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永紀,鄧雨倩,駱 靜,范于蓮 JIAO Yongji, DENG Yuqian, LUO Jing, FAN Yulian
(南京郵電大學 管理學院,江蘇 南京210023)
當前國內對學習投入、學習績效與自我效能感三者的關系研究較少,理論研究的缺乏與實際教育行動的大面積覆蓋不匹配,使得當前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效率不高。本文以物流專業(yè)研究生作為研究對象,研究物流專業(yè)研究生學習投入、自我效能感與學習績效之間的關系??梢愿蛹氈碌亓私馕锪鲗I(yè)研究生的學習現(xiàn)狀,為以后的深入研究思考提供依據(jù);讓更多的研究生有方向有方法的進行學習投入,在取得高學習績效的同時,使自己在嚴峻的就業(yè)形勢下通過合理的學習投入建立自身的優(yōu)勢,成為21 世紀社會所需要的新興人才,肩負起我國現(xiàn)代化建設的任務。
學習投入(engagement) 指的是學生開始和執(zhí)行學習活動時卷入的強度和情感的質量(Connell & Wellborn, 1991; Skinner,1991; Skinner & Belmont, 1993)。學習績效是指學生在一個既定時間內通過學習活動所產(chǎn)生的學習行為和素質發(fā)展的一系列的變化。它包含3 個維度:素質維度、行為維度和時間維度。自我效能感(Perceived self-efficacy or sense of self-efficacy) 是指人們對自己實現(xiàn)特定領域行為目標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是Bandura 于1986 年在總結個人和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在其著作《思想和行為的社會基礎》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中首次提出的新概念。Shirom 認為投入與積極的自我以及學習績效存在極其顯著的相關;Kahn 也認為投入是“工作角色中的自我在生理、認知和情感3 方面的展現(xiàn)”。Mccarthy(1985) 的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與學生的學習績效水平息息相關;班杜拉等人的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水平可以準確預測學生的學業(yè)成就水平。楊心德(1993)、周勇(1994)、周國韜(1997)、何先友(1998) 等人研究得出的一個共同的結論是:學生的自我效能感與學習績效存在著密切的相關。黃金(2018) 表明自我效能感是控制信念對學習效果產(chǎn)生影響的中介。陶曙紅(2019) 發(fā)現(xiàn)自我效能感對自主學習者學習績效的達成存在直接和間接影響。
假設1:物流工程專業(yè)研究生的學習績效與學習投入呈正相關的關系。
假設2:研究生的學習績效與自我效能感呈正相關的關系。
學習投入量表參考蕭費利(Schaufeli) 所編制的學習投入量表。在此基礎上,根據(jù)大量的理論推導與實際訪談,最終將投入維度定位為活力、奉獻、專注。在本次的問卷調查設計中,學習投入部分的問卷采用李克特式5 級計分,1 為從來沒有,5為幾乎每天。
自我效能感的量表參考梁宇頌編制的學業(yè)自我效能感問卷。該問卷將自我效能感的相關理論具體地運用到學業(yè)的領域當中,涉及的內容更為詳細全面,也可以保證本次調查更加的嚴謹。另外,本調查采取李克特的五點量表形式,依次分為“完全不符合”、“比較不符合”、“不確定”、“比較符合”、“完全符合”5 個等級,記為1 到5 級。
由于吳慧對于大學生學習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較為全面系統(tǒng),且被多次引用到其他的研究中,信度和效度皆較為可靠,因此本調查學習績效部分參考了這份量表。該量表將學習績效分為學習能力、學習態(tài)度、學習行為和學習產(chǎn)出4 個維度,這份量表采取的是優(yōu)、良、中、差4 級計量方式,依次記作1 到4 級,避免結果過于趨中。
本次調查的問卷是否適用,還要經(jīng)過信度方面的檢驗來證明調查的可靠性、一致性和穩(wěn)定性。在這里,本文通過SPSS 軟件數(shù)據(jù)分析中的可靠性分析,分別測出問卷中各個維度的Cronbach的α 內部一致性系數(shù),從而判斷這份問卷的信度。具體測量結果如表1 所示。
表1 量表信度
一般而言,信度系數(shù)在0.4-0.5 之間表示可信,0.5-0.7 之間表示較可信,在0.7-0.9 之間很可信,高于0.9 則表示問卷十分可信。根據(jù)表1 的結果,本次調查使用的問卷中,各個維度的信度系數(shù)皆在0.755 至0.962 之間,表示此問卷較為可信。
效度指的是測量工具或手段能夠準確測出所需測量的事物的程度,可分為結構效度和內容效度。通常情況下,使用KMO和Bartlett 球形檢驗這兩種方法來檢驗,其中KMO 值要達到至少0.6 以上,正常情況下需要大于0.8,同時,Bartlett 球形檢驗的值需要表現(xiàn)出顯著。由表2 得出KMO 值分別為0.883、0.867、0.965,大于0.8,且Bartlett 球形檢驗的值也達到了顯著水平,可以繼續(xù)進行因子分析。
