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勇
摘 要:在高中信息技術競賽的實踐中,教師需要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手段來幫助學生掌握信息技術知識,提高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并且在隨著教學進度的推進逐漸提升和夯實。信息技術作為與時俱進的學科,需要教師的教學方式能夠跟隨時代的變化和技術的革新進行變革,不僅能夠傳授學生知識,還要提高學生對于信息技術這門課程的興趣,讓學生主動進行深層次的探究和鉆研,增強知識的掌握程度。本文就混合式教學模式在高中信息技術競賽中的實踐進行探究。
關鍵詞:混合式教學模式 高中 信息技術 競賽
2003年教育部頒布了《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將信息技術課程正式設定為技術必修課程。隨之而來就是關于高中信息技術的競賽活動。為了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提高信息技術的技能和理論,教學方式采用新的教學模式成了必然的選擇?;旌鲜浇虒W模式作為新興的教學方式,就是要把傳統(tǒng)學習方式的優(yōu)勢和e-Learning (即數(shù)字化或網絡化學習)的優(yōu)勢結合起來,通過兩種教學方式的優(yōu)勢互補,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1]也就是說混合式教學可以充分發(fā)揮教師和學生的自主性,充分體現(xiàn)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chuàng)造性。
一、混合式教學模式在信息技術競賽中的應用
混合式教學模式作為當前信息技術教育研究的熱點,被應用到信息技術教育的各個領域之中。通過傳統(tǒng)教育方式和e-Learning 教學方式的混合實施,充分發(fā)揮二者優(yōu)點,既有教師引導、啟發(fā)和監(jiān)督學生進行學習,同時還能夠通過網絡化學習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能夠使高中學生在信息技術競賽活動中取得更好的成績。傳統(tǒng)混合式教學模式中,多采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利用文字、圖像、音頻和視頻配合老師的講解進行教學,這樣的教學方式其實學生仍然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并沒有幫助。如今混合式學習方式是利用互聯(lián)網優(yōu)勢,把學生的學習平臺通過網絡轉化為在線學習課程,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資源,鑒于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優(yōu)點,可采取如下方式進行。
1.將AR技術應用于混合式教學模式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躍式發(fā)展,AR這一名詞逐漸被人們所熟知,所謂的AR技術就是“增強現(xiàn)實”技術,通過這種技術可以利用信息手段來實現(xiàn)一種逼真的視覺、聽覺、觸覺、受力與動感的虛擬環(huán)境。在高中信息技術競賽中,教師可以利用AR技術把抽象的知識轉化為逼真的現(xiàn)實體驗,切實幫助學生理解信息技術的理論知識,并且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熱情,強化學生對于信息技術學習的效果。[2]
例如:教師在講述《信息技術及應用》的知識時,為了能夠讓學能更直觀地理解,可以借助AR技術進行教學的展示,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很容易就會被這種新穎的技術手段吸引,調動課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自主的開始鉆研探究信息技術知識。不僅如此,學生在認識的AR技術的神奇后,對于信息技術的先進性產生巨大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為了可以了解更多相關的知識而激發(fā)對于學習的無限熱情。
2.良好的運用多媒體教具
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優(yōu)點在于提供了一個展示和使用多媒體設備的平臺,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向學生展示信息技術中的高科技產品,為學生開拓出一片更為廣闊的視野。通過利用各種教學設備來幫助學生強化信息技術知識的理解與認知,進而幫助提升信息技術的技能與應用能力。
例如:在教授學生《使用“資源管理器”管理文件、文件夾》時,為了讓學生有一個直觀的體驗,就可以借助多元化的混合教學理念,通過利用投影和制作ptt進行演示和指導。同時為了讓學生有一個類別劃分的概念,可以將學生進行編號,將特定編號的學生作為一個類型,安排在一個“文件夾”里,而不同類別進行不同的歸類,配合教師與多媒體設備的同時演示,讓學生明白這堂課的意義所在,對文件的管理有一個初步的認知和概念。生動而有趣的課堂氛圍也會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使學生集中精力來聽從老師的教導。
二、混合式教學在信息技術教學活動中的設計
混合式教學模式因為其特殊性,具備更大的自由度,不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在課堂中都具備更大的發(fā)揮空間,所以利用混合式教學促進高中學生信息技術學習,提高信息技術競賽成績上有著巨大的優(yōu)勢。[3]教師可以通過精心設計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從而能夠將教授的知識學以致用舉一反三。那么教師要如何進行信息技術教學活動呢?
在混合式教學活動的設計中,可以劃分為四個環(huán)節(jié),首先就是分析環(huán)節(jié),通過分析來明確學習的目標;其次就是學習活動的設計,通過教師精心的設計,將信息技術知識融入帶有趣味的活動中,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度;然后就是實施環(huán)節(jié),通過教師的引導和帶領,與學生一起參與到設計完善的教學活動中,在教學和娛樂中獲取知識;最后就是評價環(huán)節(jié),任何知識都需要總結和評價。學生通過學習和參加活動,在活動有什么樣的收獲,教授的知識是不是掌握牢固,都是需要教師進行總結和評價的。[4]不僅如此,通過總結和評價,基于這次的經驗,可以在后續(xù)的教學過程中進行優(yōu)化和改變,在下次實踐教學中實施。
結語
總而言之,混合式教學模式相對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具有非常巨大的優(yōu)勢,通過把教授知識與自主學習結合在一起,突破了教師機械性教學的僵化思想。課堂不再是以教師為主的教學模式,而是教師與學生互動的求學模式。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對于信息技術的學習抱有極大的熱情,主動去了解和探究相關的知識,使理論知識掌握得更加牢固,對于高中信息技術成績的提高有著非常顯著的作用。而且通過混合式教學的推廣,學生不僅僅學到了老師想要教授的知識,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能夠主動去提出疑問解決疑問,促使綜合素質全面加強。
參考文獻
[1]任友群.我們該怎樣研討“教育信息化2.0”?[J].遠程教育雜志.2018(04).
[2]王鶄,楊倬.基于云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設計——以華師云課堂為例[J].中國電化教育.2017(04).
[3]陳琳,楊英,華璐璐.“十三五”開局之年以信息化推動教育現(xiàn)代化新發(fā)展——2016年中國教育信息化十大熱點新聞解讀[J].中國電化教育.2017(02).
[4]李逢慶.混合式教學的理論基礎與教學設計[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