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項目:江西省藝術(shù)規(guī)劃項目成果(項目編號:YG2017204)。
摘 ?要:自奧斯卡電影誕生以來,其以倡導(dǎo)對真、善、美的歌頌,懂得用象征手法表達人物角色而著稱。而滋生其生長的厚實土壤就是那些民間故事、人物傳記、童話等。以這些為藍本改編而成的電影作品具有較為鮮明的道德說教特點,而隱含其中的謳歌父母、兄妹、朋友間至真親情與友情的脈絡(luò)主線,既突出了奧斯卡電影的娛樂性特征,具有大眾話語下的積極意義。
關(guān)鍵詞:奧斯卡電影;價值觀;愛之力量;主流意識形態(tài)
作者簡介:杜小紅(1973.3-),女,江西吉安人,河北師大碩士,井岡山大學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學。
[中圖分類號]:J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20)-35--02
奧斯卡電影自誕生以來,就以鮮明的人物性格特征塑造,歌頌人類最寶貴的親情與友情。在一部動人心弦并且發(fā)人深省的電影背后是那些民間故事、人物傳記、童話等,是這些作品成就了奧斯卡電影。通過對這些作品的改變,再結(jié)合運用象征的手法和含蓄的隱喻從而完成對電影劇情的鋪墊與延展,而鮮明有力的人物形象塑造配以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jié),很好地詮釋了真、善、美的價值觀。本文以奧斯卡電影《冰雪奇緣》為例,分析奧斯卡動畫的角色塑造。
一、奧斯卡電影的角色表達
關(guān)于冰雪,世人的理解都是純潔和美好,殊不知,在天寒地凍的北歐國家,生活在那里的人們對冰雪這種事物真的是又愛又恨,嚴寒的冰雪使他們寒冷,也使作物凋零,人們總是想挑戰(zhàn)這種環(huán)境;另一方面,冰天雪地的環(huán)境又是北歐的人們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就在這樣嚴寒的地方,人們依然欣欣向榮地生存和生活著,于是有了電影開頭這一幕:工人們在采集冰塊的過程中,高聲唱著要切開這清靈純潔的冰雪,人們對冰雪實在又愛又恨,冰雪美麗而寒冷,強大而冷酷,是大自然最神奇的魔法,電影在最開始就對冰雪這一元素進行了解讀,開宗明義地進行闡述。人們恐懼嚴寒并且渴望溫暖,影片正是根據(jù)這種矛盾的存在來對愛和恐懼的矛盾進行解讀,正如阿倫戴爾王國需要光明和生機而不是冰天雪地,正如姐妹之間需要親情與關(guān)懷,而不是逃避,這部奧斯卡電影正是用寓言的方式,以冰雪為寓,教育人與人之間的真情付出。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一個王國被一個寒冬咒語所害,導(dǎo)致到處被冰雪覆蓋,兩位公主姐妹花為了拯救王國所做的努力和冒險的故事。電影改編自安徒生童話,這部老少皆宜的電影在上映之后獲得了2013年度金球獎和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世人耳熟能詳?shù)碾娪爸黝}曲《Let It Go》榮獲該年度奧斯卡最佳原創(chuàng)歌曲大獎。電影中的阿倫戴爾王國,是一個風景如畫的美麗國度,王國中有兩位美麗的公主,姐姐艾莎和妹妹安娜。艾莎天生就擁有操縱冰雪的魔法能力,并且隨著年紀的增長,這種能力也隨之增強,甚至有一次不小心傷害了妹妹安娜,國王和王后為了保護安娜公主就將兩姐妹分開了。多年后,國王和王后在一次海上事故中喪生,于是長大成人的艾莎將要被加冕為一國之主,然而艾莎在整個加冕過程中顯得格外小心和膽戰(zhàn)心驚,生怕自己的秘密被前來觀禮的嘉賓們發(fā)現(xiàn),但是果然如她自己所料,當她聽到自己的安娜妹妹將要和一個南方小國的王子漢斯訂婚時,艾莎終于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而爆發(fā)了。