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振科
摘? ?要:立德樹人教育任務的提出,驅動著各學科教師在傳授基礎知識,培養(yǎng)學科能力的同時,多樣策略地發(fā)展學生道德素養(yǎng)。道德與法治是培養(yǎng)學生道德素養(yǎng)的主要學科,在實施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更需要挖掘德育因素,展現德育因素。在這篇文章中,筆者將從挖掘德育因素和展現德育因素兩方面入手,詳細闡述依托道德與法治課堂發(fā)展初中生道德素養(yǎng)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課堂;道德與法治;道德素養(yǎng)
驅動學生全面發(fā)展,是素質教育背景下的學科教學目標。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發(fā)展,針對“培養(yǎng)人”的問題,教育領域提出了立德樹人的教育任務。此任務是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深化,也是主要途徑。各學科是“培養(yǎng)人”的載體,實施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要挖掘學科中的德育因素,以基礎知識教學為載體,多樣方式地展現德育因素,使學生在獲取學科知識,發(fā)展學科能力的同時,塑造道德認知,發(fā)展道德素養(yǎng)。道德與法治是以育人為主的學科,更需幫助初中生發(fā)展道德素養(yǎng)。筆者認為,在實施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應用如下策略融入德育教育,提升學生道德素養(yǎng)。
一、挖掘德育因素,夯實發(fā)展基礎
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上發(fā)展學生道德素養(yǎng),離不開豐富的德育因素。挖掘德育因素,便于夯實開展德育教育活動,發(fā)展學生道德素養(yǎng)的基礎。教師在實施道德與法治教學活動的時候,需要深入地鉆研教材,挖掘出德育因素,并以此為指導,走進現實生活中,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繼續(xù)挖掘豐富的德育內容,實現德育資源的豐富。
以《誠實守信》為例,從主題可以看出,誠實、守信是這節(jié)課的德育因素。整節(jié)課從不同的角度對誠實守信進行了解說,旨在引導學生們做誠實守信的人。在現實生活中,學生們通過觀看電視劇、閱讀新聞等,了解到了諸多的誠實守信的人和事,早已對誠實守信建立了感性的認知。所以,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可以以誠實守信為切入點,從生活中多種途徑地挖掘誠實守信的人和事,將其引入到課堂上,實現教學內容的豐富,同時使學生通過遷移生活經驗,自主地感受人、事中的道德內涵,自然而然地感悟誠實守信,形成誠實守信意識,促進道德素養(yǎng)的發(fā)展。
二、展現德育因素,驅動學生發(fā)展
挖掘德育因素是為道德與法治課堂德育教育的實現服務的。在挖掘了豐富的德育因素之后,聯系課堂教學需要,教師需要多種方式地將其展現給學生,輔助學生理解知識,增強學生道德認知,切實地促進學生道德素養(yǎng)發(fā)展,提高學科德育效果。
(一)提出問題,引發(fā)學生思考
思考是學生建立認知的主要途徑之一。課堂提問是教師組織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最常使用的一種方式。圍繞挖掘道德德育因素提問,不但可以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德育因素上,還可以使學生主動思維地探究德育內容,建立道德感悟,增強道德認知,促進道德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
以《法律保障生活》為例,在現實生活中學生們經歷了諸多的與“法律”有關的現象。立足學生們的生活經歷,在組織課堂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案例法,向學生們展示真實的與“法律”有關的生活場景,自然而然地驅動學生們思考其中的問題。比如,教師可以為學生們呈現從商場購買假貨的案例,引導他們思考要如何解決這種問題。在已有生活經驗和知識儲備的作用下,大部分學生會提到用法律的武器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對此,教師繼續(xù)提問:針對這個案例,要如何利用法律的武器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借此驅動學生們進一步地思考、探究。通過解決這些問題,學生不僅可以認識到法律為我們的生活保駕護航,還積累應用法律保護合法權益的經驗,便于在體驗生活的時候知法、守法、用法。
(二)創(chuàng)設活動,引導學生體驗
體驗是學生獲得直接經驗的主要方式。道德是較為抽象的內容,教師講千萬遍不如學生自己體驗一遍。通過切身的體驗,學生可以自主地感知到道德內涵,知道怎樣做。道德與法治本身是一門具有實踐性的學科。所以,在課堂教學活動的實施過程中聯系教學需要創(chuàng)設實踐活動,是可行的,同時可以驅動學生發(fā)展道德素養(yǎng)。
以《尊重他人》為例,尊重他人是學生們以實際行動來踐行的。在組織了新知教學活動之后,大部分學生了解了尊重他人的重要性,積累了尊重他人的做法。所以,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引導學生們聯系學習經驗,從日常學習生活入手,編創(chuàng)不同的場景,演繹不同的角色,切實地展現不同的尊重他人的行為,通過直觀的展現,儲備經驗。同時,通過切身體驗學生們會進一步地增強尊重他人的認知,主動約束自己的不良行為,提高發(fā)展效果。
總而言之,在實施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可以立足該學科的特點,在立德樹人教育任務的指導下,深入地挖掘德育因素,豐富德育資源,應用多樣的策略展現德育因素,使學生通過體驗不同活動,增強道德認知,積累道德經驗,循序漸進地發(fā)展道德素養(yǎng),為有效地參與社會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徐興鋒.初中道德法治課堂教學中德育滲透的方法探究[J].新課程(下),2018(11):285.
[2]葛紅云.論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中德育功能的實現[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8(2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