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大偉 黃雷鳴 劉穎
摘 要 我國職業(yè)教育已經進入“高質量發(fā)展”階段,但目前的高職師資培訓存在形式受限、時間短、頻率低、內容與教師實際需求匹配度低、培訓效果不明顯、培訓成本高的問題。開展基于MOOC的高職教師校本培訓可以有效解決以上問題。本文對高職開展的基于MOOC的校本培訓實踐進行了反思和總結,指出了此種培訓方式的不足和解決辦法的同時提出了高職教師培訓體系改進的思路。
關鍵詞 MOOC 高職 師資培訓
中圖分類號:G451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z.2020.01.037
Practice and Reflection on School-based Train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Teachers Based on MOOC
XIA Dawei, HUANG Leiming, LIU Ying
(Shenyang Northern Software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enyang, Liaoning 110000)
Abstract China's 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entered the stage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bu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vocational teacher training, such as limited form, short time, low frequency, low matching degree between the content and the actual needs of teachers, not obvious training effect and high training cost. The above problems can be effectively solved by carrying out school-based train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teachers based on MOOC. This paper reflects and summarizes the practice of school-based training based on MOOC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points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solutions of this training mode, and puts forward the ideas of improving the training system of higher vocational teachers.
Keywords MOOC;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raining for teachers
高職教育要實現(xiàn)“高質量發(fā)展”,建設一支具有高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雙師型教師隊伍是題中應有之義且意義重大。而現(xiàn)實情況是,高職教師工作任務繁重,無暇顧及專業(yè)發(fā)展及職業(yè)發(fā)展,無暇提升自己的專業(yè)水平和教學水平,大多數(shù)教師也沒有專門學習過教育學和心理學,無法有意識采用科學方法開展教育工作。田曉艷也指出我國高職院校教師在職業(yè)發(fā)展中存在“欠缺專業(yè)化認識”、“欠缺專業(yè)素養(yǎng)”[1]的問題。由此可見,建設高水平師資隊伍的需求與師資隊伍現(xiàn)狀之間的矛盾突出,亟待解決。開展教師培訓本是有效解決此矛盾的可行途徑,可當前高職教師培訓存在形式受限、時間短、頻率低、內容與教師實際需求匹配度低、培訓效果不明顯、培訓成本高的問題。[2]筆者參加的高職教師資格認證培訓就是大學期末考試老師劃考試范圍的現(xiàn)場,筆者參加的省培則由于培訓主題有限導致參加了培訓卻無法直接解決在教學一線所遇到的困惑和問題,另外也由于時間短導致對培訓內容掌握不牢固。因此高職院校亟需一種形式靈活、可長期參與、能多次重復開展、高度匹配教師實際需求,能產生明顯效果且培訓成本低的校本培訓方案,以彌補當前高職教師培訓的不足之處。
