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騰霞
(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qū)第五中心小學,福建 泉州 362000)
隨文練筆是閱讀教學過程中,根據(jù)閱讀內容的生發(fā)或語言表達形式的遷移進行的一種寫作訓練。它融讀寫為一體,以讀促寫,以寫促讀,能有效地打通閱讀與寫作的壁壘,促使閱讀和寫作深度結合。許多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非常注重隨文練筆的作用,然而也因此走入一些誤區(qū)。隨著統(tǒng)編教材在全國的全面使用,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教材中的隨文練筆更是被推上了一個新的臺階,正在以一種新的方式發(fā)揮著巨大的功能。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們有必要重新審視一下當前的隨文練筆,在發(fā)現(xiàn)其重要性的同時,也要擺正其位置,克服缺點,以真正在課堂上隨文練筆,實現(xiàn)讀與寫的雙贏。
眾所周知,許多學生怕寫作,一提起寫作便一籌莫展,無從下手。究其原因是心中無事,筆下無話,隨文練筆恰好就彌補了學生這一方面的不足。實踐證明,在閱讀教學中進行隨文練筆、讀寫結合,效果良好。
首先,隨文練筆激發(fā)了學生的寫作興趣。由于隨文練筆是緊隨著閱讀教學進行的,題材單一,內容精短,選題角度小,又有教材文本閱讀體驗做鋪墊,學生可以充分借鑒和參考閱讀文章中的寫作手法及寫作技巧,這使得學生的寫作不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加之有教師正確的引導,因此學生寫起來就得心應手,并從中嘗到寫作的甜頭,從而對作文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
其次,隨文練筆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這是因為隨文練筆是在學生學習課文的基礎上,教師針對所教的課文內容設計出來的典型小練筆,這種寫作的過程必定是學生伴隨反復咀嚼原文,甚至經(jīng)歷過“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歷程才寫出來的,這樣的練筆過程一定能很好地反作用于閱讀教學,深化學生對閱讀內容的理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最后,隨文練筆促進了閱讀教學與寫作之間的平衡。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重閱讀輕寫作,并且習慣將閱讀和寫作分離開來,使得閱讀和寫作風馬牛不相及。而統(tǒng)編版教材中隨處可見的隨文練筆倡導教師們在進行閱讀教學的同時對學生進行有的放矢、循序漸進的隨文練筆,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學生習作能力的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之間的平衡。
不可否認,隨文練筆有其明顯的優(yōu)勢,在現(xiàn)實教學中很受老師們的青睞,但由于部分教師認知理念的偏差,使得目前語文課堂上的隨文練筆、讀寫結合還存在著一些不容樂觀的問題:
有的教師特別重視學生的隨文練筆,片面追求練筆的數(shù)量,每每上閱讀課就不加考慮地逢讀必寫,無端地增加學生的練筆次數(shù),以為這樣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要知道,隨文練筆也要講究適量、適當,如果泛濫成災,勢必會適得其反,效果當然可想而知。
隨文練筆的關鍵在于挖掘教材的“空白”點、適應延伸教材,結合文本找到恰當?shù)木毠P點,這樣才能引導學生寫出生動活潑的內容。然而有的教師由于對教材研究不透徹,缺乏對作者創(chuàng)作意圖的揣摩,以致練筆設計缺乏支點,隨意性太大,生搬硬套,從而造成讀寫脫節(jié),訓練沒有效果,浪費大好的課堂教學時間。
很多教師在閱讀課上雖然能很好地安排學生進行隨文練筆,但由于課堂時間有限,教師們在練筆前不能充分引導學生習得寫法,練筆后對于學生寫得好的文章,幾乎也只是請同學讀讀,輕描淡寫幾句話評價了事。至于好在何處,教師往往不能深入挖掘,讓學生充分談自己的發(fā)現(xiàn)?;蛘哒f讓學生談談其中的不足,順便再來點改進的方法。由于練前引導,練后評價缺失,流于形式,使其沒有真正發(fā)揮出對學生的促進作用。
