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紅梅
摘要:在當前社會形勢下,傳統(tǒng)的高中政治教學模式已很難滿足教育教學的需求。針對這種情況,相關部門必須注重教育改革的推進,強化課程改革的力度,以促使學生綜合素質進一步提升?;诖?,本文主要針對高中政治探究活動課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對策進行詳細分析,希望能夠對廣大同仁有所幫助。
關鍵詞:高中政治;探究活動課;核心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02-0063
通常情況下,一個人是否優(yōu)秀主要取決于能力、人品以及態(tài)度這三方面,所以各個學校在實際教育教學中應注重德育教育,并且將其放在首要位置,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及良好的道德情操與愛國情懷。而高中政治課則是培養(yǎng)學生這些品德、品質的良好途徑,這對于學生的發(fā)展十分重要。但是,就當前情況來看,高中政治教師大都注重理論知識的灌輸,忽視了探究活動課的開展,進而導致學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被動地被“灌輸”,被動地“接受”,被動地“相信”,被動地“服從”,這顯然失去了政治教學的本來意義?;诖耍訌姼咧姓翁骄炕顒诱n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對策分析非常有必要。
一、我國當前高中政治探究活動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 備課不夠深入。在高中政治探究活動課的準備環(huán)節(jié),部分教師備課的內容深度比較淺顯,或者盲目信任自己的教學經驗,在課堂上一步步地進行理論知識的灌輸。此外,其知識層面理解也不夠深入,大都是圍繞考點來組織設計教學活動,要求學生死記硬背,忽視了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2. 教學活動空泛。高中政治探究活動課落實的關鍵所在,便是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并且對知識進行自我感知,最終實現(xiàn)自身能力和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就目前情況來看,學生的參與性不是很理想。例如,在《文化生活》的探究課中的資料收集時,學生的參與面非常有限,很多教師擔心學生在這一環(huán)節(jié)耗費大量的時間,影響到教學進程,直接將這項工作一力承擔,將學生排除在外。這樣造成的后果就是探究活動課流于形式,失去了開展的意義。
3. 總結環(huán)節(jié)缺乏系統(tǒng)性。課后總結在探究活動課中的作用重大。一方面,教師可以通過其來認識自身不足,然后針對性地進行改進;另一方面,還能向學生展示豐厚的教學成果,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深刻認識到自己在活動開展中取得的成績和不足。但是,就實際情況來看,高中政治探究活動課總結環(huán)節(jié)普遍存在系統(tǒng)性不足這一問題,如在《生活與哲學》這一課程教學中,由于其理論抽象、涉及知識面廣,所以部分教師直接自己總結,總結形式單一且隨意,阻礙到學生主體性的發(fā)揮,不利于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二、高中政治探究活動課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措施
1. 構建良好的教學情境。良好的教學情境對于政治探究活動課高效的開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缺乏合適的情境,學生便很難與知識產生思維共振,無法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所以,需要教師加強重視并積極落實,以便有效地強化學生的正確認知。例如,在《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這一知識的教學中,其主要目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消費觀,樹立正確的消費理念,進而指導自己的消費行為。一開始,高中政治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為學生展現(xiàn)有關消費的正反兩方面的例子,正面案例便是有規(guī)劃的消費,而反面案例便是盲目的消費。觀看完,教師再引導學生思考自己平時是如何消費的,有沒有做到有計劃、有目的的消費,今后應該怎樣消費。因勢利導,教學目標有望高效達成,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也能很好形成。
2. 巧妙提問。探究活動課上,課堂提問的有效性設計意義重大。設置有梯度、針對性的提問,不僅能有效增強師生互動,而且還有助于拓寬學生的思考空間。有梯度的提問可以引導學生由淺至深地進行思考,步步深入,實現(xiàn)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針對性的提問則能幫助學生更加有效地解決疑難問題,特別是在學生遇到不能理解的內容,教師針對性的提問猶如及時雨,能夠讓學生思維通暢。在政治探究活動課開展中,教師需要充分考慮學生實際與特點,如在《多變的價格》這一章節(jié)知識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接下來的知識提出:“影響價格的因素有哪些?”然后通過多媒體為學生呈現(xiàn)當前豬肉暴漲的各種新聞信息,讓學生瀏覽網民的言論,之后組織學生探討。又如,在《生活處處有哲學》這一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課堂開始之前便可以提出:“什么是哲學?”“你們了解哲學嗎?”“你們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哲學道理嗎?”“你們有信心學好這門課程嗎?”“哲學與世界觀之間是什么關系?”“哲學與物理、化學、生物、地理、歷史……這些學科之間是什么關系?”“哲學與具體科學的研究對象一樣嗎?”“人人都可以成為哲學家嗎?”“歷史上有過哪些哲學流派?”“真正的哲學就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嗎?”……之后教師可以先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然后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探究,鼓勵學生用網絡等途徑搜集信息,最終實現(xiàn)這一探究活動課的高效開展。
3. 注重課堂評價,多鼓勵多肯定。新課改提倡發(fā)揮學生課堂主體性,在組織開展探究活動課時,應該注重學生心理的訴求,努力站在學生的角度進行教學評價環(huán)節(jié)的開展,以構建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積極、正面的評價能夠幫助學生樹立信心,促進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推動學生積極反思,并且主動完善自身的不足之處。因此,在探究活動開展中,不論學生給出的答案是正是誤,教師首先要看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有沒有認真思考,如果有,那教師必須首先尊重學生的意見與想法,并且給予正面的評價。例如,在《文化生活》這一課程的探究活動教學中,教師在探究問題的設置上,絕對不能用標準答案去限制學生的思維,否則將會極大地限制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限制學生辯證思維的培養(yǎng)和思辨精神的發(fā)揮,教學效果也必然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綜上所述,高中政治教師應該清楚地認識到探究活動課對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形成的重要性,在教學實踐中合理、有序的組織,要結合學情與新課改要求設計探究活動課教學方案,將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更加充分地發(fā)揮出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良好的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 楊衍祖.高中政治探究活動課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9(42):63.
[2] 陳寶玲.高中政治探究活動課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2):76.
[3] 潘歡歡.淺談思想政治活動課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J].才智,2018(26):103.
(作者單位:山西省高平市第一中學校? ?048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