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友荷
摘 要:初中地理的教學不會像化學或者是物理一樣,需要學生自己動手進行操作,學生對于初中地理的學習大多依據(jù)的是課堂上教師的知識儲量以及教師對教材的掌握程度。因此,在學習地理的過程中,學生學的好壞,很大程度取決于課堂教學的質量。這就顯現(xiàn)出了優(yōu)化初中地理課堂教學的重要性。本文以如何優(yōu)化初中地理課堂教學為著眼點,并為此提出五點優(yōu)化課堂教學措施。
關鍵詞:初中地理;初中生;學習現(xiàn)狀;課堂教學;措施
地理作為文科中的一門科目,大部分的老師認為,在教學過程中無需下太大的“功夫”。因為針對文科性質的科目,最好的學習方法便是“三多”,即多讀、多記、多背,只有這樣,學生的學習成績才能得到更快的提升。長期以往,學生的學習成績確實得到了提升。但在這樣的教學背景下,學生真正吸收的知識并不多,也就是說,學生一旦“丟下”課本,便很快忘記所學的知識。那么在初中這個階段,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優(yōu)化課堂教學,使學生將知識點真正的融入腦中呢?這將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重點。
1 充分熟悉教材,制定合理教學目標
要想優(yōu)化初中地理的課堂教學,從教師角度來講,前期需要有充分的課前準備,初中地理的學習不能僅僅局限在課本中的固定知識點。身為一名合格的初中地理老師,要在引導學生掌握書本知識點的基礎上,還要讓學生們在教學過程中學會課本之外的知識。以人教版初中地理中的中國地形、地勢為例,老師在講本國的地形、地勢時,順便可以引出其他國家的地形、地勢,盡管后者是課本中所沒有,但是通過本國與他國的對比,一方面加深了學生對于我國地形、地勢的印象,另一方面拓寬了學生的知識范圍。而地理老師要想達到上述標準(即在教授本章內(nèi)容的過程中結合書本之外的知識),充分熟悉手中的教材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根據(jù)教材的內(nèi)容并結合自身的教學經(jīng)驗與庫存知識,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引導學生更高效的學習。
2 采用情景教學,吸引學生進行思考
情景教學法是最近比較“流行”的教學方法,教師通過制定合理的教學情境,將學生引入自己所熟悉的場景中,來引發(fā)學生的思考與交流,進而吸引學生進行互動。以人教版初中地理中的我國各地地形、地勢為例,在講四川盆地等內(nèi)容時,學生們可能對盆地這個概念并不太清楚,加之學生并非四川本地學生,因此對四川盆地這個詞匯更加陌生。老師可以利用情景教學的方法對本節(jié)內(nèi)容進行授課。教師可以設置一個學生所熟悉的情景,如以本地地形為背景,讓學生們分析自身所在地的地形特點,進而引出“盆地”這個概念,以四川盆地為插入口,分析四川盆地的地勢特點。通過情景教學方法的使用,可以讓學生對于陌生知識點的“硬性”學習轉變?yōu)橛伞败洝奔啊坝病保巴ㄟ^對自身所熟悉的知識進行分析來學習新的知識),在聯(lián)系生活實際的同時,掌握了課本上的內(nèi)容。
3 優(yōu)化課堂提問,深化學生思維
要想讓課堂優(yōu)化的成效更為顯著,優(yōu)化課堂提問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因為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如同一條線索一般,引導著學生進行思考。課堂提問的質量如何,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情況。因此,教師在進行課堂提問時,要避免提問一些答案顯而易見或者是很容易在課本中找到答案的問題,相反,教師應該在一些簡單的問題基礎上設置一些需要思考的“點子”,來進行對學生的提問。同樣教師也可以在設置問題的過程中由淺入深,由易到難,讓每個問題的設置“環(huán)環(huán)相扣”。
4 巧用學習工具,吸引學生學習興趣
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那么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針對一些學生所陌生的知識點,怎樣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呢?在筆者所進行的研究中,在地理課程學習過程中,學生所陌生的知識大多以抽象為主,如人教版初中地理的洋流一節(jié)中,學生們從未接觸過洋流是什么“東西”,它不像地形、河流一樣是個具體的物體,所以學生自然不知道洋流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東西”。因此,教師在對本節(jié)內(nèi)容進行授課時,可以借用一些教學工具,如多媒體中的視頻或是圖片播放,以直觀的方式來向學生展示有關洋流的內(nèi)容,以此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加強學生對于知識點的理解程度。
5 深入生活,感受地理變化
雖然地理教學多以在課堂上授課為主。但進行戶外教學也不失為一個好的教學方法。找一個安全的地點,挑一個合適的時間,選一個晴朗的天氣,將學生切身帶入到學生自己所常年居住的環(huán)境中,讓學生在大自然中切實感受地理的變化。
教師要想讓課程優(yōu)化的效果得到長期的“有效”,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教師在教初中地理的過程中,要始終堅持以學生學習為主導,教師的“教”在學生的學的過程中占據(jù)得是“輔助”作用。只有堅持學生的學習為課堂中心,才能促進學生更好的思考,而只有當學生學會思考,才能推動學生自己更快、更好的進步,也才能讓學生通過思考將知識“內(nèi)化于心”,進而達到“外化于行”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歐陽唯能.從“精彩的問”到“有效的問”——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問題設計與優(yōu)化實踐研究[J].教育科學論壇,2014,No.330,26-28.
[2] 甘詠紅.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方案的優(yōu)化措施探討[J].名師在線,2017,No.18,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