隨文練筆由于密度大,前面講過有的教師逢讀必寫,幾乎每天都有,即使沒有每天都有,三天兩頭也會有一篇。面對這么多的隨文練筆怎么批改呢?很多教師選擇不批改,特別是上公開課,如果上的不是自己的班級,那幾乎是連收上去看一眼都沒有,只是在課堂上選擇幾篇有意義的豐富一下課堂環(huán)節(jié)罷了。而有些教師雖然有收上去,但心有余而力不足,往往也不能及時批改,或者干脆就寫個“閱”字來敷衍學生,久而久之,學生對這樣的練筆也會敷衍了事,認為不大重要而對此失去興趣。
文本是小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的重要載體。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要基于文本引導學生進行適當?shù)碾S文練筆,當練則練,做到讀寫適度。如部編版六年級上冊《少年閏土》這一課,基于文本可以為學生衍生出許多練筆點,既可以仿照閏土的外貌進行人物外貌描寫,可以仿照第一自然段畫面描寫自己的一張照片,還可以讓學生寫寫“我”和閏土離別時的對話描寫……面對這么多的練筆點,難道我們能因為追求練筆數(shù)量而逐個都寫一遍嗎?顯然不能,而是要根據(jù)教學需要,有所選擇,否則就過于泛濫,學生會心生厭煩情緒。
隨文練筆與閱讀教學一脈相承,非常講究時機的選擇。且在把握時機的同時按照一定的順序,有目的、有計劃地安排學生進行隨文練筆。這就要求教師在安排學生進行隨文練筆時,對各年段教材,甚至于對各個班級的實際情況都要有通盤考慮,不同的年段、不同的班級應有不同的側重點,還以《少年閏土》為例,大家都知道《少年閏土》是屬于高年段的閱讀課文,高年段學生應該從整體的表達順序和方法上遷移訓練更合適,因此教師不宜純粹滲透外貌描寫或對話描寫,而應從課文著眼選擇仿照第一自然段畫面描寫自己的一張照片,讓學生懂得描寫照片要有一定的順序,先整體再局部,從上到下,從遠到近……抓住特點來寫。當然如果是對于寫作基礎比較薄弱的班級,學生對于整體的把握缺乏系統(tǒng)訓練,教師也可以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選擇對話描寫,或外貌描寫。
隨文練筆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自由表達的空間,練筆前若不能指導到位,讓學生獲得“寫”的方法,容易使學生天馬行空,不著邊際,亂寫一氣;或者一臉茫然,無從下手。為此教師在練筆前,切記要針對自己所選擇練筆點,引導學生品味課文語言,讓學生從文中習作寫法,而后水到渠成,動筆寫作;練筆后還要趁熱打鐵,及時講評,讓學生從中改進、鞏固寫法。如教學《少年閏土》,在確定要讓學生仿照第一自然段的描寫方法寫自己的一張照片時,教師可引導學生認真觀察課文圖片,包括圖片上的人和景,再仔細閱讀第一自然段:“深藍的天空……從他的胯下逃走了?!弊x完后讓學生說說這段是按怎樣的順序來寫的。學生不難看出:本段是先景,再寫人,而寫景又從天空寫到地上。寫人呢?主要抓住外貌、動作等進行描寫。學生在對第一自然段的寫作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后,再讓學生按照一定順序寫自己的照片,這樣學生寫起來才會有章可循。寫完后,還應選擇幾篇,引導學生品評、鑒賞,開動腦筋進行補充、修改,讓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點與不足,從而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
《課標》強調:“重視引導學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蔽覀冸S文練筆的評改也可以將師評、自評、互評、小組評結合起來,采取多元化的評價方式,這樣既可以緩解教師評改不能及時的壓力,也能讓全體學生參與其中,互相取長補短,兩全其美。在學生評改的基礎上,教師作為最高的評判者,還要認真整合一下學生的評改,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在課堂上及時反饋,多一些鼓勵,少一些批評,力求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學有所得。
總之,將隨文練筆應用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是大勢所趨,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提高學生閱讀及寫作能力的方法,更是落實語文核心素養(yǎng)和使用好“統(tǒng)編版”語文教材的需要。作為教師要充分認識隨文練筆的價值功能,精心設計隨文練筆,并指導到位,認真評改。只有這樣,才能促使閱讀與寫作的完美結合,并最終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