探究超聲引導下腰骶叢神經阻滯聯(lián)合喉罩全麻對手術各時間點血壓及心率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 老年髖部骨折患者92 例,根據(jù)麻醉方案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6 例。對照組中女性 18 例,男性 28 例;年齡 60~81 歲,平均 69.53±4.35 歲;美國麻醉醫(yī)師學會(ASA)分級:Ⅱ級30 例,Ⅲ級16 例;觀察組中女性17 例,男性29 例,年齡60~81 歲;平均 70.03±4.82 歲;ASA 分級:Ⅱ級 31例,Ⅲ級15 例。納入標準:(1)髖部骨折行髖關節(jié)置換術患者;(2) 年齡≥60 歲;(3)ASA 分級Ⅱ~Ⅲ級;(4)簡易精神狀態(tài)檢查量表(MMSE)>27 分;(5)患者及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有局麻藥過敏史;(2)外周神經疾??;(3)長期服用阿片類藥物;(5)嚴重聽力及視力障礙。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
1.2 方法 患者進入手術室后監(jiān)測心電圖、心率(HR)、平均動脈壓(MAP)、脈搏血氧飽和度(SpO2)、呼吸頻率、腦電雙頻指數(shù)(BIS)。兩組患者置入喉罩后,均靶控輸注(TCI)丙泊酚,維持 BIS 45~55,酌情追加舒芬太尼。對照組:采用喉罩吸入麻醉。給予舒芬太尼 0.4 μg/kg,丙泊酚 1.5~2.0 μg/mL,順式阿曲庫溴銨0.2 mg/kg,靜注,誘導后將LMA 喉罩置入,行機械通氣。觀察組:采用超聲引導下腰骶叢神經阻滯聯(lián)合喉罩全麻?;颊邆扰P位,超聲(S-Nerve 便攜式超聲儀,美國Sono Site 公司)引導下于腰叢(L3-4)神經、骶叢神經周圍注射分別注射20 mL、15 mL 0.5%羅哌卡因,總量175 mg;聯(lián)合無肌松喉罩靜脈鎮(zhèn)靜:靶控輸注舒芬太尼0.1 μg/kg,丙泊酚1.5~2.0 μg/mL,將LMA 喉罩置入,保留自主呼吸。
1.3 觀察指標 (1)T1(麻醉前)、T2(插管時)、T3(假體植入時)及T4(術畢即刻)的血壓(舒張壓、收縮壓)、HR。(2)拔管時間、下床活動時間、舒芬太尼用量。(3)術后譫妄(POD)、認知功能障礙(POCD)發(fā)生率。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1.0 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頻數(shù)和率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血壓、心率比較 T2、T3、T4 時間點觀察組血壓、HR 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血壓、心率比較
2.2 兩組拔管時間、下床活動時間、舒芬太尼用量比較 觀察組拔管時間、下床活動時間早于對照組,舒芬太尼用量少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拔管時間、下床活動時間、舒芬太尼用量比較
2.3 兩組術后POD、POCD 發(fā)生率比較 觀察組術后POD、POCD 發(fā)生率較對照組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術后POD、POCD 發(fā)生率比較 例(%)
髖關節(jié)置換術為治療老年髖部骨折常用術式,老年患者手術、麻醉風險較高,選擇合適的麻醉方法至關重要。全身麻醉未阻斷術區(qū)痛溫覺傳入神經,無法阻止傷害性刺激(手術應激等)向中樞傳遞,易引起血流動力學不穩(wěn),且存在術后疼痛劇烈、呼吸功能恢復緩慢的問題[5-6]。神經阻滯可實現(xiàn)術區(qū)神經麻醉,阻斷傷害性刺激上傳,有效減小手術對患者的影響[7-8]。多項研究證實,腰骶神經叢阻滯麻醉可降低對患者血流動力學的影響,促進術后呼吸功能恢復[9-10]。近年來,超聲技術在麻醉科得到廣泛應用,超聲引導下腰骶叢神經阻滯可直觀顯示神經位置、局麻藥擴散范圍,實現(xiàn)準確阻滯,提高麻醉安全。本研究結果顯示,T2、T3、T4 時間點觀察組血壓、HR 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超聲引導下腰骶叢神經阻滯聯(lián)合喉罩全麻應用于行髖關節(jié)置換術的老年髖部骨折患者,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性良好。
本研究中觀察組拔管時間、下床活動時間早于對照組,舒芬太尼用量少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超聲引導下腰骶叢神經阻滯聯(lián)合喉罩全麻應用于行髖關節(jié)置換術的老年髖部骨折患者,可減少舒芬太尼用量,縮短拔管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其原因在于腰骶叢神經阻滯可阻斷傳入神經的痛覺傳導,鎮(zhèn)痛效果顯著,從而減少鎮(zhèn)痛藥用量,縮短拔管時間,且利于早日進行功能鍛煉,提前下床活動時間。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觀察組術后POD、POCD 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原因可能為超聲引導下腰骶叢神經阻滯對神經源性應激具有更好的抑制作用,減少阿片類藥物用量,降低對認知功能的損害。
綜上所述,超聲引導下腰骶叢神經阻滯聯(lián)合喉罩全麻用于老年髖部骨折患者髖關節(jié)置換術,可降低各時間點血壓及HR 變化幅度,減少舒芬太尼用量,縮短拔管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并減少術后POD、POCD 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