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嬋蓉 吳志愛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上好一節(jié)課要作畢生的準備。”這種準備就要從關(guān)注細節(jié)開始。上好一節(jié)課尚且如此,那么對于紛繁復雜的班主任工作來說,我們更需要踏踏實實地開展與落實每一天的工作,面向每一位同學,面對每一件小事。
一、小事抓起,細處落實
正所謂,“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作為班主任,我們首先關(guān)注的應該是自己班級環(huán)境。而建設(shè)班級環(huán)境正是實施了“家”的教育,教孩子重視并做好從小事開始。如何做好值日工作、如何稱謂老師、如何集隊出操、如何聽課及作業(yè)格式要求,等等。這些小事都需要我們能有一種事無巨細的細心,更需要的是一種持之以恒的決心。既要有威嚴,又要有親切。這種威嚴與親切將會讓教學管理與班級管理形成良性循環(huán)。只有從細處深入班級,才能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運籌帷幄,事半功倍。在教學方面,我通過觀察他們的學習動機與學習狀態(tài)來認識到學生的內(nèi)心、思想、性格、習慣等等。例如,當發(fā)現(xiàn)班上有學生上課無精打彩,無心聽講,書寫潦草,無心課外活……這個時候,我們要從根本上尋找原因,積極主動和家長溝通,深究根源,對癥下藥。
二、嚴格要求,狠抓習慣
新班新規(guī),落實到位,每接手一個新的班級,我從不吝惜在行為習慣、班規(guī)制度上下功夫。因為“磨刀不誤砍柴工”,狠抓習慣和班規(guī)就是真正的磨刀。一個團結(jié)向上、積極進取、團結(jié)友愛的班級體,會讓老師在班級管理上得心應手,在教學上游刃有余。
第一,追求班級整齊劃一。“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每接手一個新的班級,我先從整頓班容班貌著手。比如,我會要求學生按地面磁磚線條教他們固定桌椅位置,并長時間檢查督促。在值日的安排方面,我采用的是按周次輪換的值日方式,每同學一學期只需值周兩次,因為時間集中,同學們的勞動積極性更高責任感更強。對于課桌抽屜內(nèi)的書物擺放,我要求孩子們所有書、試卷、文具等都必須分門別類,老師作不定期檢查。對教師講臺,我要求:任何時候,講臺上、黑板及黑板下的橫槽內(nèi)都必須保持干凈和整潔。各小組人員做到各盡所能,各施其責,培養(yǎng)他們要像家里的小主人愛家一樣來愛護自己的班級。
第二,狠抓學生課堂習慣的養(yǎng)成。我的做法是:當老師講課時,要求每個學生都必須眼神專注;老師提問時,學生要積極與老師互動。當老師在黑板上寫字時,我關(guān)注每個同學的目光是否都投向黑板;學生發(fā)言時,其他同學是否認真傾聽,并隨時提出自己的見解。概言之:要求學生大方得體地展示自我,用語言真實自然地表達自我。我是這樣去抓實的:首先,訓練他們“會站”“昂首挺胸”,不準扭捏拘束;表揚學生跟隨課堂問題迅速反應的同學,表揚他們暢所欲言、有感而發(fā)。其次,訓練他們“會坐”,告訴他們什么叫“端端正正”,我愿意花時間一個一個去提醒,因為我相信:人性都向美。也許正是不斷地要求與引導,觸動了他們,不知從哪天開始,我高興地看到他們互相提示的舉動:這種提示出現(xiàn)在平常的課間,在出操前的隊列里,在師生的交流中,在大家的活動瞬間。另外,課堂上還要培養(yǎng)他們“會說”,即課堂上真實表達,落落大方,口齒清晰,聲音宏亮,神態(tài)舉止自然得體。試想,如果課堂上學生會站、會坐、會說、會思考了,那么我們的高效課堂也來了?,F(xiàn)在,我們樂見同學們課堂上積極主動的學習表現(xiàn),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所呈現(xiàn)思維的火花與精彩。
三、重視“書法”,讀“經(jīng)”育人
“人人能寫出一手漂亮的書法”是我校開展“海藍”課程中四藝課程之一,學校非常重視書法,每學期都會組織書法作品比賽及展覽,我們班就會好好利用學校這一平臺,形成領(lǐng)導重視、老師重視、家長支持、學生努力的良好寫字局面。對于每天的作業(yè),我做到及時評價,天天如此、周周如此、課課如此,長抓不放,讓每個同學每天都能體會寫字的小成功、找準學習的大方向。學生愛上寫字,那么孩子也就喜歡上了學習,大大減輕了老師課后輔導的壓力與負擔。
“誦讀經(jīng)典”也是我校開展“海藍”課程中四藝課程之一?!敖?jīng)典”蘊含著古人智慧,傳承中華文明。第一,它將課堂與讀書緊緊相連,課堂上,特別是對于閱讀課的朗讀指導,我會有意識地、大力表揚這些善于捕捉課外信息的同學,給予足夠的機會讓他展示讀書驕傲,讓誦讀經(jīng)典成為孩子們?nèi)蘸笠詾楹赖馁Y本,促動他們的誦讀由課堂向課外輻射,由班級向家庭輻射,以點帶面,促進更多同學也投入到誦讀的行列,享受讀書的快樂和幸福。第二、師生關(guān)系與誦讀經(jīng)典緊緊相連,師生之間的情感也因為經(jīng)典而有更多的話題,同學之間也會因“誦讀與交流”而成為親密的朋友。第三,班級活動與誦讀經(jīng)典緊密相連。我們不定期地在全班作誦讀交流會、誦讀表演、誦讀比賽等,讓學生們真正體會到誦讀經(jīng)典帶來的快樂,感受到誦讀經(jīng)典帶來的成就。
四、嚴愛相濟,師愛無痕
“愛之深,責之切”,我在班級管理方面堅持嚴格的管理,同時謹記贊許和鼓勵的重要性,對于同學們積極正確的舉動,我會及時稱贊,讓學生明是非懂對錯,品嘗到成功的喜悅。基于此,我借助多方力量來達成:一是借助家長的力量。要求孩子每天回家一定和爸媽分享學校故事,在與父母的互動和分享中感受親情與溫暖。二是借助學校的力量。無論是誰對我班或者其中某個同學的每一句褒揚我都會高度重視并轉(zhuǎn)告他們,在全班表揚或鼓勵,當孩子體會到老師對他們的關(guān)注與重視后,他們臉上寫滿感恩與喜悅。三是借助班干部的力量。我采取“強弱聯(lián)手”的班干形式,兩人一組,以強帶弱,大膽任用,讓他們形成自我管理和互相管理的班級合力,促進班級的整體管理,形成積極向上的良好班貌。
總之,班主任工作紛繁復雜,艱巨而艱辛。全面關(guān)心學生的終身持續(xù)發(fā)展,促進小學生基本素養(yǎng)的提高任重道遠。在陪伴學生成長的道路上,需要我們?yōu)槿藥熣咛ぬ崒嵉亻_做好每一天的工作、面向每一位同學,做好每一件小事。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走進學生,體會到與學生共處的樂趣和幸福,才能逐步實現(xiàn)教育的終極關(guān)懷:讓每個學生積極上進、共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蔡汀.走進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M].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2007.
[2]肖川.班級管理與課堂管理[J].教育科學論壇,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