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劉娟
摘 ?要:人們一直在探索如何改進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評價方式方法,以促進每個學生更好地成長發(fā)展。本文闡述了我們在實踐中采用的綠色評價方式,它主要包括賞識化語言評價、運用獎卡制量化評價以及采用趣味化的終結(jié)性評價。此評價方式可增加學生學習音樂的信心,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公正合理地評價學生的音樂成績,使學生成為音樂課堂的主體,讓他們在教學活動中享受參與的快樂,體驗成功的喜悅,獲得努力進取的力量。
關鍵詞:教學評價;賞識化;獎卡制;趣味化終結(jié)性
【中圖分類號】G613.5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0)31-0084-02
【Abstract】People have been exploring how to improve the traditional music teaching evaluation methods to promote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each student.This paper expounds the green evaluation methods we use in practice,which mainly includes appreciative language evaluation,quantitative evaluation by using reward card system and interesting summative evaluation.This evaluation method can increase students' confidence in learning music,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music,fairly and reasonably evaluate students' music scores,make students become the main body of music class,let them enjoy the joy of participation in teaching activities,experience the joy of success,and obtain the strength of striving and enterprising.
【Keywords】Teaching evaluation;Appreciation;Reward card system;Interesting finality
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說過:“人最本質(zhì)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痹谝魳氛n堂教學中,學生的學習和主動發(fā)展,主要通過老師賞識化的語言評價,也就是教師對學生的尊重、信任和關愛來激勵肯定。在此基礎上,我采用了綠色評價的方式來促進學生的和諧發(fā)展。
1.賞識化語言評價
小學音樂教學包括歌曲教學、欣賞教學、舞蹈律動教學等,而學生的能力是有差異的,在音樂教學中,使用賞識化的語言有助于學生積極參與,大膽表現(xiàn)。例如,在舞蹈動作教學中有這一環(huán)節(jié),當學生聽了老師的動作解說,仔細觀察了老師的動作示范,知道怎樣做動作時,(由于舞蹈動作尤其是民族舞蹈,對孩子來說掌握起來難度非常大)為了使學生能按音樂節(jié)奏有感情地表演動作,老師不妨使用一些賞識之辭,放大孩子的優(yōu)點,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樹立其自信心,使其興奮愉悅。“你們學得不錯!”“這個動作太棒了!”“你可以當小老師了!”當學生開始跟不上音樂節(jié)奏時,老師可以說:“沒關系,我們慢點來。”當學生能跟上音樂節(jié)奏了,老師就說:“真不錯!假如把自己的情感、感受投入到舞蹈中,老師會更感動的!”所以,作為音樂老師,我們要讓賞識的語言不時出現(xiàn)在你的課堂上,“想象力很豐富哦!”“你的歌聲真動聽!”“你真聰明!”“你的想法真好!你的建議非常好!”“你今天表現(xiàn)得比上次好,祝賀你!”“來吧!小表演家們!”等賞識的語言可拉近師生的情感距離,激發(fā)學生參與音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
2.獎卡制量化評價
