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才
摘? 要:小學科學是一門實驗教學為主導的課程,學習小學科學課程的目的主要是讓學生在做實驗的過程中,感受到大千世界的奧妙,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和發(fā)現(xiàn)精神,從而讓其在以后的工作和學習中以客觀性、科學性和邏輯性來看待生活中的問題。小學科學中的實驗教學,能夠讓學生在親身探索中對客觀世界有一個明確的認識,這對學生邏輯思維的形成有著巨大的幫助。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小學科學;實驗教學
引言:
在新課程標準下,小學科學的核心素養(yǎng)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習慣、科學方法、科學能力以及科學精神。隨著課程改革的提出,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也應該融入新的理念,那么,在新課程標準視域下,小學科學的實驗教學究竟應該如何組織呢?
一、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重大意義
科學實驗是指人們通過手腦的結合和自己的深入探索來得到一定的結論,這個結論是對未來的生活有一定指導意義的??茖W是一門偏重于理性的學科,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形成有著重要的意義,科學實驗作為科學學科的一種教學組織形式,能夠有效地促進科學課程的順利完成,采取實驗教學的方式來組織課堂,能夠讓學生通過親身探索來獲得學習經(jīng)驗,這種直接經(jīng)驗的習得,記憶時間和記憶深度往往都超過教師口頭傳授的經(jīng)驗。同時,小學科學實驗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讓學生深刻的認識到,實驗對于學習來說是十分重要的,這在學生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都有著重要意義。
二、如何進行小學科學實驗教學
小學科學實驗教學對于學生科學的學習有著巨大的幫助,因此,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可以廣泛運用這種實驗教學的方法,當然,實驗教學對于教師和學生的要求都有一定的高度,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開始之前,課程進行時以及課程結束之后都要更加的細致,有耐心,保證科學實驗的順利完成和實驗結果的準確記錄。在學校中進行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教師也需要得到學校的認可和支持,只有學校為科學實驗提供具體器材和工具,才能保證實驗的順利完成。教師在實驗中要確保實驗結果的準確性,實驗過程的精確性,盡量讓每一位同學都參與到科學實驗中,避免教師為主導學生作為旁觀者的課堂教學模式,學生只有親自動手操作,他們的科學能力才能得到迅速的提升。
(一)教師要在課堂開始之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
進行科學實驗之前,教師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這個準備工作包括實驗器材的準備,實驗場地的安排,實驗小組的劃分,實驗數(shù)據(jù)的記錄等等。在實驗開始之前,教師一定要對整個實驗的過程有一個明確的認知,避免在實驗中出現(xiàn)無法處理的突發(fā)情況等,同時,要保證學生的安全,盡量避免做一些對學生的身心產(chǎn)生危害的科學實驗。其次,教師也要嚴格根據(jù)課程內(nèi)容,科學實驗要依據(jù)新課程標準和科學學科的核心理念來安排,不能隨意而為。
(二)針對不同學校的實際情況來組織小學科學實驗
由于受區(qū)域發(fā)展和經(jīng)濟因素的影響,各個學校的教學環(huán)境和教學水平都會有一定的差異,這就要求教師在組織科學實驗時要針對不同學校的實際情況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教師作具體分析時,要考慮到的包括學校的場地問題,實驗材料問題,實驗工具問題和學生的接受程度問題等,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科學實驗的順利完成和科學課程的順利進行。
(三)注重實驗的趣味性
此外,科學實驗的最根本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能力和科學精神,這就要求教師要將實驗塑造成一個有趣味性的個體,而不是學生眼中枯燥乏味的對象,所以,教師在選擇實驗時,一定要注重其趣味性和對學生的吸引力。
在小學科學中,有一個實驗的名字叫做“制作地球模型”,對于學生來說,這個實驗的吸引力就是非常大的,自出生起,學生就被告知自己生存在一個蔚藍色的星球中,但是他們對這個星球的了解并不是很多,“制作地球模型”這個實驗便有助于他們了解地球的結構以及一天中地球的變化,這個實驗所需的器材相對來說也比較容易尋找,通常情況下,只需要一張舊報紙,一個皮球,涂色筆和一張世界地圖就能夠完成,實驗過程也不是十分復雜,制作地球模型,這個實驗是學生通過親自動手就能夠完成的,不需要依賴于家長或老師的幫助,這能夠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動手能力,因此,教師在選擇實驗時,可以以此類實驗為基準進行選擇。
(四)小學科學實驗要體現(xiàn)出生活性特征
小學生的接觸面并不是很廣泛,因此,小學科學實驗的選擇和實驗過程一定要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結合,這樣才能有效的激發(fā)學生的實驗興趣和積極性。這就要求教師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和生活特征有一個比較深入的了解,通過生活化的實驗來培養(yǎng)小學生科學實驗的興趣是一個不錯的方式。
三、新課程標準視域下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困難
在新課程標準實行以來,小學科學實驗教學逐漸被人們提上日程,但是在科學實驗教學方面仍然存在許多的困難,在偏遠地區(qū),由于受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的限制,學生科學課所用的實驗器材和實驗原料提供十分困難,這為學生進行實驗束上了一道無形的枷鎖。
四、結語
小學科學的實驗教學對于培養(yǎng)小學生科學核心素養(yǎng)有著重要的意義,但是要想真正的形成小學科學實驗教學常態(tài)化,既需要教師個人科學素質的提高,也需要國家和社會的大力支持,相信隨著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步伐的加快和對教育支持力度的不斷加大,小學科學實驗課堂一定會在更多的學校中得以應用,成為提高小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重要方式之一。
參考文獻
[1]? 黃常輝.小學科學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J].課程教育研究,2014(16).
[2]? 王強,周婧,郭明,等.化學實驗在小學科學教育中的教學功能研究[J]. 化學教育(中英文),2014,35(12):45-48.
[3]? 柯鎮(zhèn)林.基于信息技術提高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有效性的研究[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5(8):109-110.
[4]? 吳晗清,馬薇. 基于科學素養(yǎng)視域的我國科學教育反思[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38(6):68-74.
[5]? 孟祥福,曹勝利,王健春,等.大學有機化學實驗對學生科學素質的培養(yǎng)與實踐[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39(2):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