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精準扶貧是針對當前我國國情發(fā)展趨勢提出的重要戰(zhàn)略思想,提倡改善民生、消除貧困、實現人們共同發(fā)展富裕的夙愿。精準扶貧背景下,對高校教育教學的有效性實施提供契機,尤其是學生精準資助育人工作模式,能實現學生精準資助育人工作質量的提升,達到學生精準資助育人的精準化。對此,立足于精準扶貧背景下高校學生精準資助育人工作要求,提出精準扶貧背景下高校學生精準資助育人工作實踐路徑。
關鍵詞:精準扶貧;高校;學生精準資助育人工作;實踐
精準扶貧是習近平總書記根據我國當前國情提出的思想概念,這一思想的提出,為我國戰(zhàn)略發(fā)展層面、社會發(fā)展層面、民生發(fā)展層面指明方向。精準扶貧視域下,高校以學生精準資助育人工作為導向,將精準扶貧思想融入到其中,根據精準扶貧思想為引領,提升高校學生精準資助育人工作實施的精準化、系統(tǒng)化、全面化。
(一)科學識別扶貧對象
高校的學生精準資助育人工作,是一項重要的工作內容,其工作的實施目的是從學生群體中尋找需要資助的貧困學生,給予這些學生一定的幫助和幫扶,諸如資金的幫扶,精神的幫扶以及心理方面的幫扶,使學生能夠正面積極的面對生活與學習,并受到幫扶的激勵,以自身學習回報祖國。而在精準扶貧背景下,為高校學生精準資助育人工作提出新的要求,精準識別每一名資助對象,彌補以往工作中支柱對象不精準的問題,做到真正的幫扶學生,從而提升高校學生精準資助育人工作實施的有效性。
(二)實施多維度幫扶
在以往高校學生精準資助育人工作中,針對學生的資助與幫扶,大多體現在資金幫扶中,而將精準扶貧運用到高校學生精準資助育人工作中,其工作實施要體現在多維度,包含貧困學生的精神、心理發(fā)展以及教育等方面,從貧困生個體層面出發(fā),多貧困生由于自身家庭條件貧困,多出現孤僻、心理、自卑等不良情緒,這對學生成長存在不良的隱患。而將精準扶貧利用到學生精準資助育人工作中,以多維度視角引領學生,使學生能夠身心健康發(fā)展,達到資助工作實施的有效性,凸顯精準資助育人成效,進而提升高校學生精準資助育人工作實施的有效性。
(一)轉變工作實施思維
在高校學生精準資助育人工作實施中,將精準扶貧思想運用到其中,并以精準扶貧為導向,彌補以往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情況。因此,在學生精準資助育人工作中,樹立精準扶貧思想,優(yōu)化學生精準資助育人工作體系,進而促進學生精準資助育人工作的有效性實施,達到工作精準扶貧育人的功效。
(二)強化學生心理干預
在高校教育實施中,無論是針對貧困學生還是普通學生,在教育的實施中,都應以心理教育為主。從心理學方面探析,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存在不足情況,特別是貧困學生。將心理教育融入到高校學生精準資助育人工作中,是高校教育更好的踐行素質教育。因此,在高校學生精準資助育人工作中,加強學生心理教育、心理引導,使學生能夠從心理視角,了解自身不良情緒對自身的危害,加強學生心理建設,并使學生意識到知識能改變命運的力量,通過學習實踐,不斷的提升自己核心能力,彰顯高校學生精準資助育人工作實施的價值。
(三)構建貧困學生數據庫
精準扶貧背景下,高校學生精準資助育人工作的實施,需要建立貧困學生數據庫。首先,加強高校與學生家長的聯系,使高校明晰學生家庭具體情況,根據所了解的家庭貧困情況,給予貧困學生一定的資助。其次,高校應跟學生所在地方政府合作,在政府那了解學生家庭以及學生自身真實情況,以此實現學生資助的精準化。最后,高校收集學生相關信息,把學生相關信息,納入到大數據庫中,作為高校學生,精準資助育人的信息資源以此信息資源開展針對性的學生精準資助育人工作模式,將促進學生發(fā)展,提升高校學生精準資助育人工作實施的有效。
精準扶貧背景下,為高校學生精準資助育人的工作有效性實施,提供思想的引領,彌補以往高校學生精準資助育人工作不足,優(yōu)化高校學生精準資助育人體系,實現精準扶貧的學生精準資助育人工作模式。因此,在高校學生精準資助育人工作中,重視精準扶貧的實施,發(fā)揮學生精準資助育人功效,實現貧困生的有效性監(jiān)測監(jiān)督,并從育人層面、心理層面、素養(yǎng)層面,給予所需的學生精準性的幫扶,提升高校學生精準育人成效,彰顯精準扶貧融入到高校學生精準資助育人工作的價值性。
參考文獻:
[1]王曉慶,王建才.脫貧攻堅視域下高職院校精準資助育人工作的實踐研究[J].大眾標準化,2020(21):32-34.
[2]陳佳璐,李松.新時代精準扶貧視域下高校資助育人體系探究[J].科教文匯(上旬刊),2020(08):9-10.
作者簡介:
張森林,男,漢族,1992-01,北京人,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講師,院團委書記,研究生學歷,碩士學位,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