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如玉
何為德?德,是與人為善的友,是見義敢為的勇,是尊老敬老的孝,是助人為樂的和……
德之種子,自誕生于中華大地之際,便深藏在這片土地之下,植根于炎黃子孫心中。從古至今,從未消減,由小家至大國,中華德之魂,至美至善。
古國之德
遠古時期,德之種子便在中華大地深深埋下,靜候生根發(fā)芽。在這片充滿靈氣的土地上,有無數家喻戶曉的美德故事,予人以無限啟迪。
黃香溫席,孔融讓梨,這些幼齡稚童,就已深諳德之內涵,更遑論以德行揚名海內外的春秋圣人——孔子。他在年老之際,仍廣收弟子,四處游歷,宣揚仁德,欲為民眾在亂世中尋一方凈土,揚德之風范。張騫出塞、鄭和下西洋,本著友好交往的目的,將中華德之魂的精神播撒各地。
小家之德
而今,德之種子已生根發(fā)芽,茁壯成長,中華美德傳承至今,沒有消散。經過上千年的時間,反而由于數世紀的積淀,更為芳香。
先不論狼牙山五壯士以死報國、雷鋒助人為樂、王進喜愛崗敬業(yè)等看似離我們很遙遠的故事,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美德也花開遍地。拾金不昧屢見不鮮,給老人讓座成為共識,路見不平勇敢相助也并不少見……即使是在一個小家庭里,家庭成員也互相謙讓,相處和睦,這不也是中華德之魂的充分表現嗎?
大國之德
德,正乘著改革開放、文化交流的春風將自己的種子灑向世界各地。中華德之魂不僅深刻影響著中國,也改變著世界。
中國作為發(fā)展中大國,以德為本,牢記自身責任與使命,以極強責任心獲得無數國家尊敬。中國以德之名,為國際和平事業(yè)作出巨大貢獻:中國維和部隊以強悍實力護得諸多海域風平浪靜;災難發(fā)生,中國的捐款迅速投向災區(qū);病毒蔓延,中國醫(yī)生無懼死亡,奔赴前線。這樣的中國,誰人不敬,誰人敢侵?這不正是中華德之魂的魅力?
中華之德早已深深鐫刻于我們靈魂之中,深深扎根于華夏大地上,我相信,終有一天,它會長成參天大樹,結出豐頓果實,令世界驚嘆!
育中華德之魂,圓中華復興夢。
(安徽舒城縣第二中學)
點評
全文結構整飭嚴謹。從古到今,從家到國,從國內到國外,將德的發(fā)展、影響明確地呈現在讀者面前,并采取了小標題的形式,使得作文讀起來脈絡清晰。能將“德”的意義的闡述和具體的事例結合起來,是一篇較好的作文。
(周桃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