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小磊
[摘 要]當前教育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觀察能力、思想的進步和創(chuàng)新能力。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因學生的個體差異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進行有效的評價方式,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加熱愛英語,使課堂教學效率大幅提高。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個性差異;有機結合
學生是有獨立思想和個性的個體,在課堂教學中利用所教學科的特性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來進行學習,教學效果會得到很大提升,因材施教才會得到真正的效果。在多數(shù)教師的意識中,都把英語作為一個學科學習,讓學生死記硬背大量的單詞、句法、課文,以備考試之需,這種高耗低效的英語教學現(xiàn)狀,會使學生產(chǎn)生抵觸心理。教師應利用學生的個性差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整體提升英語教學質量。
一、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的學習態(tài)度
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重要工具,英語教學不能定位為單純教語言,大量的教學實踐證明,題海戰(zhàn)術和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會損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語言是用來溝通的工具,把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放在重要位置,要利用學生的年齡和心理不斷激勵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信心,利用電子白板播放國外的原音動畫,學生們邊看電影邊學習動畫里面的語音語調,偶爾還能生動地學上一、二句。教師創(chuàng)設適宜的語言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才能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形成適合自身有效的學習策略。如在班級開展一些英語脫口秀、動畫人物配音、英語情景劇,讓學生在模仿的同時感受語言帶來的真正魅力。在外出旅游的時候遇到外國人主動去打招呼,也是把英語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曾經(jīng)有一位同學在假期結束以后驕傲地對我說“老師,幸好我學習了英語,在我游玩的時候幫助一位外國人指路了呢!”那種驕傲的表情讓我記憶猶新。通過以上這些才能使學生真正明白英語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也會更加主動積極去學習英語從而取得成功。
二、根據(jù)學生個性差異進行教學評價
小學英語教學在教學評價上要重興趣、重實踐、重過程,評價方式也應多樣化,評價項目可細化為會話、聽力、筆試、朗讀。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個性差異進行評價,有些學生比較敏感,在評價的時候要注意他們情緒的變化,布置任務時可以讓他們做一些比較精細的事情,如讓他們進行字母排序的整理、單詞書寫是否準確等,教師偶爾一句看似不經(jīng)意的夸獎卻能讓學生高興一整天,而且課上會更集中精神聽課。還有一些學生適合激勵的評價方式,教師和學生同時進行口語訓練,通過電腦的英語語音系統(tǒng)進行評價,如果教師獲勝學生會實現(xiàn)其一個小心愿,反之,教師會實現(xiàn)學生一個小心愿,不同的評價方式提高了學生的英語學習成效。教師應尊重學生的想象力,讓他們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利用所學習過的單詞、詞組、句子等進行編排對話。有些時候學生的語法在句子中使用并不正確,應及時進行糾正并進行講解,使學生把所學習知識和現(xiàn)實生活更好地結合。筆試評價方式在教學中是最為常見的一種方式,可利用課余時間和學生一起書寫,把教師的作品和學生的作品混在一起讓其他教師進行評價,學生在評價中嘗到了成功的喜悅,達到了興趣教學的效果。
重視教師、學生、學校和家長在評價過程中的積極作用,確立激勵性原則,使教學評價方式更加人性化。做好學生英語各項學習情況的跟蹤記錄,做到每周一統(tǒng)計,每月一評比,讓學生體會成長和進步的喜悅。
三、根據(jù)學生個性差異改革教學方法
在教學中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個性需求,嘗試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會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創(chuàng)設說英語的環(huán)境,讓學生的無意學習得到充分發(fā)揮。小學生生性好動,有意注意的時間不長,而無意注意占優(yōu)勢。教師過分強調學生背單詞、句型或課文,讓學生感到英語枯燥難學,應該根據(jù)教材,尋找能激發(fā)學生情感的因素,設計帶有啟發(fā)性的情境。如根據(jù)教學內容進行教材和單元的整合,進行情景劇的編排,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把英語當中的一些句子在什么樣的情形使用發(fā)揮到極好的效果,如互相打招呼、問路、上學、回家、道別等內容,把一些日常用語融合到實際教學當中,讓學生感受地域之間的差距,增加對西方文化的了解。教師和學生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給學生提供英語交際場所,讓學生在自然的情景中用英語去交流,學生就不會覺得有學習壓力,學得輕松,運用得自然,使他們在無意注意中學說英語。
