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科英
【摘 要】 在語文教學中,教學目標存在很多問題,主要體現(xiàn)在沒有目標、目標過多、目標單一、目標無檢測這幾方面,針對這些情況,筆者提出了目標系統(tǒng)化、目標具體化、目標檢測化、目標學情化等方法,使語文教學能扎實目標,進行有效教學。
【關(guān)鍵詞】 教學目標;有效教學
教學目標是一堂課的靈魂。學生“學什么”是最重要的,它決定了“怎么學”的方式和途徑,也是“學得怎樣”的評判依據(jù)。一堂有效的課堂教學,關(guān)鍵在于教學目標的設計。
一、教學目標在設計上存在的問題
1.沒有目標
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相比,目標性似乎更不明確,更難以檢測。學者不知目標要求,教者只追求過程的盡善盡美,聽者只關(guān)注教者的流程和狀態(tài),而檢測時只重點關(guān)注一些識記和再現(xiàn)的知識內(nèi)容。筆者聽過很多其他學科的課,其他學科的課在課題上就已經(jīng)很鮮明地顯示出了課堂的教學目標,如數(shù)學《認識面積單位》《周長是多少》,信息技術(shù)的《穿越迷宮》,美術(shù)的《美麗的大公雞》。英語學科雖然在課題上體現(xiàn)不明顯,但是在授課中,老師一直會圍繞本課的目標進行教學,或識記幾個單詞、一兩個句型,或一兩種語法,老師會設計各種活動或者練習來促使目標得以實現(xiàn)。而語文學科大部分還停留在對課文內(nèi)容的反復理解上,除了在識字這一部分還能緊緊圍繞目標展開外,其他朗讀、分析、表達等,似乎每一堂課都有,每一篇課文都有,但是都泛泛而談,沒有重點突出,結(jié)果上了這么多年的語文課,還是什么也沒學到,甚至連課文內(nèi)容都不記得了。由此可見,這種毫無目標的課堂效果可想而知。
2.目標過多
另外一種情況與毫無目標相反,那就是目標太多。自從三維目標提出來后,語文課在進行教學設計時的目標就很多了,不管什么類型的語文課,無論是閱讀課、習作課,還是口語交際、綜合實踐,每堂課都有三維目標:知識與能力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好像離了這三個目標,一個教學設計就不完整一樣。目標太多,弄得無所適從,重點不突出。目標太多,等于沒有目標。更為要命的是,設計了這么多的目標,而實際的教學流程卻鮮有圍繞這些目標展開的,目標是目標,教學流程是流程,兩者都是華麗麗的,但是卻毫不相干。目標成了擺設,目標的設定與教學的實施分成兩條道,這樣的目標還是不要的為好。
3.目標單一
所謂目標單一,指的是從低年級到高年級,每一堂課的目標基本都可以這樣設計,識記一些新字詞,準確、流暢地讀好課文,復述故事,理解人物精神等等,不同年級,目標相似,只抓字詞背誦,忽視其他能力及方法的習得與運用,沒有梯度,沒有層遞,忽視學情,忽視學生的思維、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六年下來,都在一個平面進行,沒有立體的上升。這樣的目標對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毫無幫助。
4.目標無檢測
目標檢測難以落實的表現(xiàn)之一是目標設定與課堂教學流程不一致,甚至脫節(jié),目標是目標,流程是流程。目標無法在教學流程中體現(xiàn)出來。
目標檢測難以落實的表現(xiàn)之二是很難當堂檢測或評價。語文課堂很難像數(shù)學、英語以及其他課程一樣,能夠當堂進行一定的檢測。數(shù)學可以通過幾道題目很清楚地檢測一堂課學習的效果,英語也一樣,其他的美術(shù)、音樂、體育、信息技術(shù)更是通過實際操作就能檢測。很多的語文課中,就很少很少有這樣當堂檢測的,學生學得到底怎樣,學生迷糊,老師也心中沒底。
二、扎實教學目標的有效策略
針對以上出現(xiàn)的種種不足,要想使一堂語文課能有效開展,學生能學有所得,教師能教有所成,必須要進行充足的教學目標設計。專家說:“一堂課是否有效,看學生上完這堂課是否有收獲,是否得到發(fā)展,而其中的關(guān)鍵是設計好教學目標?!惫P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考慮。
1.目標系統(tǒng)化
我們是在《語文課程標準》指導下進行的語文教學,所以需要認真研讀《語文課程標準》,認真研讀課程標準中每一個階段關(guān)于語文素養(yǎng)需要著重培養(yǎng)的能力,建立一個較為系統(tǒng)的語文能力培養(yǎng)目標的漸進體系。根據(jù)每一階段的目標,再進行細分,由學段到每一年,到每一學期,甚至根據(jù)教材安排具體到每一個單元,每一篇課文,或者每一類文章。如課程標準中關(guān)于識字這一部分,在低年級中應達到什么程度,一年級是什么程度,學期開始是什么程度,學期末是什么程度。再比如閱讀的速度,在不同的學段也是有不同的要求的。目標系統(tǒng)化后,能對每一堂課的目標定位提供一個參考,使目標真正落到實處。
2.目標具體化
一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最核心的是目標的設計,目標是教學設計的靈魂,教學活動與環(huán)節(jié)只不過是目標的落實而已。目標具體化是針對每一篇課文,每一堂課而言的。如一堂課的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復述能力,那么整堂課的設計環(huán)節(jié)都應該圍繞培養(yǎng)這個目標而展開,那么進行復述是根據(jù)時間順序,還是根據(jù)人物的主要事跡,是根據(jù)圖片提示,還是完全脫離文本都應結(jié)合具體目標,同一個復述的目標,側(cè)重點也是不一樣的。
目標不必煩瑣,不必拘泥于三維,最好每堂課能達成一兩個具體的目標即可。如《小猴子下山》,在識字目標上就可以設定準確識記一類字和二類字,正確書寫一類字,更高一點的目標就是根據(jù)圖片提示復述整個故事或者脫離提示復述故事,后一個目標要根據(jù)學情來確定。
3.目標檢測化
目標能否落實的一個顯而易見的途徑就是課后有針對性的檢測。語文課堂要像數(shù)學等課堂一樣,預留一定的時間來檢測學生一堂課的學習效果,從而使目標達成能夠落實。目標是學、教、評的依據(jù),有了具體的課堂目標,目標的檢測也就能落到實處了。《小猴子下山》的復述目標就可以在課后進行有效的檢測。
4.目標學情化
學情是目標設定的非常重要的一個參照點,不同的班級,因為學生的情況不一致,即使同一篇課文,在教學目標設定上也是有差別的。在某一個目標點上要達到的深淺程度是不一樣的。老師可以通過課前預閱讀,初步了解學生的情況,從而制訂合理科學符合學情的教學目標。如《小猴子下山》的復述目標,整體情況較好的班級,可以設定為無提示復述故事,或者一個班級的學生,不同基礎(chǔ)也可以有不同的要求,有的學生可以給予提示,有的就不需要了。
教學目標是一堂課得以實施的指示燈,沒有教學目標的教學流程是無根的,是無序的,是隨波逐流的,因此重視教學目標,扎實教學目標,才能使課堂教學扎實地進行,才能使學生的語文能力逐步提高,語文素養(yǎng)逐漸顯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