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喜娟 黃志鵬
摘要? ? 介紹了番石榴栽培技術,包括建園定植、施肥、水分管理、土壤管理、樹冠管理、花果管理、采收貯運等方面內容,以期為提高番石榴的種植水平提供參考。
關鍵詞? ? 番石榴;栽培技術;花果管理
中圖分類號? ? S667.9? ? ? ? 文獻標識碼? ?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20)08-0067-0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番石榴(Psidium guajava Linn.)屬桃金娘科番石榴屬常綠小喬木或灌木,具有粗長易種、適應性強、速生豐產、果實富含VC等優(yōu)點,是很有特色的熱帶水果。番石榴的主要栽培品種很多,有胭脂紅、早熟白、白臘、下滘種等,還引進早熟種呂宋種、臺灣種、柿蒂種及晚熟種十月熟、四季種等。目前,多選種珍珠番石榴是臺灣新育成的品種,枝梢較長,樹形疏散,果實為圓形至橢圓形,標準果果形極像珍珠,果頂圓大,果尖漸尖,果實大、肉厚、脆甜、少籽,果心肉質嫩滑可口,風味佳,果實耐貯性強,8 ℃以下貯藏21 d無異味,常溫下可放置10~15 d?,F將其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1? ? 建園定植
番石榴適應性強,最低月平均氣溫10 ℃以上,土壤pH值5.5~7.5的山坡地、丘陵地、水田、基堤以及房前屋后的“五邊地”均可種植。成片栽培時,應搞好園地建設,修筑好排灌水溝,山地還要開好梯田。一般株行距以3 m×3 m或2.5 m×2.5 m為宜,栽植密度1 200~1 500株/hm2,肥田可稍微密植,瘦地適當稀植。
種植時間以3—4月最適宜,宜選用移植于營養(yǎng)袋的嫁接苗。種植時應事先準備好長80 cm、寬80 cm、深60 cm的種植穴,植前幾天先施足基肥,每穴施雞糞10 kg、石灰0.5 kg;種植時除去營養(yǎng)袋,將根系均勻擺放于穴內,逐層填入細土,壓實,種植深度以埋土至苗木根頸部為好。筑土墩(即樹斗)高出地面20 cm,并作成淋水不流失的頂盤,植后淋足定根水,覆蓋樹盤保濕,約1個月后成活。
2? ? 科學施肥
施肥應采用化肥與有機肥相配合的方法。種植第1年施復合肥(15-15-15)2 kg/株、充分發(fā)酵腐熟的豆麩1 kg/株、硫酸鉀0.2 kg/株、貝殼灰0.5 kg/株;自第2年起,按第1年的施肥量增加1倍,也可根據樹勢、產量適當增加。
2.1? ? 幼齡樹
在定植時施足基肥的基礎上,追肥要勤施薄施。一般每培養(yǎng)1次新梢施肥2次,分別于新梢萌芽及新梢長至40 cm時各施1次,以速效氮肥為主,施稀薄腐熟的糞尿或麩水2.5~5.0 kg/株+0.3%尿素[1],促其速生快長。
2.2? ? 結果樹
2.2.1? ? 促梢壯花肥。每次剪梢促花后施45%三元復合肥(15-15-15)(施用量占全年施肥量的30%)、石灰粉1 kg/株(早、晚造各1次,施肥量平均,四季結果的可分多次施用)。
2.2.2? ? 保果壯果肥。果實生長期,施45%三元復合肥(15-15-15)(施用量占全年施肥量的30%,早、晚造各1次,施肥量平均,如果是四季結果的,可分多次施用)。番石榴應重視施氮、磷、鉀混合的完全肥,防止偏施氮肥出現早衰及果實品質下降。
2.3? ? 采果期肥
采果前,施腐熟禽畜糞肥或麩肥,占全年肥量的40%,(早、晚造各施1次,施肥量平均,如果是四季結果的,可分多次施用),但必須強調結果期停施化肥,以保果質、延壽命(對四季結果的結果期不施化肥就難以掌握)。
2.4? ? 根外追肥
在新梢轉綠期、花蕾期、幼果發(fā)育期各噴1~2次0.5%硫酸鎂、0.2%硼砂溶液,間隔7~10 d[2];或根據元素缺乏情況添加其他缺素微肥進行根外追肥。
3? ? 合理用水
番石榴耐旱怕漬喜濕,灌溉時要速灌速排,防止?jié)n水,久旱天氣淋水或灌水要均勻,忌曝曬驟灌。宜采用深淺溝灌溉方式,即深溝溝底經常保持淺水。①促花期:剪枝前可使葉片出現暫時萎蔫10~15 d,一般在剪枝前控水7 d,剪枝后再控水10 d。②花果期:花期保持土壤濕潤,幼嫩葉片出現暫時萎蔫時應灌水,幼果期保持土壤濕潤而畦面干燥[3]。
4? ? 土壤管理
番石榴原產于熱帶、亞熱帶,不耐寒,幼株越冬要注意防寒,一般可用干草覆蓋樹斗,如氣溫過低,可在果園北面燒幾堆“火燒涂”,讓熱氣吹入園內增溫。幼年果園要進行中耕除草,如噴用除草劑,應在無風時進行,以免噴到枝葉。幼齡果園空間大,宜間種豆類、蔬菜或番木瓜等作物,既少生草、利保濕,又能以短養(yǎng)長,增加收益,改良園地土壤。