無法面對這樣的場面,艾莎選擇逃避,躲到了大山之中,而阿倫戴爾卻陷入了冰天雪地之中。妹妹安娜得到消息后,立即動身想要解救姐姐和自己的國家,她獨自來到雪山,在山中少年克里斯托弗的幫助下來到了艾莎的冰雪宮殿,然而安娜此時卻被艾莎的冰雪魔法擊中了心臟,生命岌岌可危,無奈之下安娜向自己的“婚夫”——漢斯王子求救,然而漢斯王子并不愿意獻出自己的“真情一吻”,還企圖霸占姐妹倆的阿倫戴爾王國,于是任由艾莎的魔法把安娜變成一座冰雕。可是好人總是有好報,最終艾莎的淚水成為了解救安娜的良藥,是姐姐真心的淚水融化了安娜冰封的心。在電影的最后,姐妹二人冰釋前嫌,一起回到了生養(yǎng)自己的家園,即已經(jīng)恢復(fù)生機的阿倫戴爾王國。影片中樂觀勇敢的安娜、膽子大的山民克里斯托弗和他心愛的馴鹿“斯文”組成的探險隊給觀眾帶來很多樂趣,也帶來很多思考,同時也因為他們的歷程,讓觀眾們看到了喜馬拉雅山一般的嚴寒氣候、稀奇古怪的生物以及隨處可遇的魔法元素,充滿著驚險和精彩。如電影中的艾莎公主,她端莊美麗,聰明不失霸氣,她天生就有操縱冰雪的能力,這種能力看似強大,但是對于她本人來說,卻是她內(nèi)心恐懼的源頭,因為小時候不小心用自己的魔法誤傷到了自己親愛的妹妹,這使她內(nèi)疚而恐懼,隨著年齡的增長,艾莎的能力也越來越強大,可是她的內(nèi)心斗爭也一天比一天強烈,艾莎與安娜的父母看到了姐妹相處的現(xiàn)狀非常擔心,于是將妹妹安娜送走,使得姐妹二人天各一方,希望能讓妹妹安娜安全,也能讓姐姐艾莎解開心結(jié)??墒且淮魏ky中,她們善良的父母喪生了,艾莎在悲痛之余也準備承擔自己的責任,準備接任下一任女王,就在她戰(zhàn)戰(zhàn)兢兢準備著加冕儀式時,卻聽到了妹妹將要與南方小島的王子漢斯訂婚的消息,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使她當場失控,激發(fā)了自己的魔法將整個王國變成了冰雪的世界,艾莎無法面對這樣的現(xiàn)實,更害怕自己會繼續(xù)傷害他人,于是她逃進了雪山,關(guān)上了大門,戴上了手套,用魔法建立了冰雪宮殿,這是艾莎的恐懼與逃避,她心中有愛,只是在心中愛與恐懼的斗爭,恐懼一時占了上風。為什么說一時呢,因為后來妹妹安娜在尋找艾莎的過程中,被冰雪宮殿的魔法擊中了心臟,安娜的未婚夫不但不愿意就她,反而妄想霸占她們的家園,就在安娜的生命危在旦夕時,被安娜義無反顧的行為感動而蘇醒的艾莎用自己的一腔柔情拯救了安娜,這樣一來恐懼這樣的心里永遠都不會占上風了。于是艾莎原本攻擊性極強的冰雪魔法,此時變成了純凈美麗的冰雪世界,沒有人會感覺寒冷。是姐姐滾燙的淚水融化了妹妹被冰雪擊中的心,此時的艾莎不是不再恐懼,而是突然明白了最重要的是愛。
二、與眾不同的愛之力量
這部奧斯卡電影與以往不同,電影的兩位主人公是兩位公主,突破了以往的一男一女的故事模式。以往人們看到的奧斯卡電影,都是一位男主角和一位女主角,大多數(shù)都是王子與公主或者王子與灰姑娘之間歷盡困難與考驗,最終收獲真愛,獲得幸福美滿結(jié)局的愛情故事。公主艾莎從小天賦異稟,幼年也是天真可愛,純真活潑的個性,而成長之路上的困難使她把自己變成孤僻、不愛表達、壓抑的人。姐姐艾莎的變化是與電影情節(jié)的發(fā)展相吻合的,相比于妹妹安娜一直開朗活潑的個性,姐姐的歷程的性格變化更能襯托電影跌宕起伏的劇情發(fā)展。姐妹二人有著極為相似的美麗容顏,然而成長之后的性格卻大不相同,姐姐克制,而妹妹一直被保護在羽翼之下,這樣的矛盾在一開始就為電影奠定了基礎(chǔ),也為后來一系列的矛盾沖突找到了理由,同樣的,這樣的矛盾也為兩個角色增添了活力和靈動感,在創(chuàng)作和塑造這兩個角色的時候,艾莎公主的心境變化,從活潑到懷疑,從懷疑到恐懼,從恐懼到壓抑。從壓抑到爆發(fā),從爆發(fā)到逃避,從逃避到清醒,從清醒到勇敢,這樣復(fù)雜的心路歷程,在影片中借助諸多手段來展現(xiàn),如當時關(guān)上的大門,意味著艾莎的自我逃避和壓抑;戴上的手套意味著對真實內(nèi)心的遮掩;冰雪宮殿意味著害怕傷害其他人;冰雪宮殿顏色的變幻則意味著宮殿主人跌宕起伏的不平靜的內(nèi)心。