1 基于MOOC的教師校本培訓
基于MOOC的教師校本培訓恰恰能很好解決當前高職教師培訓中存在的問題。MOOC全稱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中文為大規(guī)模在線開放課程。即學習者可以在線上平臺通過觀看視頻、閱讀學習材料、完成作業(yè)及與線上同學交流討論學習某門課程。它使得學習者可以結合自身的時間與環(huán)境制定合適的學習計劃,可以解決當前培訓形式有限及時間短的問題。另外,課程內容可重復學習,且學校組織此類培訓方便,可以每學期或每學年重復組織,因此可以解決培訓頻率低的問題。當前國內外MOOC平臺眾多,尤其是中國大學MOOC平臺與愛課程平臺聯(lián)合開發(fā)了大量教育教學類課程,教師可以自主選擇符合自己實際需求的課程。學校還可以組織匯報、提交總結、開展研討會等多種形式在教師學習的過程中提升教師的學習效果。最終,由于整個培訓無需教師離校至指定培訓地點,培訓成本極低。甚至有學者提出了“基于MOOCs的混合式培訓模式”,[3]該模式主要關注在如何結合MOOC與線下培訓開展混合式教師培訓,為基于MOOC的教師校本培訓提供了一種通用模式。本文所述的基于MOOC的教師校本培訓與該模式有頗多不謀而合之處,不過本文主要關注在此種培訓方式的實踐及反思上,希望為其他探索此種培訓方式的組織提供更多可參考的經驗。
2 基于MOOC的高職教師校本培訓實踐
2018年7月至12月,沈陽北軟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計算機系組織了基于MOOC的校本教師培訓項目。項目組遴選出29門優(yōu)質MOOC課程供教師選擇,其中13門課程針對教學,16門課程針對輔導員。此次培訓總共有17名教師自愿報名參與。教師14人,輔導員3人。項目截止時,有12名教師完成學習任務,5名教師未完成全部學習任務。在完成課程學習任務的教師中,有6名教師獲得了平臺頒發(fā)的、系部推薦學習課程的6張證書。另外,這6名教師中有多名教師因此養(yǎng)成了在線學習的習慣并且喜歡上了在線學習,在項目推薦課程外學習了其他課程并額外獲得了總共6門課程的證書。這6名教師中3名教師根據課程所學內容向其他教師匯報。還有7名教師完成所有課程內容的學習,但并未獲得證書。整個培訓的組織過程如下所述。
(1)調研教師、教學現(xiàn)狀并遴選合適課程。在組織開展培訓前,前往所有老師課堂聽課,了解了目前教師們的授課狀態(tài),以及授課中存在的問題。基于調研,列出教師需學習和提升的能力,再前往MOOC平臺尋找相應課程。(2)教師動員與MOOC學習培訓。召開動員會,向全體教師說明培訓項目的背景、計劃及要求并分享在線學習需解決的問題和可能面對的挑戰(zhàn)以及這些問題和挑戰(zhàn)的解決方法。(3)課程選擇與推薦。將第一步中遴選出的課程向全體教師公布,教師自主報名和選擇,組織者根據教師報名情況和之前的調研情況對部分教師做推薦。(4)學習與監(jiān)控。組織者周期性提醒參培教師完成學習任務,并要求教師周期性匯報學習進度和遇到的困難及問題。(5)組織匯報。對已經完成學習并獲得證書的教師,組織其分享學習經驗及學習到的內容,并組織同事研討相關問題。(6)認證與結項。項目截止后,對參培教師開展訪談工作,并召開結項會議,向全體教師匯報項目情況,總結問題與改進方案。
培訓結束后,項目組對參培教師中的13位進行了訪談,訪談主要關注以下五個問題:
(1)所學課程對本人工作是否有幫助。10位教師回答了此問題,其中2位教師認為所學課程很有用,2位認為沒有用,5位認為有間接用處,1位教師的回答和問題無關。認為所學課程有用的教師所學的課程是方法論之類的課程,且課程給出了較多的案例,這樣的課程老師后學完后能更快速的運用到自己的工作中。2位教師認為沒用的主要原因是課程內容主要是講中小學教學的,教師認為不適用于高職教學。項目組查看了這兩位教師所學習的課程,發(fā)現(xiàn)盡管課程中所講述的案例和理論、方法都是基于中小學的,但是具有很大的可遷移性,所以實際上課程是有價值的,不過由于教師在學習中缺乏遷移和運用能力導致認為課程對本人工作沒有幫助。另外5位教師認為課程理論性較強,對于個人的理論水平提升有幫助,對于將來的教育教學工作有指導意義,但是對于當前的教學工作沒有直接作用,或者需要自己徹底消化理論后才能將其運用到工作中。
