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奇蒙
淚小管斷裂是眼科較為常見的病種類型,淚器損傷常與眼瞼外傷有關,多見于青年工人,淚道為淚器最易受傷的部分,尤以淚小管創(chuàng)傷最為常見,且常與眼瞼或面部創(chuàng)傷同時存在。淚小管損傷通常是眼部鈍挫傷所致,但也可由銳器切割傷所引起,癥狀表現:(1)流淚;(2)淚小管斷裂常伴有顏面部及眼瞼損傷;(3)下淚小管斷裂較上淚小管損傷為多見;(4)伴有內眥韌帶斷裂時淚點有移位現象;(5)淚道檢查淚小管離斷。臨床治療原則為:(1)清創(chuàng)縫合眼瞼;(2)吻合淚小管;(3)預防感染,對傷口感染病例,應靜滴抗生素[1]。淚小管斷裂傷,常合并眼瞼或面部損傷,因此在吻合淚小管的同時,要縫合好眼瞼及面部損傷,注意保持眼瞼的正確位置,如內眥韌帶同時損傷,要將內眥韌帶縫合固定等[2]。本文則主要是將硅膠管雙路置入法在淚小管斷裂吻合術的研究過程與結果進行探討。
對我院2017 年1 月—2019 年1 月期間進行硅膠管雙路置入法治療的80 例淚小管斷裂患者的病情資料進行回顧性地分析和術后隨訪,80 例患者中有61 名男性患者和19 名女性患者,年齡在21~67 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6.16±6.74)歲。80 例患者均是由于外傷導致淚小管斷裂,其中上淚小管斷裂患者21 例,下淚小管斷裂患者51 例,上下淚小管均斷裂患者8 例,患者從受傷到入院接受治療的時間為1~36 小時,平均為(15.00±1.23)小時。對80 名患者以及患者家屬進行本次研究的目的、意義以及過程的講解, 80 名患者及家屬均表示理解并自愿參與到本次研究中,簽署相關知情同意書。
RS 型一次性使用淚道再通管(濟南晨生醫(yī)療科技有限公司)。淚道再通管為具有良好彈性和韌性的硅管,管體為“U 形”對稱設計,由兩條長50 mm、外徑1.0 mm 的帶封閉盲端的直行段中間連接長20 mm、外徑0.5 mm 弧形段構成,直行段內置帶有回拉式手柄的金屬探針。
上淚小管斷裂患者21 例,下淚小管斷裂患者51 例,上下淚小管斷裂患者8 例均接受神經阻滯麻醉下硅膠管雙路置入法淚小管斷裂吻合術,具體手術步驟如下:患者仰臥位,常規(guī)消毒術眼,包頭、鋪無菌孔巾,2%利多卡因及少許腎上腺素注射液的混合液做術眼篩前神經阻滯麻醉,淚囊區(qū)及眼瞼皮膚裂口處局部浸潤麻醉,探查斷裂淚小管遠處斷端,用沖洗針頭注水入咽部確認,以6-0可吸收縫線標記該處,擴張斷裂側淚小點,以淚道探針支撐淚道硅膠管,從淚小點穿入,并從近處斷端穿出,再以淚道探針支撐淚道硅膠管插入淚小管遠處殘端、淚囊至鼻淚管,抽出探針,留置淚道硅膠管,6-0 可吸收縫線于淚小管壁斷處兩端分別對位縫合2 針(如下淚小管斷裂淚小管遠處斷端較深,需以5-0 可吸收縫線帶內眥部骨膜褥式縫合瞼緣一針),以淚道探針支撐淚道硅膠管從另一側淚小點穿入,淚囊至鼻淚管,抽岀探針,留置淚道硅膠管,再分層縫合眼瞼處裂傷,眼瞼成形良好,淚道硅膠管在位,術畢,氧氟沙星眼膏涂術眼,包扎術眼。上下淚小管均斷裂手術過程為分別吻合上下淚小管壁,具體手術方法同單側淚小管斷裂。術后術眼消毒換藥,局部抗炎滴眼液點眼及全身抗炎對癥治療。置入的硅膠管在術后三個月時拔除,置管期間定期復診,硅膠管拔除以后定期進行淚道沖洗[2-4]。
