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丹,楊兵,楊雪云,王培偉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手術室,廣東 廣州)
人體器官移植技術是指將他人的具有功能的心臟、肺臟、肝臟和腎臟等器官移植給患者以替代其病損器官的技術。隨著外科技術的日臻成熟,約有1/3 的疾病治療與器官移植有關。目前,中國肝腎移植手術量僅次于美國,居世界第二位[1]。器官移植手術是涉及人體重要器官的手術,手術難度大,風險高,手術過程涉及代謝和循環(huán)系統(tǒng),對醫(yī)護人員的專業(yè)水平要求高,術中需要的物品多,需要專業(yè)精湛的事實團隊良好配合[2]。充分的術前準備,嫻熟的手術配合,是提高手術效率及保證手術順利進行的有效措施[3]。我院年手術量約500 例左右,手術多,手術時間不確定,手術物品放置位置分散,為了更好的配合手術,保障手術順利進行,我院設計了流動耗材車,并運用于器官移植手術,具體情況如下。
1.1 研究對象
我院是三級甲等綜合醫(yī)院,目前有手術間49 間,2019 年全年器官移植手術量為525 臺。選取2019 年1 至6 月261 例手術設為對照組,選取2019 年7 月至12 月264 例手術設為觀察組。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2 一般資料
對照組:腎移植182 臺,心臟移植:2 臺,肝移植:77 臺(多器官移植:7 臺,供器官獲取:38 臺),年齡:2-64 歲,男性:156 名,女性:105 名,觀察組:腎移植:178 臺,心臟移植:1 臺,肝移植:85 臺,(多器官移植:4 臺,供器官獲取:26 臺),年齡:5-58 歲,男性:138 名,女性:126 名,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采用傳統(tǒng)的移植備物車準備物品。接獲手術通知后,由洗手、巡回護士各一名準備手術相關用物。洗手護士準備手術器械及手術敷料,巡回護士準備常用一次性耗材,備物車為術間常用器械車,分別需從3 個庫房取用。包括有:血管縫線約22 件、管道約8件、手術切口保護薄膜3 件、一次性敷料4 件(或套)、一次性手術衣20 余件,還有各類無菌單、手術防護用具等共約60 多件。完成一臺移植手術各類備物平均耗時約需要16.83min。
1.3.2 觀察組
采用流動耗材車備物。根據(jù)器官移植手術種類、手術特點、手術用物備物及使用要求,我們手術室成員集體頭腦風暴,自行設計一種實用于器官移植手術的耗材車,如圖1 所示。
將所有移植手術所需用物共約60 余件物品集中整合在一部多功能車,分類放置、定量儲存、定點放置、專人管理、定時檢查及補充,接獲手術通知后,由巡回護士直接推至相應手術間使用,使用后登記、清潔和簽名。完成一臺移植手術所有備物平均耗時約需要8.57min。
1.4 評價指標
研究人員通過醫(yī)院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手術室流動耗材車使用登記本、崗位管理登記本等收集數(shù)據(jù)。①比較兩組護士取用歸還手術用物的時間、物品準備的準確率、護士在崗情況;②比較兩組手術醫(yī)生、手術護士滿意度。負責兩組患者手術的醫(yī)生(n=439)和手術室護士(n=439)。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 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當P<0.05 認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護士取用、歸還手術用物的時間,備物的準確率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取用、歸還物品耗時、手術用物備物效果、護士在崗率比較
2.2 兩組手術醫(yī)生、手術室護士滿意度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手術醫(yī)生、手術室護士滿意度比較
3.1 流動耗材車的使用,使器官移植手術用物準備規(guī)范化、標準化和科學化。通過現(xiàn)場管理,進行科學合理的分類、定品種、定位、定點、定量、定取用歸還方法。制作了流動耗材車物品存放基數(shù)、放置平面圖、歸位示意圖、按“停車位”管理[4],作為耗材車管理的質(zhì)量標準。使用人員必須嚴格遵守,做到有章可循,護長對工作環(huán)節(jié)的質(zhì)量控制也有據(jù)可依。
3.2 提高手術室護理工作效率和質(zhì)量,保障了患者安全 流動耗材車的運用,是基于科室現(xiàn)場管理、目視管理的基礎上形成,可規(guī)范、科學地提升護理管理質(zhì)量。為了整理和清除不必要的物品,可參考五常法模式,制定物品“需要”和“不需要”的評判基準[5-7]。對不常用物品加以處理,按常用和必需物品及手術使用先后順序進行分類、定位、定量、粘貼標識,物品放置符合手術室無菌物品管理的儲存要求。物品取用方便,人人按規(guī)定取用歸位放置,改變了從前物品擺置混亂、無菌物品非無菌物品混放、無菌物品掉地上的現(xiàn)象,符合醫(yī)院感染控制要求,營造了安全的手術環(huán)境。物品準備方便快捷,由以前2 名護士同時準備物品,到現(xiàn)在1 人,推走即可使用,提高了物品準備的準確率,從而有效縮短了物品準備時間,減少了醫(yī)生等候手術的時間,提高了護士的在崗率。由于物品準備保質(zhì)保量,應急時能以最快時間獲得,為醫(yī)護密切手術配合提供了保障[8]。崗位人員按規(guī)范定期檢查、及時補充物品基數(shù),保證了流動耗材車的應急使用,同時避免了物品過期浪費,從而消除了安全隱患,保證了患者安全,提高了手術室護理工作效率和質(zhì)量。
3.3 提升了手術室人員整體配合水平,提升了醫(yī)生對手術室工作滿意度。流動耗材車的使用,從物入手,以減少手術室護士無效工作為中心,調(diào)動了手術室護士全員采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用“停車位”模式進行管理,充分利用“停車位”標識形象直觀、色彩醒目等優(yōu)點,以快捷、有效的方法傳遞信息,便于護士及時取用與歸還,減少忙亂,有效提高工作效率[9]。護士以標準為規(guī)范,按要求做好物品的清理、補充、歸位等工作,減少了外出術間取用物品的次數(shù)和時間,滿足了手術需求。護士無效工作時間減少,把護理工作時間還給患者,增加了床旁護理時間,營造了安全、整潔的手術環(huán)境,提高了手術醫(yī)生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護理人員自身滿意度也得到提高。
綜上所述,流動耗材車應用于器官移植手術中,能全面提高手術工作效率,為規(guī)范手術室工作流程、完善感控制度,改進護理措施提供了依據(jù),可有效保障手術護理質(zhì)量,減少不良事件發(fā)生,確保手術患者安全,提高醫(yī)生、患者、護士的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