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長兒
【摘要】隨著英語語言的廣泛應用,英語教育也開始備受關注。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主要場地是英語課堂,為了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要合理組織課堂,在課堂上要進行有效的提問,不斷優(yōu)化學生學習氛圍。本文以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為研究對象,對其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一些合理的改進策略。
【關鍵詞】初中英語 ?課堂提問 ?改進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02-0111-01
1.激發(fā)學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一旦有了興趣,就會積極主動思考問題,反之如果教師提出的問題過于生僻枯燥,整節(jié)課就仿佛成了教師的獨角戲。因此,教師在設置問題時要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回答欲望。教師要想吸引學生注意力,首先,可以采用實物、多媒體等直觀的方式來引起學生的關注。其次,教師所提的問題要巧妙和有吸引力,能讓學生感覺耳目一新。教師切不可將問題設置得過于平常化,讓學生感覺沒有一點新穎和挑戰(zhàn)性。最后,教師要通過愉快的語調(diào)鼓勵學生積極作答,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答題氛圍。通過這種方式教師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思維跟隨教師的問題進一步發(fā)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嘗試一題多問
英語教學具有自身的學科特色,一題多問的方式在其他學科中或許會讓學生感覺很反感,但在英語教學過程中,采取一題多問的方式卻可以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教師可以對學生A提問:“Whats your favourite sport?”當A同學回答完畢后,又請B同學來回答:“Whats As favourite sport?”這是同一類問題,但因為人稱發(fā)生了變化,答案也發(fā)生了變化。有時候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適當增加問題的難度,讓學生在這種提問中循序漸漸地提高英語表達能力。通過“一題多問”的方式,不僅使學生注意力集中在教師的問題上,而且讓學生學會傾聽發(fā)言者的發(fā)言,學會從別人的發(fā)言中準確獲取有效信息。這個過程有助于學生積極得參與到課堂學習中,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
3.激發(fā)學生思維
愛因斯坦曾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重要”,這就說明一個好的問題的提出是非常難得的。教師在課堂上提出的有效問題,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例如: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有一課談到未來職業(yè)規(guī)劃,教師通常都會問學生:“What do you want to do in the future, and why? ”這類問題學生一般都會積極作答,并且給出許多不同的答案,但這種問題過于單一和簡單,并不能激發(fā)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不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因此,教師在設置問題時可以適當轉(zhuǎn)變一下人稱,進行追加提問。比如:如果第一位同學起來回答說想當警察,并說明原因,教師可以繼續(xù)問另一個同學,他對警察這個職業(yè)有什么看法,以及他最想做的又是什么。通過這種方式把問題擴散開,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思考,讓不同的學生發(fā)表對同一種事物的看法,然后再提出自己全新的見解和認知,可以讓學生之間有一個思想的碰撞和交流。這樣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又可以提高學生英語的聽說表達能力。
4.選擇合適的對象
教師要對任課班級每個學生的英語水平了然于胸,在課堂提問時應根據(jù)學生水平,提問不同的學生不同難度的問題。比如:提問的回答需要較強的邏輯思維和概括能力時,教師可以選擇基礎較好的同學回答,切不可隨意點名,如果點到的同學基礎較差,他們可能因無法回答這類問題而感到羞愧,就厭惡在課堂上回答問題,從而失去對學習的信心。因此,課堂提問不僅考驗教師的提問技巧,也考驗教師的觀察能力。教師提問完后要留足時間讓學生思考,要通過這段時間觀察學生思考的狀態(tài),并判斷學生是否能回答這個問題。教師可以趁這段時間對有疑惑的學生進行單獨指導,然后鼓勵他們積極回答問題,兼顧到基礎薄弱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基礎薄弱的學生在教師的關注下也積極參與課堂問答互動,在得到大家認可與鼓勵后,自然而然就會增強自信心,增強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結語
總之,課堂提問是初中英語教學的一種重要手段,更是教師教學水平的體現(xiàn)。要提高學生英語的表達和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就要求教師不斷優(yōu)化課堂提問的內(nèi)容、方式,提出有效、高質(zhì)量的問題。通過這些有意義的問題,引導每個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互動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最終達到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益,培養(yǎng)出具有核心素養(yǎng)的英語人才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唐娜·沃克·泰勒斯通著.如何策略地教學[M].王漠琳,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3.
[2]葛文山.做最好的英語老師[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3]蘇霍姆林斯基著.給教師的建議[M].周蕖,王義高,劉啟嫻,等,譯.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