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圣雁,陳峰英
(昆山市中醫(yī)院,江蘇 蘇州 215300)
2型糖尿病是臨床常見的慢性疾病,由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者胰島素抵抗所引起的血糖水平升高。典型癥狀表現為多飲、多食、多尿、消瘦、體重減輕等。近些年,2型糖尿病的發(fā)病率與日俱增,嚴重危害了人們的健康[1]。據2017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顯示,我國18歲以上的成人患2型糖尿病率達10.4%,60歲以上的老年人患2型糖尿病者高達20%。隨著病情的發(fā)展,患者體內多種靶器官都會受到嚴重的影響,還會引發(fā)各種并發(fā)癥,甚至導致患者死亡。為了改善患者的病情,進一步研究在臨床護理中采用延續(xù)性護理干預對2型糖尿病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我院以39名2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就延續(xù)性護理干預對2型糖尿病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進行研究,結果如下。
選取2019年2月~2019年4月期間我院所收治的39例2型糖尿病患者,患者年齡在25~82之間,平均(53.12±1.21),男22例,女17例。納入排除標準:所有患者均符合2型糖尿病的診斷標準,且符合消渴癥的癥狀,所有患者對涉及到的相關藥物均無過敏癥狀;排除標準:精神、心肝腎功能存在障礙的患者。采用數字隨機表法將其分為實驗1組(n=19)和實驗2組(n=20)。對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比較,P>0.05。本次研究均經家屬同意配合。
實驗1組:給予患者常規(guī)護理干預方式,包括主治醫(yī)生為患者制定出院后的護理方案,做好相關的出院記錄,護理人員為患者講解出院后的注意事項以及正確的藥物指導、復查時間等。
實驗2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增加延續(xù)性護理干預。具體內容如下:(1)從科室中選出幾名護理人員組成糖尿病護理小組,為糖尿病患者設計治療依從性調查問卷,從心理、飲食、運動、用藥、自我血糖監(jiān)測五個方面進行調查。(2)了解患者的病情以及生活、飲食習慣,并根據不同患者的情況為患者制定飲食計劃,監(jiān)督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嚴格控制患者的血糖[2]。(3)由于該疾病的病程較長,患者容易產生焦慮、抑郁的負面情緒,護理人員應及時對患者進行有效的心理疏導,引導患者正確的認識疾病與治療的情況,促使患者能夠積極配合治療。(4)出院后進行定期的電話隨訪,主要詢問患者心理、飲食、運動、用藥、自我血糖監(jiān)測的情況,并對患者在此期間遇到的問題進行解答。為患者設立糖尿病咨詢熱線,讓患者能夠與醫(yī)護人員隨時溝通,同時定期為患者開展糖尿病疾病相關的健康教育講座,有利于患者提高治療依從性。
對兩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包括飲食控制、運動療法以及遵醫(yī)用藥)進行比較分析。
將收集的數據用SPSS 17.0進行統計和分析,計數型指標以例(n/%)表示,x2檢驗。P<0.05標識兩者比較存在顯著性差異。
結果顯示,實驗2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優(yōu)于實驗1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情況[n(%)]
近些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發(fā)病率與日俱增,人們對糖尿病的控制血糖水平以及對患者的護理干預越來越重視。由于常規(guī)的護理方式對患者改善血糖水平以及臨床效果等方面效果不佳,因此,對患者出院后進行延續(xù)性護理具有很重要的作用[3]。我院選取39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實驗1組(n=19)和實驗2組(n=20),實驗1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實驗2組患者給予延續(xù)性護理干預,對兩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進行比較分析。結果顯示,實驗2組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優(yōu)于實驗1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延續(xù)性護理干預能夠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臨床效果更顯著,值得推廣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