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勇
【摘要】在初中教育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作為初中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起著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重要作用。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上教師應該注重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以達到幫助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品德、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的目的,就此本文將展開討論。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 初中課堂? 道德與法治? 課程改革
【中圖分類號】G63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01-0065-01
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是當今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構建和諧課堂都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是社會對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提出的新要求,它不僅意味著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上教師需要對學生的文化技能和公民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還需要教師有意識地提高學生的合作交往能力、道德修養(yǎng)以及現代化信息素養(yǎng)。
1.道德與法治課堂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意義
“核心素養(yǎng)”這個詞在現如今的教育界早已屢見不鮮了,究竟何為“核心素養(yǎng)”呢,相信還有許多教育工作者對這一概念有些模糊。核心素養(yǎng)是指在體現學科特點的大框架下體現學生在成長和學習過程中所需要具備的優(yōu)良品格和一定的能力。對于初中生來說,在學習過程中透徹的理解和掌握學科知識只是進行教學的基礎環(huán)節(jié),更深層次的教學是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也就是說,作為教師的我們需要在教學中以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公民素養(yǎng)等以后更深層次的學習中必備的能力作為重點,這樣才能更有利于學生以后的發(fā)展。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改革,學校、社會和學生家長對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也愈加重視,隨之而來的是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觀念也在不斷的革新與優(yōu)化。通常情況下,教學方式的革新與教育改革的成功與否有著緊密的聯系。學校的任務不僅僅是教書更重要的是育人,道德與法治課程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養(yǎng)成有著很大的聯系,因此廣大教師需要通過提高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的有效性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從而讓學生能夠成為一個全面發(fā)展的人才從而能夠在日后激烈的人才競爭中脫穎而出。老師和學生作為教育的主體直接決定著教育的結果和質量,因此,教師需要通過對自己教學方式的不斷革新與優(yōu)化來達到提高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有效性的目的。
2.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中存在的普遍問題
2.1教師對教材理解程度不夠
當前,我國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存在的最普遍的問題就是大多數教師對道德與法治教材的理解程度遠遠達不到要求。由于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是一門涵蓋諸多方面且有著非常強的綜合性的一門學科,學生通過對這門課程的學習不僅有助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還有助于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養(yǎng)成良好的素質和習慣,為他們以后的發(fā)展打下精神上的基礎。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前應該對道德與法治教材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并把握教材的重難點以保證良好的教學效果。
2.2課堂教學缺乏趣味性
目前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普遍缺乏趣味性,這導致道德與法治課程無法吸引學生而學生也僅僅將道德與法治課程當成一門可有可無的課程。道德與法治課程和其他初中課程的顯著區(qū)別就是側重于對學生的德育教育,教學重點在于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價值觀并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品德。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不應該只注重對教材上的理論知識進行詳細的講解而應該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模式來豐富道德與法治課堂。
3.加強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方法
3.1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可以營造出和諧的課堂氣氛來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這不僅可以促進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實效性,還能夠使課堂氛圍更加活躍從而讓學生的學習效率更加高效、學習情緒更加高漲,這對學生正確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的樹立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促進效果。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會因此得到提高,學習熱情也會只增不減,課堂氛圍在學生積極向上的情緒和心態(tài)下也能夠得到提高。
3.2通過設立情景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熱情
道德與法治課程是一門學習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其主要特點就是具有很強的實踐性。通過實踐發(fā)現,情景設計這種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接觸到與他們實際生活相關的場景,在這些與實際生活相關的場景下進行學習可以讓他們對所學的知識有一個更深的理解,也能讓他們將這些知識更好地應用于實際生活中從而達到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目的,也能達到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目的。往往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只對教材內容進行口頭的講解而忽視了讓學生通過實踐來將知識真正的應用于生活中。因此,在道德與法治課程中開展情景教學是非常有必要的。
4.結束語
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是社會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要求,因此廣大教師需要在探索中不斷地對教學方式進行革新和優(yōu)化以達到讓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更具實效性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朱永元.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政治教學“四課”之探略[J].思想政治課研究,2017(1):15-17.
[2]陶鴻.思想品德課培養(yǎng)學科核心素養(yǎng)探析[J].思想政治課研究,2016(2):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