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棠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合理地組織朗讀教學活動,為學生設計朗讀情景,以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并在學生朗讀時給予正確指導,以保證學生養(yǎng)成正確朗讀習慣,掌握正確朗讀技巧,從而逐漸提升他們的朗讀水平。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朗讀能力;培養(yǎng)策略
小學時期的教育是學生各種能力培養(yǎng)和文化積累的基礎階段,尤其是語文文化方面素質(zhì)的培養(yǎng)。而在語文文化素養(yǎng)中朗讀能力是重要方面,需要小學教師的耐心培養(yǎng),從而引導學生用正確的發(fā)音以及感情朗讀文章,形成朗讀能力。
一、設計朗讀情景,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
學習要以興趣為先導,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意激發(fā)學生的朗讀的興趣,然后才能更好地培養(yǎng)他們的朗讀能力。學生對朗讀產(chǎn)生興趣,才能愿意朗讀,運用自己飽滿的情緒,朗讀各種各樣的文章,配合教師組織的朗讀活動,以此養(yǎng)成積極的朗讀習慣,逐漸提升朗讀能力。如果學生缺少對于這項活動的興趣,那么可能會以應付的心態(tài)朗讀,朗讀時只有三分鐘的熱情,也就不利于學生形成朗讀習慣,也就利于他們朗讀能力發(fā)展,可見,激發(fā)學生興趣的重要性。為激發(fā)興趣,教師為學生設計了朗讀情景,引導學生進入朗讀的狀態(tài)。因為,小學生處于成長階段,直觀的思維方式?jīng)Q定他們會受到新鮮事物的影響,更喜歡具體的事物,對于課本上枯燥的文字,產(chǎn)生的興趣比較低。而這時教師為他們設計出直觀和具體的情景,運用圖畫、視頻等手段,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們的朗讀興趣,進而積極地參與到朗讀活動中。
例如,《大象的耳朵》教學課堂上,教師簡單地為學生設計了朗讀情景。教師說:“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幾種小動物,看看你們都認識嗎?他們都有著怎樣的耳朵呢?其中一種體積非常大,耳朵也非常大的動物,看看它是誰,與其他小動物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呢?下面我們來探索一些他們之間發(fā)生了什么樣神奇的故事?”。運用學生的好奇心理,設計出讀故事的情景,引導學生進行朗讀。接下來,教師為學生們示范朗讀,并逐漸讓學生可以順利地完成朗讀。下面讓學生們自己朗讀,而教師則設計了一些問題,提出“大象遇見了哪些小動物,發(fā)生什么事情?都有誰說了大象的耳朵?”,選出一名學生朗讀課文做讀音示范,之后將學生分成不同小組,小組內(nèi)同學輪流朗讀課文,并討論老師給出的問題。最后,教師選擇一些學生回答問題,并作出總結(jié)。
二、給予正確指導,傳授學生朗讀技巧
朗讀能力并不是死板地訓練才能具備,也需要一些技巧性的練習,因此在培養(yǎng)小學生朗讀能力的時候,一定要給予學生們正確的指導,傳授給學生一些朗讀技巧,進行技巧性訓練,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朗讀活動,并要發(fā)現(xiàn)學生在朗讀時存在的問題,給出改正方法,從而提升朗讀效率,保證朗讀訓練的效果。具體來說,就是一些小學生并不懂得真正的朗讀是什么樣的,總是認為,順利地、快速地讀課文就是朗讀,但是這種方式讀文章,讓朗讀的美感缺失,朗讀也沒有了節(jié)奏感,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朗讀。為此,教師要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朗讀的節(jié)奏韻律感,讓學生們參加一些有目的地練習,就像可以通過變化語速、語調(diào)等方式,讓朗讀變得有感情,讓朗讀具備一些節(jié)奏感,讓學生的朗讀有魅力,從而逐漸提升小學生的朗讀能力。其中,朗讀中的語氣模式是非常重要的內(nèi)容,也是朗讀難點,需要教師運用專項的訓練,以提升學生此種朗讀能力。
比如,在《延安,我把你追尋》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先為學生做正確的示范,然后教師帶領學生進行齊讀,經(jīng)過幾遍練習,學生基本可以保證讀音、斷句正確。然后教師將課文中重點的韻腳圈定出來,并且講解全詩所押的韻是什么。以ang韻為主,每節(jié)詩二、四句的末尾均有ang,韻腳包括光、陽、看、場、瑯、炕、咱、梁、煌、翔、想、光、陽。教師讓學生依照這樣的韻律朗讀本詩,進行自由朗讀,朗讀中教師巡視,發(fā)現(xiàn)有錯誤直接指出并糾正。而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朗讀比賽,選擇朗讀最具感情、朗讀方法正確的小組。
三、組織多樣朗讀活動,促使學生獲得全面發(fā)展
站在小學生的角度去看,單調(diào)方式的朗讀會讓他們感覺到厭煩,出現(xiàn)疲勞心理,所以,多樣化的朗讀活動對于讓學生保持朗讀的熱情有著重要的作用。通常情況下,朗讀活動可以分成兩種形式,一種是課內(nèi)的朗讀活動;第二種則是課外朗讀活動。
比如,學??梢越M織一些朗讀比賽,或者組織放學回家后每日一讀活動,以督促小學生形成良好的朗讀習慣,從而逐漸提升他們的朗讀能力。而在課堂上,教師以課本為基礎,組織不同的朗讀活動,像小說類課文教學中,教師組織了分角色朗讀的活動;古詩文課文教學中,教師采用了舞蹈配朗讀的活動。
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針對小學時期的朗讀能力培養(yǎng),還能促進學生識字和讀字水平的提升,強化學生們的日常用語表達能力,為學生樹立語文朗讀的信心,從而為將來的學習奠定基礎。朗讀更是促進學生綜合素質(zhì)提升的重要手段,培養(yǎng)小學生朗讀能力的同時,還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專注地學習。
參考文獻:
[1]蔣文彥.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的有效培養(yǎng)[J].課程教育研究,2019(51):37-38.
[2]黃先榮.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對策[J].中國農(nóng)村教育,2019(3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