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海娟
摘要:初中體育是與文化科目不同的一個學科,但也是必不可少的學科,學生只有在健康的身體素質(zhì)下,才能更有效的開展學習,所以要加強對初中體育教學的重視。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由于每位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基礎(chǔ)各不相同,所以在教學過程中不能一刀切,而是要進行因材施教,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本文主要是從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制定具體的教學目標,豐富體育教學的形式,完善體育的教學評價等幾個方面來探究核心素養(yǎng)下初中體育因材施教的教學策略。
關(guān)鍵詞:核心素養(yǎng);初中體育;因材施教
中圖分類號:G633.96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02-072-1
在初中體育因材施教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包括樹立學生的體育意識和健康意識,貫徹體育文化,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等方面。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的教學就需要老師更加全面的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挖掘?qū)W生的潛能,使學生通過體育教學能夠更好的提高身體素質(zhì)。但是在實際的體育教學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本文主要是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一定的教學策略。
一、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
傳統(tǒng)教學觀念下的體育教學主要是老師組織學生進行體育運動,對學生進行一刀切,針對體育運動中的注意事項也只是進行灌輸式的講授,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所以在因材施教的教學過程中需要老師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不僅要了解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還要了解學生其他方面的能力,使學生既要掌握體育運動的技能,又要了解體育文化,樹立健康意識。
例如,在學習《田徑》運動時,我會先引導學生表述他們所認為的田徑運動有哪些注意事項,這時學生會從跑步長度、動作要領(lǐng)等方面發(fā)表自己的觀點;然后在此基礎(chǔ)上,我會進行總結(jié),如何讓學生做好運動前的準備工作,正確掌握田徑運動的動作要領(lǐng)等內(nèi)容;接著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有的學生適合短跑沖刺,有的學生適合長跑,我會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讓他們進行運動的練習,這樣可以更好的挖掘?qū)W生的潛能,發(fā)展他們的核心素養(yǎng)。
二、制定具體的教學目標,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
由于每位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體育基礎(chǔ)等各不相同,他們在體育學習的過程中也就會有不同的表現(xiàn),這時老師就不能一概而論,而是要制定具體的教學目標。首先是備教材,老師要認真研讀體育教材,結(jié)合教學大綱的要求,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將體育教學內(nèi)容呈現(xiàn)出來;其次是備學生,每位學生都各不相同,有的學生善于短跑,有的學生耐力好,適合長跑,有的學生在籃球運動方面頗具天賦,所以老師要更加了解學生,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因材施教,不斷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
例如,對于籃球運動的學習,一般男同學比較感興趣,但是女同學就偏好于舞蹈、體操的學習,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會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制定具體的學習目標,使學生掌握不同的學習目標;同時在體育學習的過程中,我會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權(quán),讓他們更積極的參與到體育教學中來,進行因材施教,提高身體素質(zhì)。
三、豐富體育教學的形式,激發(fā)學生的體育興趣
初中體育教學如果只是單一式的教學方法,會使得學生逐漸失去運動的興趣,所以老師要不斷豐富體育教學的形式。首先,對于體育運動的理論學習,老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法,通過信息技術(shù)將不同運動項目的注意事項呈現(xiàn)出來,使學生更直觀深刻的掌握;其次,對于體育運用的實際練習,老師可以運用游戲教學法,將運用項目通過游戲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更好的寓教于樂,也能發(fā)揮每個學生的優(yōu)點和長處,有效進行因材施教,激發(fā)學生的體育興趣。
例如,在學習《排球》運動時,我會先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排球的比賽,使學生更直觀的感受到排球運動的注意事項,排球隊員之間的合作,以及賽場上激烈的競爭等;然后為學生講解排球運動的動作要領(lǐng);接著讓學生以游戲的形式進行排球運動的練習,先是基礎(chǔ)的發(fā)球等練習,再是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對抗賽,這樣可以更好的激發(fā)學生的體育興趣。
四、完善體育的教學評價,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意識
教學評價為初中體育因材施教教學提供了方向,也能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所以老師要不斷完善體育的教學評價。首先,在初中體育教學中老師發(fā)揮著引導作用,但更重要的是學生要參與進來,所以在進行教學評價時,主體既要包括教師,又要有學生的自我評價和學生之間的互相評價;其次,初中體育因材施教教學不僅是要使學生掌握運動項目,提高身體素質(zhì),還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運動習慣,樹立正確的體育意識和健康意識,所以在進行評價時要更加全面,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
總之,核心素養(yǎng)下的初中體育因材施教教學需要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這樣老師才能更好的了解學生,制定具體的教學目標,采取合適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同時,學生也能夠?qū)蠋煹慕虒W有一定的了解,積極的參與其中,提高自身的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王騰騰.因材施教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運用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28):222-223.
[2]金秀平.因材施教理念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青少年體育,2015(01):92-93.
[3]陳康.因材施教,各有所獲——淺談初中體育分層教學[J].當代體育科技,2013,3(07):64-65.
(作者單位: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qū)第二中學,山東 淄博 25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