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美容
【摘 要】 語音問題是長久的影響小學英語教學效果中最基礎與最為重要的部分之一,很多人對語音教學的認識也不全面。在應試教育的理念影響下,小學生能夠從語音這一方面促進單詞、句式或語法等知識的學習,深入理解語言學習的結構。因此,教師需要及時找出教學中的問題,加強認知,在給予對策的途中優(yōu)化教學策略,使英語語音教學走上正軌。
【關鍵詞】 小學英語;語音教學;問題;對策
英語教學基本由語法、詞匯與語音這三部分組成,語音更多地作為入門的教學板塊在一開始被提及,后續(xù)的教學中就杳無音信。但是教師需要看到語音的多面作用,由語音教學培養(yǎng)出的語感與直覺,為學生的英語學習起到了啟蒙與拓展作用,對整個學習過程具有重大的意義。而目前的教學策略上,教師應對語音教學予以更多重視,通過合理的途徑與課堂教學方式來調整小學生的發(fā)音,使其更為到位或者說“地道”,對常見的語言錯誤能夠做到基礎的分析。以下以相關的語音教學的方式為中心,提及了改善整體教學效果的策略。
一、明確教學中心目標,提高學生的拼讀能力
對很大一部分小學英語教師而言,語音教學僅僅停留在簡單拼讀詞匯音標與進行正確發(fā)音的能力,這實際上是與教學的主體存在一定偏差的。因此教師的教學需要對教學的中心目標進行強調,不是讓小學生掌握極為規(guī)范的發(fā)音能力,也不是讓其熟練地從音標中找出與單詞的對應關系,而是使其逐漸熟悉對英語字母的組合模式與發(fā)音的規(guī)律。整體的教學不能強求學生擁有超前的英語認識能力,加大其精神負擔與學習壓力,整體的語音教學氛圍應該更加和諧。此外,針對小學生的語音學習,還需要提高學生的拼讀能力,靈活地進行單詞的整合與記憶,進而提高學習效率。
如,在三年級上冊Module 6“Whats this”的教學中,教師應從具體事物代表的單詞“pen”“book”等進行教學,讓學生在發(fā)問與學習中掌握音標、音型與實際發(fā)音的對應規(guī)律,從而使學生能從現(xiàn)有的音標中嘗試解讀學習,掌握更好的基礎。從實際的“p”的發(fā)音到“o”發(fā)音的變化,小學生能逐漸理解音標與元輔音之間的差異,并通過對一些簡單的單詞的拆解,能夠看到語音教學與其他英語知識部分的聯(lián)系。在尚未成熟的語言體系中掌握正確的英語發(fā)音技巧,從而在拼讀上形成更鮮明的記憶標識,對字母與字母之間的組合規(guī)律更為熟稔,這樣才能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整體來看,小學英語的語音教學要著重突出教學目標,使拼讀能力得到巨大的提升。教學上也應該通過教師的努力來引導學生的語言發(fā)育,針對發(fā)音能夠做到良好的教學,并盡量避免出現(xiàn)一些常識性的錯誤。
二、取用合適的教學方式,提高語音教學趣味性
小學生對英語學習沒有對中文學習的親切感,在非母語的學習中容易產生抗拒,因而為了使教學得到更好的延伸,教師需要學會取用合適的方式,在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熱情。于此過程,可以采用口訣或者游戲等形式,在提升小學生發(fā)音水平的同時來使學生的理解更為到位,逐步掌握小學英語的讀音規(guī)律,對一些閉音節(jié)、開音節(jié)也能形成鮮明的認識,提高發(fā)音的標準性。
如,在三年級下冊Module 3“I like football”的教學中,教師對語音教學能從學生喜愛的事物角度進行展開,從“football”到“baseball”“basketball”,能夠充分地引起學生的熱情,從而學生將自身對運動方面的喜愛轉移到英語學習上來。而這些單詞的語音教學也能將單純的詞根拆開,在音標上能夠讓學生進行學習,在闡釋自身的喜好的角度上進行充分的英語交流,對語音教學具有更大的裨益。語音教學也需要一個合適的方式,在趣味性的教學過程中來促進學生的語音認識,在熟悉化的閱讀中形成語感,對基礎的發(fā)音規(guī)律與常見的形式做到更好的發(fā)音理解,正確將字詞串聯(lián)起來。
三、創(chuàng)造合適的課堂氛圍,落實開放型語音教學
傳統(tǒng)的小學英語仍沿襲教師的“一言堂”模式,在教學上表現(xiàn)不出更高效的策略性。進而,教師需要在課堂中創(chuàng)造出合適的課堂氛圍,從現(xiàn)有的教學過程出發(fā),將個人練習與齊聲練習整合起來,從而能活躍班級內的學習氛圍。而語音的教學需要更為開放,學生能夠感受到語言學習的樂趣所在,教師應該在開放的環(huán)境中來使學生適應環(huán)境,解決學生的發(fā)音困難等問題,在語句的練習中來使學習過程更積極。
如,在四年級下冊Module 8“They were young”的語音教學中,教師應引入活躍的課堂對話形式,在良好的課堂氛圍中交流年輕人的外在表征,并通過英語交流來讓學生表達自身的抱負與愿望。整體的開放語音教學能夠讓學生感受到環(huán)境的魅力,在基礎的交流階段對發(fā)音作嚴格要求,在共同進步中實現(xiàn)學習發(fā)展。語音教學更多的是讓小學生擁有自學的能力與熱情,在交流環(huán)境下來找到英語學習中的節(jié)奏感,并通過強化學習來把語音教學推向一個新高度。在元音、輔音、輕音、濁音等方面的交織下,讓學生感受到英語作為語言學科的多樣性與共通性,在與中文的學習對比中來明確語音教學的要素,進而在整個劣勢教學環(huán)境下促進教學的變化。
總之,在當前的教學體系下,小學英語教學應該幫助學生解決語音上的問題,從實際的發(fā)音與聲調導向來幫助小學生形成正確的單詞音標理解,通過良好的引導,語音教學發(fā)揮出更優(yōu)良的效用,打好英語基礎,盡量向美式口音或者英式口音靠攏。相對于單純的英語知識學習而言,語音教學成效不明顯,看起來作用不大,而且對小學生的學習難度也相當高,在學生的學習選擇中也比較落后,很大方面也是由教師的教育觀念偏差導致的,使整個教學陷入了巨大的困境。即使是在應試教育的理念影響下,小學生仍能夠從語音方面促進單詞、句式或語法等知識的學習,深入理解語言學習的結構。
【參考文獻】
[1]馬婧.淺談小學英語語音教學的問題與對策[J].學周刊,2019.
[2]高曉青.探索小學英語語音教學的方法[J].中國農村教育,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