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毅,解華云,陳東奎,洪日新,李天艷,柳唐鏡,李桂芬
(廣西農業(yè)科學院園藝研究所,廣西 南寧 530007)
【研究意義】廣西亞熱帶季風氣候背景下的暖冬、暖春、秋旱兼高溫及光照和熱量充足等特征,為冬春季和秋延后兩茬西瓜反季節(jié)栽培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1]。廣西西瓜春植早熟栽培面積約占全年栽培面積的60 %,秋植延后栽培面積約占全年栽培面積的30 %[2]。中小型無籽西瓜是西瓜產業(yè)發(fā)展中極具市場價值的新類型,是高品質無籽西瓜生產發(fā)展的新潮流[3-4],因具有小巧玲瓏、皮薄多汁、清甜爽口、入口即化等特點而深受消費者青睞[5-9]。隨著保護地西瓜栽培的迅速發(fā)展和人們需求水平的提高,我國西瓜生產已由傳統(tǒng)大果豐產型向優(yōu)質小果型轉變[10]。但目前廣西無籽西瓜生產仍以大果型品種為主導,品種結構急需調整。因此,篩選產量高、品質優(yōu)且適宜廣西設施種植的中小型無籽西瓜優(yōu)良特色品種,對促進廣西西瓜產業(yè)結構調整和滿足西瓜市場多元化需求具有重要意義?!厩叭搜芯窟M展】項生等[3]開展中小型無籽西瓜引種品比試驗,篩選出中興紅1號、小寶無籽、綠野無籽和金蘭無籽等4個適合在寧夏日光溫室種植的小型無籽西瓜品種。柳唐鏡等[4]對引進和征集的25個小型無籽西瓜新品種進行品比試驗,篩選出綜合表現(xiàn)較好的墨童、蜜童和帥童在海南進行適當面積推廣,并推薦參加小型西瓜品種生產試驗。相育苗和高會芳[7]從引進的13個小果型功能西瓜品種中篩選出綜合表現(xiàn)較好的M2(番茄紅素含量高達98.0 mg/kg)和M11(瓜氨酸含量在黃瓤類型品種中最高,為3.2 g/kg)。朱迎春等[11]篩選出可在河南地區(qū)大面積推廣種植的小果型西瓜品種小玲、眾天玉和早春翠玉。蔣仁嬌等[12]篩選出綜合性狀表現(xiàn)突出且適合珠三角地區(qū)種植的優(yōu)良小型西瓜品種玲瓏、眾天1293和眾天2013,并建議在珠三角地區(qū)推廣種植。 廣西無籽西瓜主栽品種分大果型和小果型兩種類型,大果型品種主要有廣西三號、特新一號、林優(yōu)新一號、廣西五號、洞庭一號、鄭抗無籽5號和雪峰花皮無籽,小果型品種主要有黑蜜、蜜童和京玲等[1-2,13],以露地栽培為主、市場銷路較好的無籽西瓜品種為廣西三號和林優(yōu)新一號,其產量達45 000~52 500 kg/hm2,大棚栽培品種以早佳(84-24)、繡球黃瓤、紅玉和京玲1~3號系列小型無籽等品種表現(xiàn)較佳[13]。【本研究切入點】目前,在廣西有針對性地引進各地較受歡迎中小型無籽西瓜品種進行設施品比試驗的研究鮮見報道?!緮M解決的關鍵問題】引進國內外10個在各地較受市場歡迎的中小型無籽西瓜新品種于大棚設施內開展品比試驗,篩選出適宜廣西春或秋延后大棚設施栽培的中小型無籽西瓜新品種,為加速廣西大棚設施栽培中小型無籽西瓜品種更新?lián)Q代及促進廣西西瓜產業(yè)結構調整提供參考依據(jù)。
10個供試中小型無籽西瓜品種分別為xj-2(廣西農業(yè)科學院園藝研究所選育)、嘉美(江蘇正大種子有限公司選育)、蘇蜜無籽(江蘇省農業(yè)科學院蔬菜研究所選育)、帥童(山東壽光先正達種子有限公司提供)、墨童二號(山東壽光先正達種子有限公司提供)、桂系4號(廣西農業(yè)科學院園藝研究所選育)、桂系5號(廣西農業(yè)科學院園藝研究所選育)、桂系6號(廣西農業(yè)科學院園藝研究所選育)、金蜜童(山東壽光先正達種子有限公司提供)和對照品種蜜童(山東壽光先正達種子有限公司提供)。
1.2.1 試驗設計 試驗于2018年2-6月在廣西南寧市武鳴區(qū)武帽農場西甜瓜試驗基地塑料大棚中進行。采用基質栽培,立體吊蔓單畦雙行種植,試驗小區(qū)面積13.5 m2,每品種定植1個小區(qū),每小區(qū)定植30株,折合密度為22 230株/hm2。采取主蔓留單瓜,主蔓第3或第4朵雌花坐果。試驗區(qū)周邊設保護行,水肥滴灌和病蟲害綠色防治等措施與當?shù)卦O施西瓜標準化生產管理相同。在大棚內采用穴盤基質育苗,2018年2月8日浸種催芽,2月10日點種,3月1日當西瓜苗長至2葉1心時移栽定植,3月25日至4月1日授粉。