患者治療結束以后,對80 例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統(tǒng)計。顯效:患者治療結束并且拔管后,斷段吻合良好,無流淚、無異常分泌物,進行淚道沖洗通暢無反流;有效:患者治療結束并且拔管后,斷端吻合良好,無異常分泌物,進行淚道沖洗通暢有輕微反流、無異常分泌物;無效:治療結束并拔管后流淚嚴重,淚道沖洗反流嚴重者為無效[3]。(顯效人數+有效人數)/總人數×100%=總體有效率。
經過手術治療后,統(tǒng)計的結果顯示:治療效果顯效的有70 例,占比87.50%;治療有效的有9 例,占比11.25%;治療無效的有1 例,占比1.25%,總體治療有效率為98.75%。在術后為期半年的隨訪觀察過程中,患者未出現眼部異物感,無充血水腫,分泌物異常,經過治療的患者眼瞼閉合良好,未見內外翻,治療患者均無并發(fā)癥現象。
淚小管斷裂是眼科常見的急性損傷,通常來講,淚小管走形在內眥部,也就是內眼角部位,內眼角是相對比較固定的位置點,眼部又是比較容易受傷的部位,臨床上經常有一些外傷伴有淚小管撕裂傷。如果淚小管斷裂,最常見的原因就是內眼角因意外損傷[4-6],患者內眼角出現畸形、 雙側不對稱。 當然在急癥或者在外傷的時候,患者不出現流淚,傷口在未吻合斷裂淚小管而直接縫合5~7 天后會出現流淚表現。如果淚小管損傷,需要急診進行淚小管吻合手術,或者在一定時間內進行淚小管吻合手術,通常時間建議在5 天之內[7-8]。目前對于淚小管斷裂的治療方法主要有硅膠管單路置入法以及硅膠管雙路置入法[9-10],但是相比較于操作較為簡單的單路置入法,雙路置入法的吻合效果以及后期的相關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都顯著較低,比如,單路置入法的患者容易發(fā)生淚小管撕裂、淚小點豁裂以及下瞼外翻,同時吻合度達不到臨床理想要求,需要在眼瞼皮膚處進行外固定[11]。雙路置入法除了吻合效果好之外,由于其保持了原有的解剖學位置,所以穩(wěn)定性較強且不影響正常生活。任娜欣[12]等研究發(fā)現,采用硅膠管雙路置入法,能達到上下淚小管斷裂后的雙路快速吻合的目的,淚小管斷端對合牢靠,不影響美觀,治愈率達86.66%,且無并發(fā)癥。張敏敏[13]等在針對外傷性淚小管損傷的不同手術方式研究中提出,選擇不同的置入材料以及相關的留置方式在臨床治療上各有利弊,首選的治療方式還是硅膠管雙路置入法。
本文對我院2017 年1 月—2019 年1 月期間進行硅膠管雙路置入法治療的80 例淚小管斷裂患者的病情資料進行回顧性地分析和術后隨訪,發(fā)現在經過治療后,效果顯效的有70 例,占比87.50%;治療有效的有9 例,占比11.25%;治療無效的有1 例,占比1.25%,總體治療有效率為98.75%。在術后為期半年的隨訪觀察過程中,患者未出現眼部異物感,無充血水腫,分泌物異常,經過治療的患者眼瞼閉合良好,未見內外翻,治療患者均無并發(fā)癥現象。
綜上,硅膠管雙路置入法對于淚小管斷裂患者的治療效果較好,并且相關并發(fā)癥為零,安全性較高,值得臨床使用并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