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山市僑中英才學校
現(xiàn)在學生很少去關注、觀察生活中的物理現(xiàn)象,以至于觀察能力普遍較差。老師課堂上講的很多生活中與物理知識有關的現(xiàn)象,學生大都沒有感覺。目前這種現(xiàn)狀對于物理實驗教學更是雪上加霜。在這種情況,我進行了一系列探索,采取了以下方法:
在每個周末布置學生完成一到兩個具體的實驗任務。例如:讓學生打開冰箱拿出雞蛋,觀察雞蛋外殼;去金鐘水庫踩單車,上坡時要省力,觀察后輪應該用較大齒輪、還是較小齒輪;用手去摸一摸汽車的觀后鏡,看看是平面鏡還是凸面鏡;吃冰棒時,冰棒會冒“白氣”,“白氣”是向上飄,還是向下落;8個相同的啤酒瓶裝中灌入不同的水,用筷子敲擊聽聲音的音調;把家用電器銘牌上的額定功率記錄下來等等。這些都是生活中常見的現(xiàn)象,但是學生沒有去關注。把實驗任務具體化了,學生才能有的放矢去細致觀察。如果老師只是語重心長地說:同學們課后要多去關注生活中的物理現(xiàn)象。學生會很茫然,不知道要做什么,也不知道要觀察什么。
在探究音調高低與空氣柱長短關系的實驗中,我用的器材是剪刀、吸管。當我把課前處理好的吸管吹響的時候,學生很有興趣,然后再用剪刀把吸管逐漸剪短,并發(fā)出了不同音調的聲音,學生更加坐不住了,躍躍欲試。學生拿起桌上的吸管使勁地吹,結果很失望,沒有一個學生能夠吹響。學生此時很困惑,有學生紛紛提出要看看我手中的吸管。原來要把吸管的一端壓扁、削尖才能吹響。于是,學生又開始嘗試,很快教室中就傳出了哆來咪發(fā)唆的聲音。學生在經歷一次失敗后再體會到成功的感覺,會讓學生印象深刻。在實驗教學中不時地設置一些懸念,學生的好奇心被激發(fā)。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和動手實驗的欲望,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
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成實像時上下倒立、左右相反。在課堂上我用蠟燭做實驗,學生能很直觀的看到成實像是上下倒立、但觀察不到左右相反。這個時候引導學生思考,平面鏡成像是左右相反,那么凸透鏡成像是否一樣呢?在課堂上給學生提出問題后,讓學生課后去思考、設計實驗方案,給予充足的時間去探索,而不是立即演示實驗、公布結果。把全班學生分成幾個大組,由小組長牽頭,課后組織組員討論,利用集體的智慧商討出合理的實驗方案。然后,組長找老師借實驗所需的器材,完成實驗后,形成實驗報告、在全班展示交流。通過同學們自己的思考、實踐要遠比老師直接告訴結果收獲要大得多。通過這種形式自由的探究活動讓學生有更廣闊的思維空間,還能增強同學之間的合作精神。
學生做了實驗,老師對學生的實驗過程要有一個客觀評價。對于課外的實驗,讓學生寫實驗報告上交,老師對實驗報告給予評價。經過調查,大多數(shù)同學很愿意做實驗但不想寫實驗報告,覺得麻煩。但是這樣老師就沒有辦法對學生的實驗進行評價。為了能把大家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我改變了策略,投其所好,學生比較喜歡玩微信。于是,取消了實驗報告,改為發(fā)微信。讓學生把實驗過程用手機拍下來,并附上簡短的現(xiàn)象描述。這招果真見效,學生很喜歡用這種方式分享他們的成果。后來發(fā)展到有些家長也加入到這個行列,朋友圈中點贊的越來越多。而且有同學在評論中用學過的物理知識解釋了這些現(xiàn)象。有些同學對于解釋提出了不一致的看法,因此還展開了激烈的討論。每個月對發(fā)言積極和贊數(shù)多的同學給予肯定和物質獎勵。物質獎勵以文具和科普類的書籍為主。
課內的實驗我主要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評價。主要是看組內分工合作、小組成員精神面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等。每個小組成員要進行自我評價、互評,寫出自己和組員的優(yōu)點和不足,互評時以不記名的方式。通過這種評價,組員能找出自己的不足,為今后持續(xù)更好的合作提供了幫助。
總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結合實際,有目的引導學生進行實驗。充分相信學生,給予學生更多的思考空間。采用靈活多樣的評價方式給予學生肯定。久而久之,學生對于物理實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觀察能力、動手能力都得到了較大的提高,為學好物理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