1.2.2 測定指標及方法 果實成熟后每個小區(qū)隨機抽取5個瓜,測定單果重、果皮厚、口感、果形指數(shù)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指標。單果重用電子秤稱量,果皮厚、縱徑和橫徑用直尺測量;果形指數(shù)=縱徑/橫徑;口感由5名考種者品嘗后分為好、較好和中差進行評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采用PAL-1型測糖儀測量,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取西瓜中心果肉進行測定,取5個瓜的平均值;邊際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取近瓜皮0.5 cm處果肉進行測定,取5個瓜的平均值。
試驗數(shù)據(jù)采用Excel 2003進行統(tǒng)計,以SPSS 20.0進行差異顯著性分析。
2.1.1 果實形態(tài) 由表1可知,參試中小型無籽西瓜品種的果實縱徑為15.3~17.3 cm,平均為16.3 cm,其中,xj-2和嘉美的縱徑較大,分別為17.2和17.3 cm,蘇蜜無籽和帥童的縱徑較小,分別為15.6和15.3 cm。方差分析結果表明,xj-2和嘉美的縱徑顯著大于蘇蜜無籽和帥童(P<0.05,下同),與其他品種無顯著差異(P>0.05,下同),而蘇蜜無籽和帥童的縱徑顯著小于除桂系6號外的其他品種。各品種果實的橫徑為14.5~16.6 cm,平均為15.3 cm,其中,xj-2和桂系5號的橫徑較大,分別為16.6和16.2 cm,蘇蜜無籽、帥童和金蜜童的橫徑最小,均為14.5 cm。方差分析結果表明,桂系5號和xj-2的橫徑顯著大于蘇蜜無籽、帥童、金蜜童和對照,與其他品種差異不顯著,而蘇蜜無籽、帥童和金蜜童的橫徑除與墨童二號和對照差異不顯著外,均顯著小于其余品種。各品種的果形指數(shù)為1.00~1.10,平均為1.05,其中嘉美、金蜜童、對照、蘇蜜無籽和墨童二號的果形指數(shù)較大,分別為1.10、1.10、1.10、1.08和1.06,桂系4號、桂系5號和桂系6號的果形指數(shù)較小,分別為1.02、1.02和1.00。方差分析結果表明,嘉美、金蜜童、對照、蘇蜜無籽和墨童二號的果形指數(shù)顯著大于除xj-2和帥童外的其余品種,而桂系4號、桂系5號和桂系6號的果形指數(shù)顯著小于除xj-2和帥童外的其余品種。可見,參試10個中小型無籽西瓜品種的形態(tài)雖存在差異,但均為圓形或高圓形,與對照相近,基本符合市場需求。
2.1.2 果皮厚度及硬度 由表1可知,參試中小型無籽西瓜品種的果皮厚度為0.4~0.9 cm,其中xj-2、嘉美、桂系4號和桂系5號的果皮厚度較厚,且顯著厚于對照,其他品種的果皮厚度與對照相近,無顯著差異,其中蘇蜜無籽和帥童的果皮厚度最薄,均為0.4 cm。果皮硬度以xj-2和嘉美最大,分別為19.88和22.78 kg/cm2,二者差異不顯著,但均顯著大于除桂系5號外的其他品種,而蘇蜜無籽和金蜜童的果皮硬度較小,分別為11.44和11.56 kg/cm2,二者顯著小于除帥童、墨童二號和對照外的其余品種。可見,10個參試中小型無籽西瓜品種的果皮厚度間和果皮硬度間差異較明顯,其中,xj-2、嘉美和桂系5號屬耐運輸品種,桂系4號和桂系6號的果皮硬度大于對照,但差異不顯著,也屬于耐運輸品種,蘇蜜無籽、帥童、墨童二號和金蜜童的果皮硬度小于對照,屬較耐運輸品種。
2.1.3 單果重 由表1可知,桂系4號、桂系5號、xj-2和嘉美4個品種的單果重分別為2.27、2.43、2.36和2.23 kg,均顯著高于對照,屬于中小型無籽西瓜品種,其余品種的單果重與對照接近,無顯著差異,其中蘇蜜無籽、帥童和墨童二號的單果重較輕,分別為1.67、1.76和1.99 kg,屬于小型無籽西瓜品種。
