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艷
生物學是一門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研究方法的實驗學科,結合實驗能夠很好地加強學生對課本知識內容的理解掌握,同時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記憶力,并能在實驗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作、實事求是的科學素養(yǎng)。新課程改革的要點就是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變被動接受式學習為主動探究式學習,使學生從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狀況轉變?yōu)橹鲃訁⑴c、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實驗教學作為基礎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培養(yǎng)學生素質的主要方式。通過生物實驗教學,可以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觀察力、思維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更好地提高生物課堂的教學效果。
怎樣才能上好生物實驗課呢?談一下我的做法:
一、遵守實驗規(guī)則,加強組織紀律
對七年級學生來說,第一次進實驗室有很大的好奇心,往往會東摸西看,教室亂竄。他們對實驗儀器感到好奇是很正常的,但“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遵守實驗室規(guī)則是上好實驗課的保證。為使實驗順利進行,我在上第一次實驗課時,要求學生上實驗課時,實驗儀器、藥品,未經許可不得隨意擺弄,特別強調的是在教室里,不許大聲喧嘩和打鬧,不要亂走動、討論問題時要小聲,使用顯微鏡時不要用手直接接觸目鏡和物鏡等,要養(yǎng)成愛護實驗儀器的好習慣。不做與本實驗無關的動作,以免損壞實驗儀器。告訴學生如果吃的食物帶入實驗室是非常危險的。因為在實驗室有些藥品是有毒的,會污染食品,危害身體健康,也會污染整個實驗室。實行組長負責制,實驗時兩人一組,其中一人為小組長,在每次實驗前發(fā)一份實驗儀器、材料登記表,要求小組長要認真清點儀器,詳細記錄實驗課題、日期、組員姓名,有損壞或有缺失要及時報告老師,以便及時處理。
二、預習實驗內容,規(guī)范實驗操作
想組織好一堂實驗課,教師必須精心準備,認真?zhèn)浜谜n,把本節(jié)實驗課的目的,重難點要吃透,做好預設工作。我要求學生實驗課前要預習,了解實驗目的、要求,用到的實驗材料自備,熟悉操作步驟等,這樣學生進入實驗室后,才能有條不紊地進行實驗操作。初中生學會生物顯微鏡的使用是十分必要的,這將會為以后學好生物打下良好的基礎。學生在實驗中的規(guī)范操作是進行實驗的基礎。如在上《顯微鏡的使用和制作臨時裝片》時,這是學生第一次在實驗室里做實驗,對初中一年級學生來說有一定困難,我就先對顯微鏡的各個部件進行簡單介紹,學生對照自己桌上的顯微鏡進行觀察,認識它的結構,還可用手去摸一摸每個部件,然后老師上面邊講解、邊演示,教師規(guī)范操作一步,便讓學生模仿操作一步。要求學生掌握顯微鏡的正確使用方法和操作要領,要做到(1)對光:目鏡、物鏡和通光孔在一條直線;(2)用左眼觀察,右眼也要睜開,以便畫圖;(3)粗準焦螺旋先降后升,鏡筒下降時,眼睛要邊看物鏡邊下降;(4)裝片制作好以后再放到鏡下觀察,千萬不能違反操作規(guī)程。
三、學生認真合作,教師給予指導
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是十分重要的。我要求學生在實驗時,兩人一小組共同完成實驗,一人做實驗,另一人做好記錄,共同完成實驗報告。到了實驗室,有的學生由于不愛動手,或缺乏一點耐心,在顯微鏡下,找不到物象很快就放棄了。為了帶動這些同學做好實驗,實驗前,我事先培養(yǎng)好骨干當我的小幫手,他們完成自己的實驗后,可以當輔導員,幫助其他同學完成實驗。如初中生物《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實驗時,不染色在顯微鏡下很難看清其細胞膜和細胞核等,用稀碘液(也可以用1~2%的高錳酸鉀溶液)染色后,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被染成黃色,這時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就會看得十分清楚。可是有的同學做出的裝片,由于實驗材料涂抹不勻、太厚,就會造成顯微鏡下模糊一片,單個清晰的細胞很難找得到。這時做得好的同學就可以告訴他們問題出在什么地方,幫助他們完成本次實驗。在實驗過程中,教師要來回進行巡視,輔導學生正確使用顯微鏡,嚴格操作步驟,發(fā)現問題立即糾正。要求學生根據所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數據等做出真實記錄,并且畫出生物圖。
四、立足課本實驗,設計探究性實驗
在實驗教學中,教師除了完成教材中規(guī)定的實驗外,也可以重新設計和增加一些探索性實驗。初一學生好奇心強,探究興趣濃,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中,積極創(chuàng)設情境,提供探究的空間,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想要探究的需求,指導學生通過自己的調查研究活動,結合日常生活的觀察與思考,發(fā)現問題并提出合理的課題。在接下來的實驗設計中,引導學生反復推敲實驗程序的科學性,也可以根據實驗步驟,讓學生試著變更實驗步驟的順序或換一種方法,進行對比實驗。例如,初中生物有一節(jié)是探究《影響鼠婦分布的非生物因素》,有光還是無光,環(huán)境是否潮濕等條件,在不同條件下會有怎樣的結果,這些都是需要通過實驗進行驗證的。因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這一節(jié)的內容專門設計實驗,設置多組實驗項目,一起來用實驗驗證學生的猜想。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學會自行選用儀器,確定實驗步驟或設計簡單的實驗裝置等。老師課上要為學生提供表達交流、討論質疑,互相評價的機會,鼓勵學生在整個探究過程中,不斷完善自己的設計實驗,探究出合理的程序和方法。養(yǎng)成學生善于觀察思考、樂于探究的習慣,培養(yǎng)他們實事求是、一絲不茍的科學態(tài)度。
五、做好實驗小結,整理實驗器材
實驗結束前,用下課前幾分鐘時間,教師要對全班學生的實驗情況進行簡單總結,對一些實驗認真、正確掌握了實驗技能、并實驗成功的同學給予肯定和表揚,也要告誡那些實驗做得不好的同學,課下要好好看書,課前要預習實驗內容,爭取下一次實驗成功。實驗后清理實驗用過的材料,把它們扔到垃圾桶里,儀器清洗干凈放回原處,凳子全部放到實驗桌下。對于貴重儀器,如顯微鏡,在實驗結束時要求學生做到:轉動轉換器將物鏡置于兩則,不要對準通光孔,再將鏡筒下降到最低位置,反光鏡鏡面要豎立,最后罩上鏡罩,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實驗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