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不斷推行素質教育,越來越重視對學生道德以及審美方面培養(yǎng)。很多學校也開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運用美育內容,希望可以通過美育培養(yǎng)學生優(yōu)秀道德品質和審美能力,充分發(fā)揮學校的育人功能,培養(yǎng)具有正確三觀的高素質人才。如何在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教育中運用美育,已經成為眾多專家學者的重點關注問題。本文首先,講述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教育中運用美育的意義;其次,闡述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教育中運用美譽的策略,希望可以為思想政治教育發(fā)展提供一些參考意見,并加強美育的滲透和運用。
關鍵詞: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教育;美育
思想政治教育的更新與完善,不但關乎素質教育改革步伐,也關乎學生身心健康問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運用美育教育,不但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科學性,也能幫助學生不斷提升欣賞能力,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美的眼光,從而促進學生積極健康成長。美育教育與藝術教育之間具有相同的功能,通過美育教育,可以激發(fā)學生對美的體驗,從而促進思想政治教育的藝術性和科學性,為社會提供符合時代發(fā)展特點的人才。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運用美育內容,主要是幫助學生提升欣賞能力,這樣學生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生活之美,從而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情趣。同時,學生也能根據(jù)個人特點去創(chuàng)造美,從而增加對生活的熱愛,也激發(fā)學生對藝術的興趣,有效開拓學生視野,加強學生對藝術的體驗。并且,思想政治教育中會存在很多傳統(tǒng)文化內容,這些傳統(tǒng)文化內容本身存在一定藝術性,這也與美育內容不謀而合,加強美育運用,可以加強對學生審美的培養(yǎng),從而有效完善思想政治素質教育。
(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強美育滲透
隨著素質教育不斷發(fā)展,思想政治教育越來越受到教師以及學生的關注。但思想政治課程其中缺乏一定的藝術性,可以加強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美育滲透,從而提升學生審美能力,幫助學生感受日常生活之美。首先,教師要根據(jù)學生個性特點,滲透美育內容,這樣才能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趣味性,加強素質教育,并吸引學生主動提升自身審美能力;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教師也要提升自身藝術審美能力,這樣才能科學合理的運用美育內容,促進思想政治教育藝術性;最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師要做好學生的榜樣作用,影響學生加強對美育內容的重視,從而使學生認可思想政治教育中滲透的美育內容。
(二)充分挖掘思政素質教育中的美育內容
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道德品質,加強對思政教育中的美育內容挖掘,可以促進人才協(xié)調發(fā)展,將真善美傳輸給學生。首先,教師可以加強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從而幫助學生挖掘思政素質教育中的美,使學生的鑒賞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其次,教師要對思政素質教育中的美育資源進行擴充,這樣才能有效豐富學生視野,幫助學生提升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并充分發(fā)揮美育優(yōu)勢;最后,可以通過美育相關的實踐活動,加強對美育內容的滲透。例如,雕塑、衣著、詩歌等等其中都存在一些藝術性,學生可以通過不斷欣賞加強對美育內容的認知。
(三)構建具有美感的校園文化
在構建相應的校園文化時,不僅要加強對思政方面的滲透,也要構建具有藝術性的校園文化,這樣才能使學生長期受有美感的校園文化熏陶。首先,可以增加校園文化中的傳統(tǒng)文化內容,傳統(tǒng)文化具有較強的藝術性,同時也蘊含優(yōu)秀的思想政治內容,因此,加強傳統(tǒng)文化熏陶,更有利于學生積極進行自我提升;其次,可以在校園中展開一些知識競賽,學生在知識競賽準備期間,需要查閱大量的思想政治以及藝術性內容,這也有利于學生拓展視野,促進校園文化的合理性和藝術性。
科學合理的展開思想政治教育不僅是眾多教育學者關心問題,也是教育部門十分關心的話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強美育滲透,可以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藝術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更強大,也會使大學生積極健康成長。同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強美育運用,也能增加思想政治教育趣味性性,吸引學生主動進行學習,從而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幫助學生合理運用美育以及思想政治內容,并有效提升學生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中國特色高等教育思想體系研究”課題組,周遠清,瞿振元,陳浩,劉獻君,別敦榮,周光禮,宣勇.?中國特色高等教育思想體系舉要[J].?中國高教研究,2017(04):1-25.
[2]張冬月.?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藝術教育深度融合重要意義及現(xiàn)存問題思考[J].?教育現(xiàn)代化,2019,6(84):199-200.
作者簡介:
陳瑞,女,漢族,1990-10,河南中牟人,南陽理工學院,助教職稱,南陽理工學院生物與化學工程學院副科級組織員,研究生學歷,碩士學位,研究方向:主要從事聲樂教學研究、學生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