而與內(nèi)心掙扎、成長坎坷的艾莎姐姐相比,妹妹安娜的心路歷程就簡單得多,她從頭至尾都是一個勇敢樂觀的小女孩,與艾莎劫后余生獲得的從容和勇敢不同,安娜身上充滿著不為世事所動的陽光和勇氣,以及小宇宙般的正能量,正是安娜不變的勇敢形象,使故事有了繼續(xù)講下去的動力,也使得電影擁有了故事底蘊。雖然姐妹二人的性格不同,但是電影中用了同樣的象征手法來表現(xiàn)安娜身上發(fā)生過或者將要發(fā)生的事情。例如,安娜的頭發(fā)是金棕色,可是額頭上那一塊白色卻是代表著安娜曾經(jīng)被姐姐傷害過;在宮殿外被冰雪魔法的冰錐擊中心臟后,頭發(fā)由一塊白色變成了整頭的白發(fā);安娜開心地歌唱時背景的畫作象征著她的勇敢;而那副秋千的畫作意味著她即將到來的愛情;最終解救安娜生命的艾莎的眼淚,代表的是世間最純凈最真摯也是最有力量的情感。
這位來自南方一個小島的十三王子,野心勃勃,卻也知道在自己的國家是不可能繼承王位的,于是他抱著與阿倫戴爾的公主聯(lián)姻會獲得整個國家的野心來到了阿倫戴爾。單純善良的安娜公主對溫柔而深情的漢斯王子一見鐘情,而漢斯王子也表現(xiàn)得十分開心和幸福,并且在最初相遇時,深情地唱著“我終于能找到自己向往的地方了”,他向阿倫戴爾伸出手,有些人以為這代表他說的是阿倫戴爾,事實是這一動作暗示著自己的野心。此時觀眾們不得不接受白馬王子變成惡勢力的現(xiàn)實。在艾莎手上戴的手套,象征著對真實自我的掩飾,而漢斯手上的手套,同樣意味著對自己內(nèi)心的掩飾,只是掩飾的是自己邪惡的內(nèi)心,知道被人發(fā)現(xiàn)他的野心時才脫下他的手套。而平凡正直的山民克里斯托弗則是正義的象征,是一個美好的存在,但是并不意味著這個平凡少年會有什么驚人之舉,因為雖然陪伴安娜公主走了一路,也教會了安娜公主很多事情,但是最后拯救安娜的卻并不是他,而是姐姐艾莎的眼淚。在這部奧斯卡電影《冰雪奇緣》中有兩位女主角,王子變成了反派人物,正義少年只是幫助主人公成長,電影中還有許多小角色,同樣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如克里斯托弗的忠實伙伴——馴鹿?jié)h斯,收養(yǎng)克里斯托弗的地精,等等。影片中如此多的暗示和象征,使電影情節(jié)的發(fā)展更有力量和精彩,也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更為電影象征的意義增添了隱喻力量。
三、結(jié)束語
一部電影的成功與否與主創(chuàng)匠心獨具的思想和藝術(shù)手法是分不開的,然而最為重要的還是要與觀眾取得情感上的共鳴。奧斯卡電影的主創(chuàng)很好地完成了這一任務(wù),并還在延續(xù)。在奧斯卡電影中借由對一些作品的改編,再通過對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故事情節(jié)的渲染,清晰地展現(xiàn)出親情和友情的重要性及情感對人這一生的影響,提示人們要敢于突破自我,在自信中成長,最終實現(xiàn)更好的自我這一核心思想。
參考文獻:
[1]奧斯卡獲獎動畫短片研究[J]. 芮曉珍. 戲劇之家. 2017(05).
[2]奧斯卡動畫短片研究[J]. 韓玉婷. 電影評介. 2015(17).
[3]奧斯卡動畫短片研究[J]. 趙鄒娜. 電影文學. 2018(16).
[4]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類型傾向變化趨勢研究[J]. 顏文茜. 科技傳播. 2016(17).
[5]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鷸》的劇本構(gòu)成[J]. 謝征. 青年記者. 201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