2.1.4 產量 從表1還可看出,小區(qū)產量超45 000.00 kg/hm2的品種有5個,排序為桂系5號(54 107.82 kg/hm2)>xj-2(52 462.80 kg/hm2)>桂系4號(50 639.94 kg/hm2)>嘉美(49 572.90 kg/hm2)>桂系6號(46 816.38 kg/hm2),這5個品種的產量均顯著高于對照(40 102.92 kg/hm2);小區(qū)產量低于45 000.00 kg/hm2的品種有5個,排序為墨童二號(44 282.16 kg/hm2)>金蜜童(43 437.42 kg/hm2)>對照(40 102.92 kg/hm2)>帥童(39 213.72 kg/hm2)>蘇蜜無籽(37 213.02 kg/hm2),這5個品種的產量間無顯著差異。
表1 參試中小型無籽西瓜品種的果實形態(tài)及產量對比
2.2.1 邊際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由表2可知,參試10個西瓜品種的邊際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變幅為6.0 %~7.9 %,其中,嘉美、xj-2和金蜜童3個品種的邊際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別為6.0 %、6.5 %和6.9 %,顯著低于對照和除桂系6號外的其余品種;蘇蜜無籽、帥童、墨童二號、桂系4號、桂系5號和桂系6號6個品種的邊際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與對照相近,差異不顯著。
表2 參試中小型無籽西瓜品種的品質性狀對比
2.2.2 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參試10個中小型無籽西瓜品種果實的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變幅為10.4 %~12.1 %,其中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較高的6個品種排列順序為帥童(12.1 %)>蘇蜜無籽(11.9 %)>墨童二號(11.8 %)>對照(11.7 %)>桂系5號(11.6 %)>桂系4號(11.5 %),該6個品種的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間差異不顯著,而嘉美、xj-2、桂系6號和金蜜童4個品種的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于對照。
2.2.3 色澤 從表2還可看出,10個參試中小型無籽西瓜品種的果實剖面均為好,瓤質脆、纖維少、口感好、皮色色澤均勻;個別品種的瓤色和皮色略有不同,其中,桂系5號的瓤色為大紅色,其余品種的瓤色均為紅色,金蜜童的皮色為黃色,其他品種均為花皮,但均符合市場需求。
西瓜商品品質的綜合評價指標包括果實大小、果實形狀整齊程度、皮色花紋、果皮光滑程度等果實外觀表現(xiàn)及果實含糖量、瓜皮厚薄程度、果肉顏色、肉質口感和耐貯運性等[14],本研究參試10個中小型無籽西瓜品種的這些指標均符合生產要求,但各品種間在產量、品質和耐貯性等方面存在差異。
