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小燕
摘 要:根據《指南》科學目標——親近自然,喜歡探究,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在探究中認識周圍的事物和現象 。為了讓孩子們親近大自然,體驗勞動的快樂,感受豐收的喜悅,幼兒園的小朋友喜歡枇杷樹,在老師們引導孩子一次次觀察枇杷樹,探究枇杷樹中的秘密,感受采摘、分享帶來的喜悅。
關鍵詞:科學活動;大班幼兒;善于發(fā)現
幼兒在對自然事物的科學探究解決實際生活問題過程中,不僅獲得豐富的感性經驗,充分發(fā)展形象思維,而且在感知具體事物基礎上初步嘗試歸類、排序、概括、抽象,逐步發(fā)展邏輯思維能力,為其它領域的深入學習奠定基礎。幼兒科學學習的核心是激發(fā)探究欲望,培養(yǎng)探究能力。教師要善于發(fā)現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實際生活機會,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比較、操作等方法,學會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幫助幼兒不斷積累經驗,并運用于新的學習活動,形成受益終身的學習方法和能力。
一、找準切入口,確定主題內容。
在一次餐后散步中,心怡小朋友發(fā)現長著樹葉特別大的樹。好奇問道:老師,它的葉子為什么這么大,它是什么樹呢?這時,凱凱小朋友走過來說:“老師,我知道,這是桂花樹。”大家紛紛圍在那棵枇杷樹周圍展開討論。突然,敖宇小朋友大聲說道:“你們看,這里不是有一塊牌子嘛!是枇杷樹。”大家都一擁而上來看?!班?.....是枇杷樹,我就吃過這種枇杷,指著圖畫說道?!庇谑?,主題活
動展開啦!于是根據《指南》制定幾個科學目標:親近自然,喜歡探究。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在探究中認識周圍的事物和現象 。
二、支持新發(fā)現,梳理行進路線。
孩子們根據自己的第一次見到的枇杷樹繪畫了枇杷樹,原來,枇杷樹會開花,是白色的,花苞是棕色。
每次經過那兒,孩子們都會去看一看、聞一聞枇杷樹,“嗯,好香呀!”“嗯?它的葉子有沒有氣味的?!倍苟蛊炔患按乱黄凌巳~,聞了又聞。“呃,有點難聞?!薄敖o我也摸一下它的花苞軟軟的?!?/p>
小朋友發(fā)現原來它的花苞外毛茸茸的像一串串的葡萄,樹葉上刺刺的,有小朋友在摸樹葉過程中無意間被扎到?!鞍?!有刺的?!?/p>
“哇,快看!枇杷樹結果子了,好多枇杷?!毙∨笥训谌伟l(fā)現原來枇杷樹上的枇杷是圓圓的像一盞盞小燈籠?!昂酶哐剑嫦裾活w嘗嘗,那怎么摘枇杷呢?”辰辰小朋友迫不及待爬上水池邊,踮起腳?!耙?!我摘到了,我摘到了?!标魂缓鸵烈列∨笥堰B忙去樓梯口搬來了梯子,“讓一讓,讓一讓,我們的梯子搬過來了。這梯子可以幫我們摘到枇杷?!蹦窃鯓臃挪虐踩??源源想到了一個辦法,把梯子靠在樹上吧!大家一幫這扶好梯子,樂樂慢慢爬上去,明慧不斷說:“別擔心,我們會幫你扶著的?!贝蠹腋吲d的圍著裝滿果實的籃筐,“快看!這是我摘的,大吧!”“嘿嘿,我摘到枇杷肯定很好吃。”
經過大家親身體驗采摘枇杷,發(fā)現枇杷葉又大又長,有一層毛,是長長的橢圓形,邊緣像一排牙齒,枇杷尾端有黑黑的蒂。
三、收獲新經驗,提升主題價值。
“給小弟弟小妹妹們也嘗嘗吧!”“嘗嘗看我摘到枇杷,哇!好酸呀!我的也有點酸?!彪m然很酸還是吃著那么甜,因為是大家自己采摘的。那品嘗完枇杷,你知道枇杷的營養(yǎng)在哪里呢?小朋友開始討論,詢問爸爸媽媽查閱資料 ,原來枇杷可以讓我們的身體棒棒的,讓我變得更聰明,讓我長得高高的 ,唱出美妙的歌聲。
此次活動,不僅使幼兒體驗到了親近自然的樂趣,還感受到了勞動帶來的收獲與快樂,同時又豐富了幼兒園教學活動內容,使孩子們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更好的促進了幼兒全面、健康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科學領域的目標和教育建議
[2]《幼兒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專題與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