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德冠 張譯尹
摘 要:開發(fā)德育校本課程,對“兩后生”進行規(guī)范、有序的德育教育,提高其德育素質,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提高實效性,是目前中職學?!皟珊笊迸嘤栔胸酱鉀Q的問題,也是學校教育服務地方經濟、文化發(fā)展和學生發(fā)展的需要。廣西南寧技師學院近年來開展了中職“兩后生”培訓德育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與實踐的研究與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果。
關鍵詞:“兩后生” 德育 校本課程
課 題:本文系廣西技工教育“十三五”第二批立項科研課題《精準扶貧背景下中職兩后生培訓德育校本課程開發(fā)與實踐的研究》研究成果。
現階段,我國的扶貧工作已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期,黨和國家提出了全面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政策。在精準扶貧背景下,不少中職學校對初、高中畢業(yè)未能繼續(xù)升學的貧困家庭中的富余勞動力即“兩后生”進行免費技能培訓,實現技能型就業(yè),以使其家庭擺脫貧困的境地。
一、中職“兩后生”培訓德育校本課程開發(fā)的背景和意義
1.背景
就業(yè)是個人和企業(yè)的雙向選擇,用人權在于企業(yè)。有企業(yè)老板坦言,招聘員工時不再把技能要求放在第一位,更看重的是員工的德育素質。如果德育素質不高,即使專業(yè)技能這只翅膀再強健,也將難以飛得更高更遠。中職“兩后生”培訓屬于技能培訓,“兩后生”培訓合格后學校推薦就業(yè),但從長遠看,如果“兩后生”自身素質不全面,特別是德育素質不高,最終將導致不能滿足社會需求。
據了解,廣西中職“兩后生”培訓工作從2016年開始,除了開設崗位培訓課程,目前為止還沒有學校開設德育課程。有的學校雖然通過班會、文體活動等對“兩后生”進行德育教育,但由于培訓的時間短,加上沒有合適的德育教材,對“兩后生”的德育教育仍處于臨時、隨意、無序的狀態(tài)。
2.意義
德育校本課程是指圍繞本校本地產生的德育現象而編制的教育課程。開發(fā)出適應學校、社會、學生發(fā)展的德育校本教材,是當今中職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中職學校培養(yǎng)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徑。開發(fā)德育校本課程,對“兩后生”進行規(guī)范、有序的德育教育,能激發(fā)教師德育工作的積極主動性,有效整合學校、社區(qū)、家庭的德育功能。增強學校德育工作針對性,提高實效性,是中職學校教育服務地方經濟、文化發(fā)展和學生發(fā)展的需要。廣西南寧技師學院開展了中職“兩后生”培訓德育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與實踐的研究與探索。
二、中職“兩后生”德育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與實踐
1.做好調查研究
為了解“兩后生”的德育現狀及需求,課題組對“兩后生”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研究。在心理健康方面,以62名“兩后生”和同年級學歷制酒店專業(yè)205名學生為對象,應用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系統(tǒng),采用《90項癥狀清單(SCL-90)》和《中學生心理健康診斷測驗(MHT)》兩個心理測評量表,對“兩后生”心理健康狀況、性別差異、年齡差異、與學歷制學生的比較等方面進行調查研究。同時,精心設計了有30道題的調查問卷,分別從愛國主義教育、理想教育、集體主義、勞動教育、人道主義和社會公德教育、自覺紀律教育、民主與法制觀念教育、科學世界觀和人生觀教育等方面對166名在?!皟珊笊蓖ㄟ^問卷星進行德育需求的問卷調查。綜合分析調查結果,了解到“兩后生”有以下特點:年紀在15~22周歲,年齡差異大;文化水平參差不齊,有初中畢業(yè)也有高中畢業(yè);對職業(yè)教育不熟悉,人生目標不夠明確,缺乏理想;法律、安全意識淡薄,自覺性、責任心不夠強;自卑心理嚴重,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等等。經反復研究,課題組寫出了《中職學?!皟珊笊迸嘤柕掠F狀及需求的調查報告》和《貧困家庭“兩后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研究》論文,為“兩后生”培訓德育校本課程的開發(fā)提供了依據。
2.確定框架體系
