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階段對歷史的學習相對比較忽視,教師和學生將更多的精力花費在語文、數學等學科中,使學生對歷史事件的了解少之甚少。近年來,學校也開始加強了對歷史教學的重視,教師在新課改的影響下,采用新型的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有效利用歷史圖片的根本特征,尤其是為了更好地加強學生對歷史事件的記憶能力,這樣才能夠將歷史事件真正地植入學生的腦海中,提高學生的知識量。本文首先介紹了在初中歷史學習中歷史圖片的作用,然后分析了初中歷史圖片學習的技巧,為現代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礎,提高了現代初中歷史教學的水平。
關鍵詞:初中;歷史圖片;學習
隨著現代教育的不斷革新和發(fā)展,初中歷史課程逐漸引起了廣泛的重視。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再適應現代學生的求知需求,單一的文字輸入很難讓學生充分了解歷史事件發(fā)生的過程以及影響?,F代教師開始加強了對歷史圖片在歷史事件講解中應用的重視,在相應的文字中添加典型和具有解釋作用的圖片,能夠輔助教師在課堂中歷史事件的講解,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地體會到歷史事件的發(fā)展歷程。因此,歷史圖片在歷史教學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師應該不斷地改進教學的方式,提升教學質量。
一、 圖片資料的介紹
(一)圖片資料的界定
圖片主要指的是圖像以及圖形形成的平面媒體。從廣義的角度來看,圖片指的是能夠說明某一事物的照片或者圖畫,在課程資源體系中,圖片能夠成為一種視覺性的資料學習形式。在歷史教學中,歷史圖片帶有一定的歷史信息,或者圖片之所以存在也具有一定的背景或者歷史信息,這是一個比較寬泛的說辭,也是記載歷史的特殊形式。在歷史課程中,圖片信息不同于文字比較準確、清晰以及詳細,但是卻十分直觀,受到了教師與學生共同的喜愛。在初中歷史學習中,應該合理使用圖片資料,能夠提升學生對歷史內容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可以開闊視野,發(fā)散思維,從而為今后的歷史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圖片資料的類別劃分
在時代發(fā)展的背景下,人們更加熱衷于圖片的使用,圖片資料越來越龐大,如果想要在歷史學習中有效地使用這些圖片信息,那么就需要對海量的圖片進行詳細的分類。目前,圖片的分類方式比較多,比較常見的就是根據圖片的性質或者圖片的內容進行劃分。從圖片的內容角度來蘭,圖片可以分為人物畫像圖、科學技術圖、地圖、社會生活及政治經濟圖、藝術品圖;從圖片的性質來劃分,可以劃分為照片、劇照、地圖、繪畫、示意圖、遺跡、漫畫等。如果從教學的角度來分析,可以從政治、文化、經濟以及生活和地圖等角度劃分,這種劃分方式也與實際的教科書安排相吻合,分類方式簡單,方便操作,通過圖片能夠將歷史信息進行分類。所以,很多歷史教師都比較喜歡采用這種方式進行教學,能夠快速篩選出優(yōu)質的圖片,形成體系化的教學模式,提升教學水平。
(三)圖片資料的特征
圖片資料具有一定的特征,首先,具有一定的直觀性特征。圖片信息區(qū)別于文字史料內容,能夠直觀地展現表達的內容,很多教學難點與重點都能夠直觀地展現在學生眼前。通過歷史圖片,能夠使歷史表象展現出來,這樣就能夠獲得更加形象化的歷史知識,尤其是一些地圖資料,無法用語言傳遞給讀者,只能利用圖片進行感官認知。圖片的使用一般都是一些歷史信息無法用語言表現出來,學生腦海里很難形成具體的形象,而圖片卻可以避免這種問題,使學生更加容易地了解歷史知識。其次,圖片資料就有多樣性特征。圖片的內容包含很多元素,可以自由組合和建構,種類也比較繁多。我們可以從不同的圖片內容、圖片性質以及使用方法等方面進行詳細的分類,十分廣泛,這樣也為教師提供更多的教學方式,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從而實現多維教育的目標。最后,圖片資料具備高效性特征。學生能夠通過圖片快速的讀出表達的內容,獲取大量的信息,從科學的研究中能夠發(fā)現,如果想要清晰的表述信息,語言描述的時間大約為28秒,線描圖大約為15秒,而照片基本9秒,最快的就是具體的實物,約為7秒。由此可見,歷史課堂學習中采用歷史圖片能夠提升教學的有效性。
二、 在初中歷史學習中歷史圖片的作用
(一)有助于提升學生對歷史課程學習的興趣
初中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是至關重要的,直接影響學習的效果。在歷史課程學習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深入和主動地參與到歷史課堂學習中,需要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引導,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教師通過學生對圖片的敏感度的利用,能夠采用歷史圖片的展現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歷史課堂更加活躍和生動。借助這種學習氛圍的營造,能夠使單一的知識傳授模式轉變?yōu)殡p向互動以及寓教于樂的新型教學手段,加強了學生對知識的渴求,從而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
(二)有利于強化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
教師在歷史課程的知識傳授過程中,呈現知識內容的方式是多元化的,并不只依靠教材中的基本內容。其中歷史圖片是一種重要的展現形式,能夠在閱讀圖片的過程中,使學生清楚地看到歷史人物,掌握歷史事件以及事件產生的影響等內容,全面提升了學生的辯證思維。學生的思維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應該學會將歷史事件用辯證的眼光進行分析和看待,能夠有效提高歷史知識的記憶效果,從而提升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舉個例子,在講解火燒圓明園的事件匯總,教師可以將燒毀后的圓明園圖片展現在學生眼前,根據該照片,學生可以想起該事件的來龍去脈,這樣教師就能夠進行提問設置,從而加強學生對歷史事件的分析能力。
