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中高年級的語文課堂上進行閱讀拓展的延伸工作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一環(huán),在閱讀中所碰到的優(yōu)秀文章也可以更好的幫助老師進行語文教學工作。本文依據(jù)小學中高年級語文課堂的閱讀拓展工作,分析論述了如何才能更好地在課堂上展開對閱讀拓展的練習工作。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語文課堂;閱讀拓展;中高年級
一、 引言
語文的新課改標準認為,中高年級的小學語文老師應當加強對于有效課程資源的使用,加深對于閱讀課程資源的研究工作,融合課內外的課程資源,在講授時增強學生對于語文素材資源的積累。這樣的講課形式也有利于提高學生對于閱讀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生對于課程內容運用的能力。除此之外,語文老師還應當加強對中高年級語文閱讀拓展實踐的研究工作,在語文課堂的講授中盡可能地融入中華千年的博大文化,這樣既可以增強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也有利于提高閱讀教學的課堂效率。
二、 對于閱讀拓展課程資源運用的實踐
(一)運用影像資料進行閱讀拓展
在對小學中高年級學生進行閱讀拓展課程時,老師可以充分利用影像資料來擴充課堂所使用的資源。通過添加圖片或者視頻等方式能夠更好地使學生與課堂融為一體,更積極充分地理解課程內容。這種影像資料能夠激發(fā)學生對于課程內容的興趣,使其畫面銘刻在腦海中。同時,這樣的授課形式還可以為學生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間,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完成教學任務。除此之外,老師應當善于在閱讀拓展課程中運用影像資料來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提升教學的課堂效率,從而保證學生在閱讀能力方面的完善和發(fā)展。但是,運用影像資料也存在著一定弊端,影像資料會占用大量的課堂時間,教師應當合理安排影像資料和講授內容的占比。例如,老師在講授課文《北大荒的秋天》時,可以在課程開展之前先為學生播放影視資料,讓學生從影視資料中直觀地感受到北大荒美的所在,從而促使學生有更高的積極性去參與課程內容,增強課堂的教學效率。
(二)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閱讀拓展
由于科學技術在不斷進步,在課堂上可運用的講授手段也在增多。在進行中高年級語文閱讀拓展時,老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增強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感,同時開拓老師的教學空間。這種教學方式可以更好地提升學生對于閱讀學習的興趣和意識,也加深了老師與學生之間的相互了解,老師能更清楚明白學生的優(yōu)勢和弱點,這更有利于老師針對學生的現(xiàn)狀進行更為細致的指導規(guī)劃,從而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另外,老師還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展示,加強學生對閱讀拓展能力的重視。
三、 引導學生學習閱讀技巧,感悟思想主題
在提升中高年級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中最重要的一點便是提升學生自身的理解、想象和思維能力。這些能力的提升也更有助于完善學生自身的發(fā)展,因此老師更應當選取正確的閱讀方式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完善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教導學生對課文進行通讀,理解大體含義
語文老師在對中高年級的小學生講授閱讀拓展課程時,應當首先教導學生對課文進行通讀,并找出課文中難以理解的字、詞、句等。在幫助學生對整篇課文進行整體熟悉之后,開始從課文的題目對學生進行簡單的講解,讓學生對整篇課文的中心思想和主題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另外,老師還可以帶領學生學習區(qū)分段落層次,并對每段的大意有一定的印象,從而方便之后對閱讀課文的細致講解。
(二)教導學生對課文進行精讀,體悟思想感情
對課文進行精讀便是有重點、細致的去閱讀課文,并在閱讀的過程中感悟課文中所體現(xiàn)的思想感情。老師在教導學生通讀課文之后,接下來便應該教導學生對課文進行精讀、細讀,增強學生領悟課文核心情感的能力。在學生精讀課文遇到困難時,老師可以給予一定的引導幫助。與此同時,老師還可以選擇設立問題指引學生去尋找答案從而增強對其所學課文的熟悉感。例如,老師可以在教授《黃果樹瀑布》課文時設置與課文寫作特點和題目相關的問題,指引學生從課文中找出相應的答案。
(三)教導學生背誦優(yōu)秀段落,增強感悟能力
學生在對閱讀課文進行學習時,肯定能夠累積大量的優(yōu)美詞句和段落,因此老師應當教導學生熟記這些優(yōu)美詞句,增添語文的詞匯量,提升語文的素養(yǎng)水準。同時,大量的背誦文章也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領悟文章的手法和構思。在學生完全熟悉文章內容之后,也能更準確地把握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也會生出自身對于文章內容的想法和見解,從而提升自身的感悟能力。因此,背誦優(yōu)秀段落和文章可以更好地為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和寫作能力奠定基礎,老師在學生完成背誦之后,還要給予適當?shù)墓膭詈捅頁P,引導學生大膽表達所體悟的見解,為學生日后在閱讀方面的提升奠定基石。
四、 幫助學生認真閱讀,激發(fā)閱讀熱情
對于小學中高年級的語文閱讀拓展課程而言,老師不僅要教導學生一定的閱讀技巧,還要增強學生對于閱讀的興趣。因此,老師更應當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引導和鼓勵,引領學生用心去體會文章內容,感悟文章細節(jié)帶來的細微變化,增強學生的關注力和觀察力。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經常會因為覺得自身已經完全掌握這一事物便不再去仔細地閱讀和琢磨,這樣的方式無法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累積素材的習慣。所以,老師可以通過布置課后閱讀與寫作的任務來糾正學生們的這一錯誤認知。在閱讀的過程中,老師要提醒學生去進行細致閱讀,注重對細節(jié)的把握,鍛煉學生仔細認真的閱讀習慣。除此之外,老師還可以鼓勵學生以寫日記的形式去體會和感悟文章。例如,在布置《第一次抱母親》的課后任務時,老師讓學生去思考自己與母親之間的種種細節(jié),并將感悟寫入日記當中,這樣不僅增加了學生的思考,也增強了學生的責任感。
五、 結束語
綜上所述,語文閱讀的拓展課程中包含了太多的文化和知識需要學生去理解和記憶,而這種高效的閱讀形式也更有助于增強學生的閱讀水平,提升學生的興趣和知識累積能力。在小學中高年級開展這一課程,也為日后學生在交流和寫作方面的素養(yǎng)不斷提升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曼芳.小學中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的“整合與拓展”策略[J].學周刊,2019(19):124.
[2]呂仕錦.小學中高年級語文閱讀資源拓展策略[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9(3):43-44.
[3]黃欣華.小學中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的“整合與拓展”策略初探[J].中國教師,2019(12):21-22.
作者簡介:
毛華,貴州省遵義市,貴州省遵義市余慶縣花山苗族鄉(xiāng)洞水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