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錦慧
【摘?要】隨著當代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對于課堂教學要求也在逐步提升,教室們隨著時代的變化,對于學生的教學模式也在逐漸發(fā)生轉變,對于課堂效果將會有更高的要求,廣大教師紛紛采用互動教學的方式來開展教學任務,讓課堂的學習氛圍變得活躍生動。讓學生不斷享受這個互動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加強與學生相互之間的友誼,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親密度,從而達到高效教學的目的。本文將圍繞試析高中歷史課堂互動教學的有效策略這一問題進行闡述和說明,希望以此為廣大教師群體提供更多有關課堂互動的有效方式,幫助教師活躍課堂氛圍。
【關鍵詞】高中歷史;互動教學;有效策略
互動是每個人都應該鍛煉的技能,它意味著主動、積極發(fā)表自己的觀念看法,能夠鍛煉學生與他人溝通的能力,增加學生的自信心,在學習生活中更好的運用知識。教師要在課堂過程中及時穿插互動教學,讓學生快速適應這種教學方式。課堂中無論是教師與學生或是生生之間的互動,都是最為基本的互動形式,互動式的教學課堂也在無形之間調動了學生去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教師要善于利用這種方式,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具體水平進行不斷的嘗試和轉換,讓互動探究教學真正適應自己班內的學生。多元的教學模式才是最適合學生的方式。通過課堂互動的最終目的也是讓學生學會自主探究,自主學習,從而解決更多歷史學業(yè)問題。
一、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讓學生帶著任務去預習
在任務驅動教學法的使用背景下,我們教師需要在課前充分備課,把這節(jié)課所需要用到的和需要學習的知識點去完美的轉化為可以給學生布置的任務和問題,在課堂上給學生提問出來。首先在布置任務這個階段,我們教師要充分把握這一任務的難度,給學生布置的任務要難度恰當適中,以保證學生能夠找出答案但是又不容易回答對,以此充分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其次,在給學生布置的問題要貼合當前學生的知識水平,不能夠提出過于超前的問題,學生答不上來會在一定程度上打消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
例如,必修一第三單元第三單元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確立與發(fā)展,在這一節(jié)課上教師要為學生布置任務,讓學生在預習時找出英國、美國、法國等國家制度的不同之處及每一個國家制度的特點,在課程開始之前進行班級的分享,然后再由其他同學進行補充。
二、設計情景互動式課程,吸引學生注意力
教師在高中歷史教學的課程中應該堅持以學生為本為原則開展教學。在課堂中教師應開展與課程有關的活動,在課堂上讓學生們之間多進行溝通交流,語言是交流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開展互動式教學課堂拉進同學之間的距離。教師開展情景化課堂給出學生交流話題,讓學生們根據課題進行溝通。在學生溝通的過程中,教師要發(fā)揮引導學生的作用,此外還要積極地幫助學生主動的去復習和鞏固學習過的知識點,積極引導學生對于知識點的第二次理解。對于課堂來講,在學習的氛圍下具有情景化、戲劇化,會更容易去吸引學生學習的注意力,也會調動學生們之間的互動,從而提高了課堂的高效率。
例如,必修一第二課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學生對于戰(zhàn)國各朝代相對比較陌生,對于其滅亡順序也不清楚,因此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各國扮演的方式進行互動,對于秦國及其他國家分別找學生進行情景化演繹形成學生之間的課堂互動。讓學生在歡樂的課堂氛圍中感受到學習歷史也并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做到趣味學習。
三、教師組建小組形式,提供互動空間
現如今的課堂中學生人數較多,教師也都忙于教學,對于學生的關注度也會下降。為此,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們學習的能力和成績等等因素實施小組的分配,每組必備一個優(yōu)等生,讓歷史成績好的帶動歷史成績差的學生,小組內部成員互幫互助達到學習最高效。小組成員應選舉出組長來組織互動的活動。當互動活動開始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們討論的狀況,及時的去糾正學生所存在的錯誤問題,并給予正確引導。在小組討論結束后,可以由組長匯報結果以及在其討論中小組成員所出現的分歧,并請求教師幫忙。
例如,第六單元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tǒng)一,這一節(jié)課教師可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對于整個單元進行大體導學,小組成員之間分工合作找出新中國成立后為了經濟建設和國家統(tǒng)一做了哪些事情,全部找完后由小組長進行小組總結,教師再對于組長的發(fā)言進行總結與評價。從而形成了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
結語:
總而言之,在高中歷史的課堂教學中,我們教師要充分發(fā)揮教師的引導帶動作用,讓教師去帶領學生和引導學生去學習,加強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的互動。我們教師去幫助學生建立學習興趣,而建立這一學習興趣的第一地點就是課堂。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創(chuàng)新課堂、引導學生、建立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等方法幫助學生更好的去學習歷史這門學科,幫助學生建立學習歷史的良好的學習方法,然后激發(fā)學生對于歷史的學習興趣和提高學生對于歷史的學習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個人綜合學習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孫寒. 深度教學視域下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河南大學,2020.
[2]王春玲. 美國高中歷史教材中的日本[D].湖南師范大學,2020.
(作者單位:吉首市民族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