表2 量表的KMO 及Bartlett 檢驗
為了驗證本次調查所做出的假設,本文還分析了學習投入、自我效能感和學習績效三者之間的關系。在三者的關系分析中,采用的是皮爾遜積差相關法,通過雙變量相關性分析得出具體的相關系數(shù),如表3 所示。
由表3 可知,學習投入與學習績效的相關系數(shù)為0.697,自我效能感和學習績效的相關系數(shù)為0.512,皆大于0.5,說明學習績效與學習投入呈中度正相關,學習績效與自我效能感也呈中度正相關。學習投入和自我效能感的相關系數(shù)為0.359,說明學習投入與自我效能感之間呈低度正相關。
表3 學習投入、自我效能感、學習績效三者間的相關性系數(shù)
物流專業(yè)研究生自我效能感較高但調節(jié)作用不明顯。不僅較高的學習投入沒有看到極高的成效,物流專業(yè)研究生學習上的自我效能感似乎也沒有起到很好的調節(jié)作用。根據(jù)本次調查的數(shù)據(jù)分析結果,可以知道能夠考上研究生和保研的同學對于自己在學習這件事上的自信都是比較高的,不論性別、年級和專業(yè),大家都比較相信自己可以達成好的學習績效,但為什么結果并不盡如人意呢?
一方面,學習內容和教學方式轉變,物流專業(yè)研究生面臨的不再是本科以前的傳統(tǒng)模式的課堂,而是要跟隨自己選擇的導師在具體的學術方向上摸索研究,需要學習的不僅僅是知識,還包括許多的技能和經(jīng)驗,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是需要其本身去自我學習、自我發(fā)展的,這就對其的學習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因而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的自我效能感。所以調查中的結果顯示物流專業(yè)研究生比較有自信,但并非高度相信自己的學習能力。另一方面,物流專業(yè)研究生對于自己學習上的肯定大多基于已獲得成就,在這些成績的證明下他們較相信自己的學習能力,而在學習行為上,他們的自信程度則略低,說明他們更多地是肯定自己以往的學習方法,但對目前的學習方法有一定的懷疑。
一方面,物流專業(yè)研究生自己要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研究生們需要客觀地認識到自己所處的學習階段是瓶頸期,很多困難和迷茫是無法避免的,但同時需要學會正確評價自己的能力,不要因為眼前的問題忽略自己多年努力培養(yǎng)出來的才華。
另一方面,關于研究生的家長和導師,你們在向年輕人傳授經(jīng)驗與客觀規(guī)律的同時,也不能忽略他們是一個感性的主體,所謂的方法、經(jīng)驗、理論都是為主體提供服務的,要讓作為主體的研究生意識到自己內在的力量,他們才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也就是說幫助他們提升自我效能感也有助于學習投入的增加。
本研究主要是對物流專業(yè)研究生的學習投入、自我效能感和學習績效及三者關系進行了探討,得到的主要結論如下:物流專業(yè)研究生的學習投入、自我效能感皆處在較高水平,且在性別和年級上均無顯著差異,其學習績效整體處于中等左右的水平,在性別和年級上無顯著差異。物流專業(yè)研究生的學習績效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本次研究發(fā)現(xiàn)其與個人的學習投入、自我效能感呈中度正相關,具有一定的預測作用,另外,學習投入與自我效能感也有低度的正相關性。據(jù)此,本文提出了增加學習投入和提升自我效能感來提高學習績效的相關建議和對策。
由于時間、精力等的限制和搜索文獻的能力有限,文獻研究部分不夠深入和廣泛,而且也未涉及到很多的外文文獻。同時,對于文獻中內容的整理也不夠全面,對于相關內容的理解也不盡完美。關于問卷設計部分,雖然選取了較為精準的量表,但整體的問卷還是過于冗長。在收集數(shù)據(jù)時采用的是匿名填寫,里面的內容多涉及到自我評價,被調查者很難不受到主觀思想的控制,因而不能保證本次調查具有足夠的客觀性。在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的時,工作量較大,對于數(shù)據(jù)的分析也不夠深入,沒有詳細具體地涉及到部分問卷的每個維度。
針對以上的不足,希望后續(xù)的研究中能夠做到以下幾點:結合外部環(huán)境綜合性考慮影響研究生學習現(xiàn)狀的影響因素,增強該部分研究的客觀性與全面性;不僅僅關注學習績效的產(chǎn)出者,即物流專業(yè)研究生,也要關注學習績效的評判者,主要指各高校和相關的教育工作者,做到多角度分析問題;在收集數(shù)據(jù)時擴大范圍,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時做到更加深入和細致,使研究結果更具有普遍性和科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