西瓜產量直接影響瓜農的經(jīng)濟收入,高品質低產量或高產量低品質的西瓜品種都無法滿足瓜農和市場需求[15]。本研究中,桂系4號和桂系5號的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邊際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品質指標與對照相近,但兼具高產及耐運性較好等優(yōu)勢,單果重和產量均顯著高于對照,即產量、品質和耐運性等綜合性狀表現(xiàn)良好,適宜在廣西設施中推廣種植;蘇蜜無籽、帥童和墨童二號3個品種的產量較低,與產量密切相關的單果重較輕(僅1.67~1.99 kg),屬小型無籽西瓜品種[16-17],其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較高,品質好,果皮薄,較不耐運輸,建議作為設施保護地高檔精品西瓜品種推廣種植,商品瓜使用專用紙箱包裝運輸;金蜜童的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為11.2 %,與對照(11.7 %)僅差0.5 %(絕對值),產量與對照相近,其果皮呈黃色,外觀新穎靚麗,符合觀光采摘等特色需求,可作為特色西瓜品種小面積種植。
西瓜果肉硬度決定西瓜的品質和口感,西瓜果皮厚度及硬度決定果實的可食用比例和儲運性。許曉婷等[18]研究發(fā)現(xiàn),西瓜果皮厚度與果實切裂應度呈負相關,即果皮厚度越厚,果實切裂應度越小,越不易裂果。高美玲等[19]研究認為,西瓜果皮厚度、果皮硬度與切裂應度呈顯著負相關,且果皮厚度與切裂應度呈極顯著負相關;果皮厚度與果皮硬度呈正相關,即果皮厚度變厚則其果皮硬度變大。江海坤等[20]研究顯示,果皮硬度、果皮厚度等與裂果率呈負相關,即果皮硬度大、果皮厚度厚則裂果率小。本研究僅對各參試中小型無籽西瓜品種的果皮厚度和果皮硬度進行分析,今后應開展對其裂果率和果實切裂應度的分析研究。西瓜果皮厚度是判斷果實品質性狀的指標之一,果皮硬度決定貯運性,本研究中10個中小型無籽西瓜品種的果皮厚度(變幅0.4~0.9 cm)均小于1.0 cm,屬于薄皮品種,可食率較高,果皮厚度間和果皮硬度(變幅11.44~22.78 kg/cm2)間差異較明顯,隨著果皮厚度的增加,果皮硬度趨于變大(金蜜童除外),與高美玲等[19]研究認為果皮厚度與果皮硬度呈正相關的觀點吻合。根據(jù)國家西瓜種質資源描述規(guī)范和數(shù)據(jù)標準,xj-2、嘉美、桂系4號、桂系5號和桂系6號等5個品種的果皮硬度大于15.00 kg/cm2,屬耐貯運品種,可用于遠銷,蘇蜜無籽、帥童、墨童二號和金蜜童等4個品種的果皮硬度較小,耐貯運性略差,宜進行包裝運輸或就地采摘行銷。
嘉美、xj-2和桂系6號等3個品種的產量顯著高于對照,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別為10.4 %、11.0 %和10.7 %,較對照低1.0 %~1.3 %(絕對值),但其糖度均在10.0 %以上。由于桂南西瓜在春茬坐果期間遇高溫天氣,夜溫過高而導致晝夜溫差不明顯,不利于糖分和養(yǎng)分積累,一般設施大棚栽培西瓜果實的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達10.0 %即表現(xiàn)為口感和商品性均較佳,達到市場消費要求,因此,綜合嘉美、xj-2和桂系6號的產量優(yōu)勢及其他性狀表現(xiàn),仍可推薦在廣西種植。
本研究根據(jù)廣西當?shù)匚鞴显O施大棚栽培技術特點,參考徐志紅等[21]、何毅等[22]的方法對引進10個中小型無籽西瓜品種進行春季品比試驗,但未開展不同種植季節(jié)與栽培方式對其品質和單果重等影響及引進品種在廣西秋延后栽培表現(xiàn)方面的研究。在實際生產中,可根據(jù)廣西生產環(huán)境和市場消費習慣選種具有相應特性的中小型無籽西瓜品種,針對單果重較輕的蘇蜜無籽、帥童和墨童二號等3個品種可通過改變種植密度、采用單株雙蔓或三蔓整枝以提高產量[4]。
桂系4號和桂系5號在廣西春季進行大棚種植兼具高產、優(yōu)質和較耐運輸特性,建議作為廣西中小型無籽西瓜主栽品種進行大面積推廣種植;蘇蜜無籽、帥童和墨童二號可根據(jù)市場需求作為設施高檔精品西瓜品種進行適當規(guī)模種植;金蜜童果皮呈黃色,外觀新穎靚麗,可作為特色西瓜品種小面積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