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青青
摘? 要:將邏輯思維的培養(yǎng)和鍛煉融合進日常教學中,是當前初中數學教學價值提升和實現的關鍵。利用初中生的好奇心和探知欲,能夠促進初中數學在新的教育教學背景和時代發(fā)展背景下提升教學質量和價值。
關鍵詞:游戲教學法; 初中數學; 數學教學;
幾何、三視圖以及函數方程式等是初中數學中讓學生頗為頭疼的內容,在一定程度上消磨了初中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和信心,間接導致教學質量難以提升。巧妙運用游戲教學法,對初中數學教學內容和問題抽絲剝繭,能夠有效降低學習難度,這對于提升初中數學教學質量也大有裨益。
一、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游戲教學法的價值
(一)提升初中生的學習積極性
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高低不僅取決于教師教學能力的高低,與學生的學習動機強弱也有著直接聯系。如果初中生缺乏學習動機,教師縱然再努力地講授,教學效果也不會很理想。傳統(tǒng)初中數學教學模式下,教師更為關注教學效果,教學效果主要是通過學生的成績來反映,無形中忽視了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意愿。運用游戲教學法,能夠有效提升初中數學學習的趣味性,無論是平面圖形的學習還是函數的學習,都能夠借助游戲的形式變得妙趣橫生。運用游戲教學法也能夠充分活躍課堂氣氛,讓初中生參與其中,與教師一同探究數學原理或者圖形性質等問題,逐漸培養(yǎng)和提升初中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信念,將被動的數學學習變成主動的參與和探究學習,有利于提升初中生在初中數學中的學習動機。
(二)降低初中數學的學習難度
隨著初中數學教學的深入,其教學難度也不斷加強。在中考中,部分教師會建議學生放棄最后一個大題的最后兩個問題,只做出第一小問即可。這是因為最后一個大題雜糅了幾何證明、二次函數甚至還有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等內容,對于知識的考查比較全面,且對學生知識水平的掌握情況要求較高。運用游戲教學法,能夠對初中數學最后一個大題這一類的復雜問題抽絲剝繭,將其中考查的知識點一點一點剖析開來。
比如,2019年中考題中,有一小問“拋物線的函數表達式”,這里考查的是函數問題,需要根據題目要求列出函數方程式,計算a的值。第二小問“若點P在第二象限內,且PE=1/4OD,求PBE的面積”,考查的幾何圖形面積的知識,雜糅了幾何知識、函數知識和坐標軸知識。運用游戲教學法,讓初中生以小組為單位,采用搶答的方式,找到題目中的已知條件和未知條件,同時找到深埋在題目要求中的考查的知識類型和范圍等,能夠讓學生體會到探究數學問題的樂趣,一步步將問題剝離開來,最后也就自然而然地得到答案了。這樣一來,無形中降低了的初中數學的學習難度,也能夠為學生樹立起學習數學的信心。
二、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游戲教學法的策略
(一)巧用游戲教學法來引導新概念和理論的學習
初中數學教學中有很多新概念和新理論,教師通常采用的方法是讓學生背誦下來,在考試中套用公式和理論即可。但是因為學生認知水平的關系,部分學生還是會在心中存疑“為什么理論或者概念是這樣的”。游戲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新概念和理論學習過程中的應用,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讓學生深入理解概念,形成深層次的數學認知和理解,相較于死記硬背,學生在日后做題中能夠更為靈活地運用在游戲中學到的概念和理論,對于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大有裨益。
比如,教師可以讓初中生運用火柴或者小短棒、橡皮筋來制作一個的平行四邊形,讓學生選擇長度不等的火柴或者短棒分別嘗試組成不同的四邊形,對比平行四邊形的概念以及矩形、正方形等四邊形的概念。這樣能夠讓初中生在調整和嘗試過程中,在頭腦中逐漸清晰明確不同四邊形的性質定理和概念。
(二)巧用生活中的素材和工具開展初中游戲教學
數學中的很多理論和概念都是數學家從生活中獲得的啟發(fā),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游戲教學法來提升教學質量,同樣可以巧用生活中的素材和工具來開展。這樣一來,能夠讓學生將數學學習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增加對生活中數學問題的關注,也注重用初中數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比如說,在青島版九年級下冊《事件的概率》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組織擲骰子活動或者模仿商場抽獎活動,讓初中生在熟悉的氛圍中加深對“概率”的認知。擲骰子或者抽獎活動,都能夠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學生也必定踴躍參與其中。教師可以采用分組活動的形式,讓學生自己記錄骰子不同數字的出現頻次,然后導入“概率”的內容。教師也可以邀請學生到講臺上,模仿商場抽獎的方式,讓學生一起計算獲獎的概率。因為這些游戲活動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相關,很多學生也好奇商場抽獎能夠抽中的概率,所以也會更為聚精會神地聽課。在學習了“概率”的內容之后,有的學生還會回家與家長分享這堂課所學到的知識,有的學生也會到商場去參加抽獎,實際體驗一次。
(三)適度開展游戲教學,避免喧賓奪主
巧妙運用游戲教學法來提升初中數學教學質量,還需要堅持適度原則,避免游戲占比過多,發(fā)生喧賓奪主的情況。初中學生處于身心發(fā)育的關鍵期,其對于生動有趣的游戲的關注度往往多于數學知識的學習,很多學生都期待數學游戲,但是如果沒有把握好這個“度”,就容易出現課堂秩序混亂、數學知識不足以及教學質量差的問題。有些學生一堂課下來,只做了數學游戲,頭腦中一片空白,沒有掌握數學知識。
為此,在運用游戲教學法時,教師需要從游戲教學在整體授課中的占比以及課堂時間占比兩個方面入手,合理把控游戲教學法的應用,發(fā)揮其提升初中數學教學質量以及活躍課堂氛圍的積極作用。一方面,教師需要做好備課,找到游戲教學法的切入點和結合點,將游戲占比控制在五分之一左右即可,明確游戲教學的輔助定位,切不可喧賓奪主。另一方面,在游戲時間的把控方面,如上文擲骰子的游戲,學生很容易沉迷這一類的游戲而忽視了時間。教師需要做游戲時間的把控者,將游戲時間控制在10—15分鐘以內,切不可大量占用教學時間。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將游戲教學作為課堂導入或者課堂中間的知識教學輔助手段,在激發(fā)學生數學學習興趣之后,點到為止,及時強化數學知識的教學。
三、結語
在初中數學的游戲教學中,如果能夠尊重初中生的意愿和興趣偏好,以及其提出的創(chuàng)新想法,不僅能夠提升游戲教學法的應用效果和價值,也能夠讓初中生更好地融入到初中數學學習中來。靈活運用生活中的素材和工具,立足初中生的數學思維水平和認知能力,堅持“適度游戲”的原則,深化初中數學中的概念教學和理論教學,不僅顛覆了初中數學的固有印象,更是大大提升了初中數學的教學質量和學生參與度。
參考文獻
[1]劉亞萍.初中數學應用題教學中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名師在線,2020(18):49—50.
[2]朱建英.對初中數學“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相關問題的探討[J].名師在線,2020(18):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