5? ? 樹冠管理
5.1? ? 幼齡樹整形
幼齡樹要重視整形,采用摘心的方法,培養(yǎng)枝條分布均勻的傘形樹冠。幼樹在早春萌芽前適當短截,可促使基部腋芽多抽生側枝,增加結果面積。生長過旺的直立枝條可適當拉枝,使略趨水平,并短截頂芽以控制頂端優(yōu)勢,多抽生枝條,培養(yǎng)成主干高40 cm、主枝4~5條、長30 cm、分布均勻、能承受大量結果的樹冠。摘心可隨時進行。
5.2? ? 結果樹修剪
一是通過摘心和扭梢,抑制強梢旺長,促進開花結果,保持豐產樹形。及時剪除直立枝、徒長枝、下垂枝、交叉枝和病枝,保持樹體通風透光。二是開花著果后于第6節(jié)以上摘心,即每枝結果枝最少存有6對葉,并隨其伸長隨時進行[1-2]。
5.3? ? 樹冠更新
壯年結果樹,結果層逐年上移,內部樹干向上抽生枝條很少,趨向衰退,于春季在離地50~100 cm處短截回縮;樹勢弱的植株可作一次更新,有一定結果能力的植株可局部輪換更新。修剪的同時要注意配合施肥,促其恢復樹勢[1-2]。
6? ? 花果管理
6.1? ? 花果期調節(jié)
于“清明”前后整枝修剪,摘除部分花果,抽梢后剛好在“白露”前后產生花蕾、開花,冬、春季結果。也可通過調節(jié)各次梢的抽生時間和開花結果量,調節(jié)產果期。兩造果修剪調節(jié):早造在4月上旬至5月下旬剪枝,5月上旬至6月下旬進入開花期,8—9月采收;晚造在8月下旬至9月下旬剪枝,9月下旬至11月上旬進入開花期,翌年2—4月采收。這種調節(jié)可以得到產銷計劃,有利于勞力安排。也可分期分批對部分枝條修剪促花,調節(jié)全年掛果。不同調節(jié)方式均應與肥水管理密切配合;剪枝促花一般保留基部4~6對葉,于花蕾將開時,剪頂或摘心至花蕾以上的節(jié)位[1-2]。
6.2? ? 疏花疏果
生產冬春果的,應將“清明”前后的花果全部摘除,并修剪枝條;疏花時,保留單生花序,二花花序可去除較小的花,三花簇生者去除左右小花;疏果時,根據樹勢強弱,留優(yōu)去劣,疏去畸形果、次果,每枝留1~2個果,但葉節(jié)間短而枝條細弱者只留1個果或整枝剪除[1-2]。
6.3? ? 果實套袋
果實套袋目的在于防治蛀果蟲和部分病害。果袋包含薄膜袋、網套兩部分,其中薄膜袋為25 cm×20 cm的無毒聚乙烯薄膜袋,袋底兩角處留有寬約1 cm的通氣孔;網套為長14~17 cm的泡沫網套。套袋時間:早造在小果直徑2~3 cm時套袋;晚造在小果直徑1~2 cm時套袋。套袋前先噴1次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套袋時網套在內、薄膜袋在外,袋口縛住果柄。在刮西南風或西北風時不宜進行套果作業(yè),以免落果。
7? ? 采收貯運
番石榴一般產量為22.5~30.0 t/hm2,高產的可達45 t/hm2,福建曾有單株年產250 kg的記錄。采收番石榴要注意隨熟隨收,輕收輕放。盛產期應每天或隔日采收,清晨溫度較低采收有利于保鮮。要正確掌握成熟度,當果色轉白、向陽處微紅時及時采收。遠銷外地的應提前在八九成熟時采收。采后用竹籮硬皮紙箱包裝,容器內墊上蕉葉等,分層排放,中間放入少量番石榴鮮葉,防止機械擦傷,以提高耐貯性[4]。
番石榴果實傳統(tǒng)按重量及色澤分為3級:一級果16個/kg以內,70%著色;二級果17~20個/kg,近頂部現紅色;三級果21個/kg以上,一般未著色。番石榴果實可進行多種加工品的開發(fā)利用,當前番石榴汁和復合果汁型的研究開發(fā)潛力很大。包裝貯運方面的研究也需加強,特別是在采收后如何利用物理、化學等方法降低果品呼吸強度,延長貯運期,更是生產上亟待解決的課題。
8? ? 參考文獻
[1] 東盟現代農業(yè)示范區(qū)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EB/OL].(2014-10-08)[2019-11-21].http://www.doc88.com/p-9179403090223.html.
[2] 陳開林.臺灣番石榴優(yōu)質高產栽培技術[J].廣東農業(yè)科學,2009(7):217-218.
[3] 洪旋珠.番石榴綠色無公害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yè)科技,2019(8):70.
[4] 吳松浩,朱珊,丁澤川,等.紅肉珍珠番石榴在潮汕地區(qū)的引種表現及產期調控[J].中國果菜,2019,39(3):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