(三)對歷史教材具有補充的作用
在初中的歷史教材中,內容比較固定和局限,利用歷史圖片能夠有效地補充教材內容,拓寬學生的視野。歷史教材的編寫主要就是通過文字將歷史事件進行闡述,實際教材中的圖片比較少,這就體現出課外的歷史圖片的查漏補缺、錦上添花的作用,有助于學生進一步深刻地體會和理解歷史事件。利用歷史圖片能夠使歷史事件更加直觀,圖文并茂有助于學生精神境界的全面深化,從而提升歷史課堂教學的效率。
三、 初中歷史圖片學習的方式
(一)圖文并茂,加強對比性
在歷史圖片的運用中,比較典型的作用就是增強了對比性。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通過教師進行精心的設計,可以在適當的情況下插入相應的歷史圖片,使學生深入理解。這體現出歷史圖片的巨大作用,教師應該進行充分的發(fā)揮。舉個例子,在進行蘇聯社會主義建設講解中,教師可以利用歷史圖片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可以向學生展現斯大林格勒拖拉機廠以及農民共同加入農莊等歷史圖片,從而使學生對其有了初步的認識。這樣學生就能夠通過分析和總結,掌握工業(yè)化與農業(yè)化建設運動的核心精髓,分析比較中蘇在現代化建設方面的共同點和差別之處。因此,圖文并茂的展現形式能夠使初中生對歷史事件進行對比,有效提升學生的理解效果。
(二)利用歷史圖片解決存在的問題
傳統的歷史課堂學習并不利于學生對教學中遇到的問題的解決,如果遇到較多的困難,很容易使學生的積極性下降。通過采用歷史圖片能夠有效避免這種現象,充分發(fā)揮出歷史圖片的輔助性作用,這樣就能夠借助最少的歷史事件,使效果達到最佳。舉個例子,在講解“開運河,創(chuàng)科舉”的事件時,教師能夠通過圖片,使學生直觀地理解隋朝運河的規(guī)模以及分布情況,有效解決了文字抽象的理解方式。所以,教師應該有效利用歷史圖片,解決這些很難讓學生想象和理解的歷史事件,為教學提供更加有效的解說材料。
(三)將圖片的使用技巧進行詳細講解
在初中生的學習中,歷史圖片的解讀方式是教師和學生共同需要學習和掌握的技能。教師通過多年的教學經驗,利用圖片能夠減少學習困難,舉個例子,看到一張圖片,學生可以按照自身的水平,從圖片的整體形式與內容入手,逐漸地進行解讀以及細化。在學習過程中,需要先查看主題以及注釋,并且查看圖像的事物背景以及場景,使學生能夠對整體的框架有所了解,然后在進行細節(jié)的觀察,深入地思考想要表達的主題,從而聯系具體的歷史知識進行圖片本質內容的分析以及解讀。在圖片解讀過程中,也可以從點到面的方式進行分析。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圍繞圖片的中心事物或者人像或者具有一定吸引力的地方進行思考,并且設立相關的問題,通過問題回答之后,在進行回憶相關的歷史信息,借助這些信息對圖片展開全面的審視與查看,這樣能夠更加快速地實現學習目標,順利完成學習任務。
(四)鼓勵學生主動收集與使用歷史圖片
歷史圖片的運用不僅僅是在教師的教學中,學生也需要進行自主的收集與使用。在教學中,逐漸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但是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卻沒有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在歷史學習中,不應該局限于教材插圖,應該鼓勵學生廣泛的收集史料信息,增強閱讀面的拓寬,這樣才能夠提升初中生的整體認知水平,并且形成多樣化的研究活動。在很多學者的研究中就已經提出,教師需要指導學生大量的收集以及使用相關的歷史圖片,形成自主學習模式,通過自我研究,能夠提升學生的收集圖片以及對歷史知識的學習興趣,從而促進教學更加容易的展開。
(五)教師需要注重講評以及輔導
在歷史教學中的講評更加主要面向的是學生個體,在課上需要對相關的歷史圖片進行講解,使學生能夠大膽地發(fā)揮想象,通過讀圖能夠得到更多的圖片信息,即使是猜想也是允許的。在歷史信息的提取過程中,也需要采用積極正確的方式,教師需要加以鼓勵。除此之外,教師也需要針對讀圖過程中存在的錯誤進行糾正與指出,這樣能夠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注,并且提升讀圖本領,從而對歷史知識的學習更加具有信息。由此可見,教師的講評以及輔導的作用是巨大的,應該引起重視。
四、 總結
初中歷史教學逐漸引起了教師的重視,教學方式也在不斷地革新。目前,在實際的教學中,仍然以傳統的教學方式為主,學生對歷史事件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的理論文字介紹上,很容易遺忘。許多教師開始加強對歷史圖片的使用,充分展現出歷史圖片具備的對比性、突出性等特征,有效解決了歷史事件理解中存在的障礙,將抽象化的文字更加形象化,有助于學生對歷史事件的分析以及記憶效果的提升。通過本文的研究能夠看出,歷史圖片的使用逐漸被推廣,并且教師也需要采用科學的方式進行圖片的展示,使用過程中盡可能發(fā)揮其作用,這樣才能夠更好地輔助歷史教學,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以及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楊永玲.新課程標準下初中歷史教學高效課堂探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6.
[2]秦季燕.新課程背景下建構初中歷史高效課堂的長效機制探討[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15(16):21-22.
作者簡介:孫高玉,甘肅省隴南市,甘肅省隴南市宕昌縣南陽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