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媛國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和發(fā)展,初中的教育目標也在不斷發(fā)生轉變,由原來單一關注學生的成績轉變?yōu)樽⒅嘏囵B(yǎng)學生的歷史綜合素養(yǎng)和學習探討歷史的能力。教師想要提升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要調動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自覺自主地參與到課堂的學習中,以提高學生的理解和吸收能力。因此,教師要突破傳統(tǒng)單一灌輸?shù)慕逃绞剑{科學合理的新興教育理論,以豐富歷史教學的形式,使學生能夠在聽講和表達自己觀點的過程中感受到歷史的智慧和魅力。
關鍵詞:九年級歷史;師生關系;評價體系;教學氛圍
中圖分類號:G633.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11-0054
若想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要做好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要從自身做起,通過閱讀文獻和資料充實自己的歷史儲備量,以形成歷史辯證思維和分析思維,從而更好地引導學生辯證地看待歷史人物和事物。同時,初中學生自我意識逐漸覺醒,更加喜愛個性化和多樣化的事物,對單一的事物會產生抵觸和排斥的情緒,教師可以借助學生的特性,豐富初中歷史的教育方式,緩解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負面情緒,激發(fā)學生對歷史探究和分析的興趣,使學生能夠自主地思考和討論歷史事件和人物,這對提升學生辯證思維能力和形成歷史客觀思維具有重要作用。
一、培養(yǎng)學生對歷史學習和研究的興趣
教師的教學策略會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興趣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九年級歷史教師在制定教學方案時不僅要順應新課標的要求和教學進度,還要顧及學生對歷史的接受情況和個性化發(fā)展需求,制定出契合學生身心規(guī)律和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和學習需求的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使學生能夠在自由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中自主投入到學習中,對歷史學習和探討以及辯證思考產生興趣。同時,課堂效率和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與學生主觀能動性息息相關,想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要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興趣和樂趣。教師還可以對課本內容進行拓展,給學生講解更多有趣的典故和歷史事件,提高學生的專注能力和對歷史課程的趣味性,使學生能夠在了解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過程中對歷史產生興趣。
教師在對部編版九年級歷史《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爭》的教學中,可以通過講解利瓦爾和章西女王的事跡,讓學生對歷史事件產生興趣,提高學生的專注能力,然后再引入正題,這樣的教育方式能夠提高學生的專注力和理解能力。在對“拉丁美洲和亞洲人民的反抗斗爭”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和討論拉丁美洲和亞洲落后的原因,以提高學生的歷史思考能力,激發(fā)學生發(fā)憤圖強的民族責任感。
二、調整歷史課堂上的師生關系
傳統(tǒng)的歷史教學方式主要以教師為主導的“灌輸式”的單一教學方式,學生對歷史事件的理解比較被動,并沒有經過自己的思考和探索,具有機械性,不利于學生歷史思維的拓展和歷史學習成績的提高。教師想要提高歷史教學的高效性和有效性,就要調整九年級歷史課堂上的師生關系,讓學生成為歷史課堂的重要參與者和“主體”,而教師則要從課堂的主導者轉變?yōu)橐龑д?,留給學生更多思考和探索的空間,提高學生歷史學習的活力和積極性,使學生產生課堂責任感,從而提高歷史教學的有效性。
三、提高九年級歷史教育評價體系的有效性
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標準應是多元的,不僅要顧及學生的歷史考試成績,還要顧及學生的歷史實際學習能力以及辯證思維能力等,要利用教育評價體制引導學生在歷史領域綜合全面發(fā)展,讓學生不僅能夠考出優(yōu)秀的歷史成績,還能成為歷史探究思考的全面性人才。教師在評價時應該根據(jù)學生的歷史學習情況和思維能力進行,要根據(jù)學生的差異性和個性化給出有針對性的指導,使學生能夠在歷史學習中明確學習方向和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四、營造自由愉悅的初中歷史教學氛圍
良好的課堂氛圍能夠打破學生被動學習的情況,調動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能夠積極地和教師配合協(xié)作,提高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和優(yōu)質性。在教學中教師要順應時代的發(fā)展趨勢,不僅要遵循新課標分析歷史教材和重點教學內容,還可以將初中歷史和信息技術相結合,營造自由愉悅的教學氛圍,使學生能夠自覺自主地參與歷史知識的探究和討論,并能夠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激發(fā)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和激情,使學生能夠在課堂中提高配合度,這對教師提高歷史教學的有效性和高效性具有重要作用。
五、開展歷史教學活動,豐富學生的歷史體驗
開展豐富多樣的歷史活動,使學生可以參與到對歷史事件的分析和推理中,通過自己的思考和研究得到客觀全面的歷史結論,這樣的方式能夠改變學生機械背誦和記憶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在對歷史環(huán)節(jié)、歷史人物情感、時空背景的分析和思考中,掌握具有歷史性的思考模式,在對歷史人物的思考和反思中獲得對人生的感悟和處事的智慧。開展歷史教學活動,能夠讓學生在分析和探究中全面地了解歷史人物的情感和性格,這樣的教育方式有利于學生產生關于歷史人物個性化的感悟和對歷史全面客觀的認識,使學生在設身處地地體會和感悟中豐富自己的情感經驗和閱歷,拓寬自己的歷史視野,還能夠對處事方式和策略有新的反思和感悟。歷史教學活動其教育形式應該是豐富多樣的,教師可以通過開展角色表演、采訪演說、進行辯論等方式,拉近生活和歷史事件以及人物的距離,打破和歷史知識的距離感,在多樣的歷史活動中激發(fā)學生的潛能,探尋古人沉淀的智慧,從歷史客觀理性的視角看待事物,提高學生的獨立探討和感悟能力,從而提高歷史教學的高效性和有效性。
綜上所述,為了提高中學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應充分調動學生課堂上的學習積極性,更新以往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教師應認真學習歷史教材并形成新的教學理念,全面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質量,從而提升歷史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夏宏業(yè).談基于核心素養(yǎng)下的初中歷史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8(2):110-111.
[2]藍永忠.淺談初中歷史課堂教學師生互動教學的有效性[J].課程教育研究,2018(32):34-35.
(作者單位:安徽省明光市明湖學校239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