編制《“兩后生”德育校本課程標準》是整個校本課程開發(fā)的關鍵。課題組以2015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最新頒布的國家課程標準《技工院校德育課程標準》為參考,再結合學校實際與“兩后生”德育現狀及需求,經過反復學習、深入分析與研究,確定了《中職學?!皟珊笊迸嘤柕掠1菊n程標準》的基本體例與框架,涵蓋德育校本課程的性質、特點、指導思想、思路、目標、內容、要求、實施途徑與條件、評價方式等方面,是對整個開發(fā)活動的總體設計和全盤規(guī)劃,為校本課程開發(fā)活動提供了基本依據與準則。
3.創(chuàng)新校本教材的內容及形式
課題組為了編寫出高質量的“兩后生”培訓德育校本教材,在內容、形式和編寫模式上進行了大膽的探索與創(chuàng)新。經研究,課題組把校本教材內容定為:校園篇、愛國篇、職業(yè)篇、工匠篇、守法篇、安全篇、創(chuàng)業(yè)篇、心理篇等內容。每個內容在介紹基本情況的基礎上,結合廣西本地特色以及學校、學生的實際編寫,力求做到通俗易懂。如《校園篇》,“兩后生”初來乍到,對學校不熟悉。為了使學生消除對學校的陌生感,用文字和圖片向學生介紹學?;厩闆r,包括校園風光、教師風采、實訓設備、榮譽牌匾等,展示學校的美麗及內涵;《愛國篇》選用廣西的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突出廣西地域特色,還選用學校版“我和我的祖國”快閃照片,表達學校師生的愛國之情;《心理篇》選用學校師生心理活動的圖片,向學生介紹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成果;《安全篇》選取發(fā)生在廣西的有關安全的反面案例達到警示作用;《創(chuàng)業(yè)篇》選取本校學生創(chuàng)業(yè)體驗活動的事例,以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業(yè)興趣……總之,課題組在編寫“兩后生”德育校本教材時,力求在內容上做到針對性強、通俗易懂,在形式上做到圖文并茂、生動活潑。
4.教學實踐
德育校本課程共10課內容,10課時。學校挑選德育素質好的教師擔任“兩后生”班主任,由班主任利用技能培訓以外的業(yè)余時間授課。任課教師要認真?zhèn)湔n,撰寫教案,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在教學方法和課堂形式上力求創(chuàng)新,用頭腦風暴法、小組討論法、游戲法、角色扮演法等參與性教學法教學,強調學生的主體性、參與性。教室的布置要符合教學內容,要布置得既簡單又溫馨。如教學《愛國篇》,通過精心設計和組織準備,教室布置切合愛國主題,形式有合唱、獨唱,有游戲、小品表演,還有知識競賽等,融思想性、知識性和趣味性于一體。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生的思想受到教育,既陶冶了情操,又增長了知識,極大激發(fā)了學生的愛國情懷。
5.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包括對教師評價和對學生的評價,評價等級為優(yōu)秀、良好、合格。教師方面,依據教案、課件等教學資料以及領導、教師、學生對課堂教學的評價等進行評價;學生方面,按上課和課后參加德育教育活動的表現評價,先自評,然后同學互評,最后教師綜合評價。
三、成效與不足
“兩后生”培訓德育校本課程的開發(fā),提高了教師的教育、教學及科研能力,促進了教師的專業(yè)化成長,激發(fā)了“兩后生”的學習興趣,擴大了知識面,提高了德育素質。很多“兩后生”走上工作崗位后,技能和德育素養(yǎng)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
四、小結
中職“兩后生”德育培訓課程的開發(fā)及實踐研究,在中職學校是一個新的課題。由于研究時間短,還存在很多不足,如教師的課程開發(fā)缺乏理論指導、開發(fā)能力有待提高,學生的培訓時間短導致教材內容、教學實踐受限等。廣西南寧技師學院將繼續(xù)完善中職“兩后生”德育校本課程的開發(fā)并用于實踐,幫助“兩后生”在培訓期間既掌握一技之長,又提高德育素質,在社會上有立足之地,早日脫貧。
參考文獻:
[1]楊振華.校本課程開發(fā)所應遵循的幾個原則[J].亞太教育,2019(8).
[2]李斌.貧困家庭“兩后生”中期就業(yè)技能培訓模式研究[J].職業(yè),2018(21).
[3]馬燕敏.德育課程校本模式的開發(fā)路徑[J].教學與管理,2017(3).
[4]許楊琴.生本理念下中職德育校本課程的開發(fā)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6.
[5]高臣.中等職業(yè)學校德育課程評價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6.
[6]趙瑋玉.德育校本課程的層次化構建[J].教學與管理,2018(3).
(作者單位:廣西南寧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