在課堂上發(fā)揮學生的作用,調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讓學生出題并使用自己感興趣的方式做題,這樣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把所學單詞、詞匯和句型等知識融會貫通,在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自主發(fā)展的同時,激發(fā)了學生自主探求的欲望。
四、鼓勵學生敢于置疑善問
要鼓勵學生善于問問題,對自己不懂的問題先要經(jīng)過反復認真思考,仍然不懂的時候再問,這樣做學生印象深,記得牢,不易忘。一次講到西方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感恩節(jié)”的來歷,同學們對于“感恩節(jié)”的起源有了不同的看法,教師利用此次機會布置了一項實踐作業(yè),讓同學們通過查找資料來解決問題。第二天同學們帶來了不同的答案,教師把課堂改成了小小辯論室,通過這種方式,不但教會了學生“學”的方法,激發(fā)了學習興趣,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學能力。英語教學中,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方法很多,只有培養(yǎng)學生“勤學好問”的好習慣,才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才會身心愉快地接受教育,樂于學習,達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目的。
五、利用個性差異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小學生愛玩、愛動,注意力難以保持很長時間,英語教學中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人認知、探索事物和從事某種客觀活動的心理傾向,濃厚的興趣可大大喚醒學生的求知欲,激發(fā)學生對學習和探究知識的動力,幫助學生樹立頑強的拼搏精神,養(yǎng)成刻苦學習的習慣。就目前情況來看,絕大多數(shù)初學英語的同學對學習英語帶著一種好奇心,這種好奇心的確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習單詞的增加,這股熱情一般會明顯消退。教師在教學中加入一些中西方文化差異的教學,學生的好奇心被成功吸引,注意力又重新回到了英語學習上。通過對中西方文化差異的講解,把英語知識融合到教學當中,達到了學以致用的效果。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會碰到有些東西用語言來敘述,學生的印象不夠深,可能是覺得很繁瑣,從而降低了學習英語的興趣。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還適當用圖畫語言來解釋,使學生覺得比較新穎,也比較易于接受。如三年級學生比較小,接受能力不是很強,教學當中如果單一講解單詞apple讓他們記住是蘋果,這樣比較枯燥,課堂不生動。所以在講解水果的時候,教師先采用猜謎語的方式讓學生猜,然后一筆一筆畫出來,學生的注意力被吸引到黑板上的簡筆畫上,自然印象很深刻地記住這個單詞。在教學身體部位單詞的時候采用盲人摸象的游戲方法,蒙住學生的眼睛讓他們來畫,之后進行單詞教學。課堂上學生們畫得東倒西歪,引來一陣陣笑聲,教師卻不失時機地來上一句:這位同學的eye、nose、mouth都長歪了,學生自然理解這三個單詞的意思,無需一個一個解釋,教材大多數(shù)的內容都可以用簡筆畫來完成,簡單易懂。簡筆畫的教學方式在筆者課堂當中是最常用的一種教學方式,學生的興趣被傳統(tǒng)的教師教、學生讀的方式改變了,通過簡單的線條就實現(xiàn)了教與學的過程,學生更容易懂,教師也能通過這樣的一種方式使語言學習變得更有趣。
英語課堂的教學方法有很多,能根據(jù)學生的個性差異找到適合的教學方法才是最重要的。教師認真上好每一堂課,認真做好課后輔導,讓學生信賴你,唯有得到學生的信任,學生才會有興趣來接受你所傳授的知識?!扒趯W勤教、因材施教”,這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根本保證,也是一切動力的源泉,相信我的學生在興趣的引領下會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1] 陳家麟.學校心理教育[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5.
[2]張承芬.教育心理學[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1.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4]李澤仙.淺談如何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07,(01).
(責任編輯 史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