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曄
摘要:分層教學勢在必行,初中階段的物理教學從新課教學、實驗課教學、習題布置和輔導方面均可進行有層次、有針對性的教學。不同內(nèi)容推送給不同的學生,力求其在自己的知識水平和能力都最近學習區(qū)得到穩(wěn)步提升。
關鍵詞:分層教學 物理學科?實驗教學
一、分層教學的背景
分層教學就是根據(jù)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能力水平和潛力傾向把學生科學劃分成與各自水平相近的群體并區(qū)別對待,在教師恰當?shù)姆謱硬呗院拖嗷プ饔弥械玫阶詈玫陌l(fā)展與提高。學習過程中以實驗為基礎,在理論的推導中不斷深入,幾乎每節(jié)課都會有或演示或分組的實驗。因此,面對學生的個性差異大、學習能力差異大的現(xiàn)狀,實驗分層教學、區(qū)別對待是必要的。
豐富的理論結合物理學科特征,目標是通過物理實驗教學分層,讓學生在自己的最近學習區(qū)達到知識的深化和提高,以及在水平相似的環(huán)境中提高自己的競爭意識和能力,從成績和能力雙方面有相應提高。其意義在于:正視學苗特點,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為了每一位學生的健康成長,因材施教,充分挖掘孩子的潛能,樹立孩子們的學習信心,班級整體成績穩(wěn)步提升。為此,我要對不同需求的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分層教學,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讓孩子們感受陽光教育,更健康成長。
二、從科學研究的角度,全面而深入地探索
(一)對學生情況進行了解,準備分層
將學生以何標準分層、分幾層,如何面對學生的心理問題和能力問題是準備過程的難點。我對兩個班的學生進行分層時,對他們的七八年學習成績分科進行對比。既有對每個學生單科成績變化的掌握,也有對學習方法和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文理傾向等方面的初步了解,同時向班主任、其他學科任課教師也進行了咨詢。物理學科是八年新加入的學習內(nèi)容,我對學生的認識和了解畢竟有限。通過分析,對基本情況有了初步的認識。每個班我分成了三個層次,分別是可以拔高的A組,中等層次的B組和有困難的C組。當然,為避免學生有心理負擔,分組只是我自己明確,對學生是不公開的,而且在具體實施中也會有三組的交叉合作,避免對學生有錯誤心理暗示。
(二)實踐操作,課堂教學實施
1.演示實驗教學
物理學科中,一些演示實驗是直觀的,不需多加探討的,如光的直線傳播等。但有的實驗是需要探究的,比如探究液體內(nèi)部壓強特點。因此,我在可探究的實驗中,對學生進行同層分組,進行實驗現(xiàn)象和結論的探究。在此過程中,發(fā)展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描述能力。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發(fā)現(xiàn)的問題可能是不同的,這是由于實驗本身的猜想是發(fā)散的,是正常情況。因此,可以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
2.分組實驗教學
學生分組活動的實驗課要求學生要合作完成全部實驗過程。因此,為了結論的順利得出和課堂教學任務的有效完成,我將三組交叉配合分配。這樣,以能力較強的學生帶動有困難的學生,分工合作,提高參與性和積極性。
3.課后實驗習題的分層
物理學科試卷中實驗題是占近三分之一分數(shù)的大題,因此,對于演示實驗和分組實驗的教學落實到筆頭上來,要求語言精準,實驗目的明確,操作得當。在此,我采用分層次布置作業(yè)。如在電學實驗中特殊方法測電阻的習題由大家選做,針對A組學生進行課后高要求,對B、C組學生放寬尺度,達到自己能力范圍內(nèi)的題必會,難題亦可嘗試的態(tài)度,讓其對自己的學習能力有信心。
4.改變傳統(tǒng)的備課方式
將教學內(nèi)容分層,將實驗探究內(nèi)容分層討論,設計不同梯度的探究題目和操作要求,使學生能夠得到,抓得著,還要掌握基礎。課下讓A組的同學部分參與預習,進行課前分享,可以有計劃的、有目的的幫扶同學。
5.積極進行同學科、同教研組、其它課題組研討
校內(nèi)外、各級理論學習、聽評課活動積極參與和研討。對于不同學科的分層次教學實踐,相互學習、借薦,共同分析學生學習狀態(tài)、思想動態(tài)等,達到共享共進的良好研究狀態(tài)。物理學科教師為一個備課組,而我校的理化生三科共在一個教研組,平時的教研中,對于共性問題的研究極大促進了學科聯(lián)系。例如,在物理中提到的燃點、著火點,在化學中只有著火點是正確的,教研中盡量統(tǒng)一知識點對于學生學習知識不混淆,提高學科互通是非常有必要的。
6.邊記錄邊反思,適當調(diào)整,完善研究內(nèi)容
我對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設計不同的難度梯度,找到適合我的學生的內(nèi)容和題目,盡量不要束縛學生的研究思路。不能僅以全區(qū)名校、大校的標準對學生進行一把抓,適當調(diào)整學習進度和習題難度。實驗中盡可能選取學生們熟悉的事物舉例,嘗試教材的“想想做做”實驗,以身邊的物品為實驗器材,有機會就自創(chuàng)教具。在分層時有的學生操作能力強,進行了適當?shù)姆纸M調(diào)整,以確保全班實驗操作在課堂內(nèi)完成。
(三)分析和反思
對物理實驗分層教學實踐的結果分析和反思,整理學習材料和活動記錄,思考研究過程的成效與不足之處,形成文字材料。
三、實踐初步有成效,結合反思再發(fā)展
從整體來看,有效的分層教學,使生生合作落到實處,學生對學習物理的興趣和信心明顯提高。不僅只對實驗現(xiàn)象好奇,對實驗結果有猜想,還能從操作中得出相應的一些規(guī)律。C組的同學從不聽課到能參與進來;B組的同學由只能跟著走,到可以獨立完成實驗;A組的同學從簡單摸索到能在老師引導和講解中對自己的知識點進行更高端的完善,并從自己幫助他人的過程中體會到了存在感和成就感。
實驗中分層,促進生生合作,對于班級凝聚力的形成,生與生情感、語言的交流方面作用積極正面;學生們實驗中得到的物理信息可以共享,對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形成嚴謹?shù)膶W習、實驗習慣有輔助作用;保護實驗器材、實驗室,以及物理教學中滲透的保護環(huán)境,節(jié)水節(jié)電等思想對學生正確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完善與形成都有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嚴先元 《教師怎樣做校本研究》?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 2007-4
2.巴班斯基?《教學過程最優(yōu)化》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11
3.任曰金 《分層次教學》 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