(2)所學課程難度如何。9位教師回答了這個問題,全體教師均認為課程難度不高。認為不高的主要原因還是課程大多是理論內容,主要靠記憶和理解,對于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都較強的教師群體來說,課程難度不大。因此培訓組織者應該根據實際情況組織設計一些實踐項目,幫助教師將所學知識運用起來。
(3)本次培訓的收獲有哪些。6位教師回答了此問題,反饋的收獲主要有兩種,一是開拓了思路和視野,二是養(yǎng)成了在線學習的習慣。
(4)學習過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難有什么。11位教師回答了此問題。其中3位教師覺得沒有遇到任何困難;1位教師認為克服自身惰性很困難;6位老師認為工作太忙,沒有充足的學習時間;4位老師認為徹底理解所學并將其運用或遷移到當前環(huán)境有困難。經過對各位教師實際工作負荷的調查發(fā)現(xiàn),教師的工作負荷確實較大,因此,想要提升師資隊伍水平,促進師資隊伍走向專業(yè)化職業(yè)化發(fā)展道路的一個條件是給予教師一定的學習提升時間。另外,要尋求可行的方案幫助教師將所學運用或遷移到實際工作中。
(5)若下次還開展此類培訓,你有什么建議。11位教師回答了此問題。其中3位教師喜歡當前這種培訓形式;3位教師希望自己能夠有自主選擇課程的空間;3位教師希望系部給出推薦課程清單,但不限制教師自主選課;1位教師希望能參加外出培訓,接觸更多同行進行交流,避免閉門造車;1位教師希望能有專家或者有經驗的教師給大家進行線下培訓,線上線下結合效果會更好。
3 結語
(1)盡管當前基于MOOC的教師培訓方式能解決當前培訓方式存在的問題,但其依然無法完全取代線下培訓。因為目前的MOOC更適合開展理論知識培訓,還需要線下的培訓配合才能幫助教師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教學中。但隨著技術的發(fā)展,依托MOOC平臺很有可能會誕生可以更大程度上取代線下培訓的技術和平臺誕生,至少在工程技術職業(yè)教育領域,目前Udacity平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取代線下培訓機構。
(2)既然當前的MOOC平臺已經可以解決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且適合開展理論知識方面的培訓,而大多高職教師未接受過專業(yè)的教育學和教育心理學培訓,當前省級教育主管部門組織的新教師資格準入培訓與考核完全可以嘗試此方式。教育主管部門委托有相應資質的單位開發(fā)教育教學相關的MOOC課程資源,或者從當前的資源中選取優(yōu)質的教育教學課程資源作為培訓內容,要求參與培訓的教師在一個學期或學年的時間內完成學習任務和線上考核,最后組織線下考核。這樣的培訓,教師有更充足的時間完成學習任務,有更充足的時間消化學習內容,教育管理部門也可以通過MOOC平臺監(jiān)控培訓項目的開展情況和參培教師的學習情況,還可以通過線下考核控制教師的準入標準。
(3)《國家職業(yè)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指出要“多措并舉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這對高職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省級教育主管部門在基于MOOC高效完成教師理論知識培訓的情況下,可以投入更多精力到開發(fā)教師假期下企業(yè)實踐培訓項目,此類培訓無法在線上開展,且隨著高職建設,需求會越來越大,需要教育主管部門投入更多精力與時間。
(4)在省級教育主管部門基于MOOC做好新教師教育教學理論培訓以及線下企業(yè)實踐培訓項目的基礎上,高職院校的校本培訓則可以更多專注于學校特色課程的開發(fā)、教學培訓以及教師專業(yè)與職業(yè)化發(fā)展的培訓。由此,省級培訓與校本培訓互為補充,將極大促進高水平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成。
參考文獻
[1] 田曉艷.高職院校師資隊伍的現(xiàn)狀及發(fā)展策略[J].教育與職業(yè),2015(13).
[2] 李英.高職教師培訓現(xiàn)狀調查研究[J].四川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8.28(05).
[3] 任小媛,王志軍,王詩佳.基于MOOCs的混合式培訓模式研究——高校新教師發(fā)展的新途徑[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