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開學
摘??要:教師在指導小學生學習道德與法治知識期間,需要結合“新課改”的教學政策,設計大量與學生相契合的教學內(nèi)容,使學生的道德與法治知識學習質量得到有效提升。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們的學習時,應當將學生確立為當前的教學主體。這樣的教學設計,便于教師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使之能夠和學生的學習習慣和特點相契合,從而使教師的道德與法治知識教學能夠更加有的放矢,也可基于此提升學生的相關知識學習質量。
關鍵詞:小學生;道德與法治;學習質量;教學設計
在小學階段的道德與法治知識教學,需要教師圍繞著“如何提升學生學習質量”,進行有效的教學內(nèi)容設計。因此,教師需要深入研究教學內(nèi)容,并制定與之契合的教學策略,使學生的學習更為高效。所以,教師結合信息技術的教學策略,希望能夠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更為濃厚。同時,為學生們設計相應的教學情境,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更為投入。最終,學生們按照教師要求設計表演劇目,能夠使學生的知識學習印象進一步加深,起到良好教學效果。
一、信息技術展示,培養(yǎng)學生愛國情懷
小學生學習道德與法治知識,需要教師為其篩選合適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對所學知識內(nèi)容有更清晰完整的認識,這樣才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信息技術知識學習質量。綜合性分析學生的學習現(xiàn)狀,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對于動態(tài)化、形象化的教學內(nèi)容具有很強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相關知識的學習期間,就可將其和信息化教學方法相結合,使之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幫助學生突破原有學習認知的壁壘。通過教師為學生們設計信息技術教學內(nèi)容,可以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教師營造其想要的教學氛圍,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相應的道德與法治知識內(nèi)容。
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們學習《奪取抗日戰(zhàn)爭和人民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的知識時,就可采用信息技術教學法,進行相應的知識重點教學。為此,教師結合信息化教學資源,為學生們設計相應的教學內(nèi)容,使學生被動態(tài)化的教學視頻所感染,為英勇抗日的中國先烈付出的生命代價所震撼。通過觀看信息化的歷史資料,學生們可以明白那個烽火四起的年代,中國勞苦大眾為了打贏這場戰(zhàn)爭所付出的巨大犧牲。教師借助信息化教學資源,為學生們展示了生動的教學內(nèi)容,使學生對于相關知識的理解也更為深刻。所以,教師采用信息技術教學法進行綜合性教學指導,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并收獲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情境再現(xiàn)指導,注重同理心的養(yǎng)成
在教師指導處在小學階段的學生學習道德與法治知識期間,需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策略,希望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知識水平。在教師看來,小學階段的道德與法治教育工作,需要圍繞培養(yǎng)學生的同理心而展開。所以,教師經(jīng)過長期的教學研究,決定采用情境教學法進行有效的知識指導,希望學生能夠在教師設計的教學情境中,培養(yǎng)推己及人的良好道德品質。為了全面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教師需要圍繞教學內(nèi)容,進行相應的情境分析和設計,使學生能夠為相應的情境所吸引,從而投入到學習情境之中,并結合相應的教學內(nèi)容,不斷審視自身缺陷,進而不斷提升自身綜合素質。
例如,學生們在學習《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時,就可在教師學指導下,建設相應的現(xiàn)實生活情境。首先,教師引導學生們進行積極主動的發(fā)言,說一下自己現(xiàn)實生活中遇到過哪些不遵守公共秩序的現(xiàn)象。而后,教師從中篩選具有代表性的情境,帶領學生進行相應的現(xiàn)實還原,并指導學生注意在相關情境中的語言表現(xiàn)。若是學生的情境再現(xiàn)能力不足,教師還可進行有效的補充,使整個情境變得更為鮮活生動。最終,在教師設計的生活化情境再現(xiàn)中,學生能夠切實理解遵守公共秩序的重要性。此外,學生也可在相關情境的影響下,具備較為成熟的同理心,從而切實提升自己的道德與法治學習質量。
三、設計課堂表演,加深學生知識印象
對于小學生而言,學習道德與法治知識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積累知識認知的過程。因此,教師為了能夠更好地提升學生的知識學習印象,決定指導學生進行有效的課堂話劇表演,希望能夠使學生對道德與法治知識有更深刻的認知。此外,教師還需給學生充分的編劇自由,使學生的劇本內(nèi)容更貼近學生的自身生活,從而收獲良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教師為學生們講解《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時,就可引導學生進行積極主動的劇本編寫和演繹。在學生們進行編劇時,教師需要盡可能提供必要的幫助。其中包括對應的生活常識,以及人物對話的嚴密性等。通過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使得學生的劇本更為精彩嚴謹,也使得學生的課堂表演更為深刻有效,起到了超出預期的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教師在指導小學生學習道德與法治知識期間,需要結合學生的學習實際需要,制定相應的教學策略和方法,以期能夠切實提升學生的道德與法治知識水平。
參考文獻:
[1]萬希燕.德育教育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校外教育,2019(20):20+25.
[2]洪秋萍.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2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