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文敏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安慶醫(yī)院重癥監(jiān)護室,安徽 安慶 246003)
腦積水多發(fā)生在蛛網膜下腔或腦室內,具有較高的致死率和致殘率。腦積水患者主要有頭暈、頭痛、惡心、嘔吐、視力模糊等臨床癥狀[1]。目前,臨床上對腦積水患者主要是進行腦室-腹腔分流術。有研究表明,對接受腦室-腹腔分流術的腦積水患者進行圍手術期綜合護理,可有效地改善其預后[2]。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討對接受腦室-腹腔分流術的腦積水患者進行圍手術期綜合護理的效果。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間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安慶醫(yī)院收治的60例腦積水患者。將這60例患者分為對照組(n=30)和觀察組(n=30)。在對照組患者中,有男18例,女12例;其平均年齡為(44.80±5.99)歲。在觀察組患者中,有男19例,女11例;其平均年齡為(45.80±6.74)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腦室-腹腔分流術的方法是:對患者進行全身麻醉,協助其取仰臥位。將患者腦室的額角作為穿刺點進行鉆孔后,在其腦室內置入分流管,將壓力泵放在其耳后乳突區(qū),將分流管的壓力設為0.88~1.18 kPa。然后,沿患者的頭皮、頸外前、胸前壁的皮下置入導管后將導管引至腹部。在患者上腹部的正中做一個切口,將腹腔分流管置入其腹腔內,分流管置入的長度為40~50 cm。術后,對患者進行常規(guī)抗感染治療。在此期間,對對照組患者進行圍手術期常規(guī)護理的方法是:1)術前,告知患者要禁食禁飲。2)術中,密切配合手術醫(yī)生的手術操作。3)術后,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對觀察組患者進行圍手術期綜合護理的方法是:1)對患者進行術前護理。⑴協助患者進行術前各項常規(guī)檢查。⑵在患者接受手術的前1 d,幫助其做好皮膚的準備工作,確保其皮膚清潔。⑶告知患者在進行手術前的10 h要禁食禁飲。⑷在術前的30 min,遵醫(yī)囑使用抗生素對患者進行靜脈注射,以預防其發(fā)生感染。2)對患者進行術中護理。⑴在患者進入手術室后,協助其擺放體位,同時對其進行鼓勵與安慰,以避免其發(fā)生應激反應。⑵密切配合醫(yī)師完成手術操作。⑶在患者進行手術期間,盡可能覆蓋其無需暴露的肢體,以免其發(fā)生低體溫。⑷在手術操作結束后,及時為患者擦拭身體,并為其蓋好被子。3)對患者進行術后護理。⑴在患者麻醉蘇醒后,告訴其手術已經完成,并對其進行安慰,以免其出現躁動、墜床等情況。⑵遵醫(yī)囑為患者補液。⑶為患者制定個性化食譜,以增加其營養(yǎng)物質的攝入量,避免其發(fā)生營養(yǎng)不良。⑷對攜帶引流管的患者,盡可能地早點為其拔除引流管,以減少其發(fā)生導管相關性感染的風險。⑸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提高其預防風險的能力。
治護后,觀察兩組患者的各項手術指標及其對護理服務滿意度的評分?;颊叩氖中g指標包括手術的成功率、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和術后出現劇烈疼痛患者的占比。
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均采用SPSS 21.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治護后,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中出現劇烈疼痛患者的占比更低,其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更低,P<0.05。兩組患者手術的成功率相比,P>0.05。詳見表1。
表1 治護后兩組患者各項手術指標的比較[n(%)]
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的評分更高,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評分的比較(分,)
表2 兩組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評分的比較(分,)
組別 例數 術前 術中 術后對照組 30 80.41±1.75 82.46±3.10 83.55±1.77觀察組 30 90.84±1.52 95.22±1.30 94.36±2.50 P值 <0.05 <0.05 <0.05
以往,臨床上對接受腦室-腹腔分流術的腦積水患者主要是進行圍手術期常規(guī)護理。用該護理方法對此類患者進行護理,不能滿足患者在心理和舒適度等方面的需求,不僅會降低其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還易增加其發(fā)生并發(fā)癥的風險[3-4]。圍手術期綜合護理包括術前、術中、術后三個階段的護理內容。術前采取的各項護理措施可保證手術的安全實施,術中采取的各項護理措施有助于縮短進行手術的時間和減少患者在術中的創(chuàng)傷,術后采取的各項護理措施可減輕患者疼痛的程度[5]。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治護后,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中出現劇烈疼痛患者的占比及其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均更低,其對護理服務滿意度的評分更高,P<0.05。這說明,對接受腦室-腹腔分流術的腦積水患者進行圍手術期綜合護理的效果顯著,可有效地緩解其疼痛的癥狀,降低其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提高其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