為了完善課堂評價,在音樂教學中不僅要重視對結(jié)果的評價,更要重視對過程的評價;不要局限于對優(yōu)秀學生的評價,更要對不同層次學生進行評價,特別是要對后進生的探索結(jié)果、點滴的閃光點給予充分肯定,幫助他們樹立信心,獲得成功的體驗。我嘗試了獎卡制的評價方式。獎卡制是對小學生的一種量化的激勵措施。獎卡有小朋友喜歡的卡通圖案、笑臉蘋果、大拇指、獎杯、大紅花、小紅旗等,旨在激勵低段學生盡快形成與保持良好的行為習慣以及學習習慣,比如,站、坐姿勢,不大聲喊唱,遵守課堂紀律,不自由進出教室等。學生能按老師的要求做得比較好,并得到同學認可,便可以得到這些獎卡(一次一張,或一節(jié)課規(guī)定發(fā)十張以內(nèi),為了不影響上課,一般由小組長課后發(fā)),以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同時對那些有進步的學生也發(fā)給獎卡加以鼓勵。評價時可由教師評,也可讓學生參與評。除了獎卡外,還有特制的“小小表演家”“小小音樂家”等,在課上唱歌、演奏、動作表演、創(chuàng)編等表現(xiàn)好的,或能當小老師的學生才能得到,旨在結(jié)合學科特點,激勵學生大膽自信地表演、創(chuàng)新。為了避免得到獎卡的總是那些音樂素質(zhì)較好的學生,在給予獎卡時,要考慮學生自我發(fā)展的縱向比較。學生集滿十張以上兩類獎卡可換一張學校統(tǒng)一制作的“校園之星卡”。如果學生參加各級各類歌唱、演奏、舞蹈獲獎,便可直接得到“校園之星卡”,并可按得獎等次分別得到不同的張數(shù)。這些獎卡貼在音樂書第一頁上,學生看到一張張獎卡,非常喜愛,把它看成自己進步、成功的標志。為了使學生之間以及班級之間形成競爭氛圍,我還將學生所得的獎卡數(shù)以班級為單位貼在音樂教室后面的“你追我趕”園地上,促使學生努力,為自己、為班級贏得榮譽,從而達到量化評價的效果。
在開學的第一節(jié)音樂課上,我就向?qū)W生介紹獎卡制的評價方法,如有哪些獎卡,如何做能獲得等。通過獎卡制的量化評價,使學生了解自己在音樂學習、表現(xiàn)中的進步,發(fā)現(xiàn)和發(fā)展自己的音樂潛能,建立學習音樂的自信心,促進審美能力的進一步提高。對教師來講,獎卡的使用可激勵學生,使學生學習有了動力,比以前更認真,更主動了,并能對后進生和調(diào)皮搗蛋的學生起到調(diào)控作用。通過這種評價手段,每個學生都有了自我施展的空間:有歌舞特長的學生可在歌舞方面展示才能;有演奏器樂能力的學生可在樂器表演中展示才能;沒有音樂特長的學生可在積極參與中或因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以及其他特長獲得獎卡。例如,在教學欣賞曲《春曉》時,我設計了“小組合作表現(xiàn)春曉”的音樂活動,讓學生感受歌曲《春曉》的意境,把學生分成動作表演組、詩歌朗誦組、畫畫組、演唱組、樂器伴奏組。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特長組成小組進行排練,然后各組分別展示排練結(jié)果,由學生進行評價,最后大家進行合作表現(xiàn):唱的唱、念的念、跳的跳、敲的敲、畫的畫。老師根據(jù)學生的表現(xiàn)結(jié)合學生的評價,恰如其分地給予評價,并將獎卡發(fā)給表現(xiàn)突出的學生。盡管學生們表演得還很稚拙,但學生是愉快的、興奮的,他們運用了已有的知識、生活經(jīng)驗,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了音樂,體驗了成功的喜悅,發(fā)展了與人交往、團結(jié)協(xié)作的能力,使自己的綜合能力得到培養(yǎng),個體得到了尊重,從而為喜愛音樂、享受音樂奠定良好的基礎。
3.趣味化的終結(jié)性評價
終結(jié)性評價是一種目標達成評價,主要體現(xiàn)在學期末的成績評定。傳統(tǒng)的評價方式一般是讓學生每人唱一首本學期學過的歌曲或者拍幾小節(jié)節(jié)奏,唱幾句旋律,然后給個成績就算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了。采用趣味化、開放式的終結(jié)性評價方式,旨在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吸引學生樂于參與、大膽表現(xiàn),在評價中挖掘?qū)W生的潛能,發(fā)展學生的能力,對學生進行全面的評價。
首先教師充分利用教材進行評價(目的是通過趣味化的測試了解學生對本學期學習內(nèi)容的掌握程度,以及培養(yǎng)學生的評價能力)。比如,教師打開課件展示一個游樂園的情景,讓學生想象坐著游覽車去不同的景點,不同的景點有不同歌曲的旋律,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能力選擇演唱不同的歌曲。在測試本學期學過的聆聽內(nèi)容時,課件出示喇叭花,鼠標點擊不同的喇叭花會播放不同的樂曲聲,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能力選擇回答樂曲的名稱以及哼唱樂曲的主題旋律。在辨別不同樂器聲時采用游戲的方式進行,手拿不同樂器的學生以及蒙住眼睛的聽辨者圍成一個圓圈,聽辨者聽辨不同的聲音,講出樂器的名稱,當回答正確時,大家給以掌聲鼓勵。老師則對學生的表現(xiàn)給予相應的成績評定,成績采用等級制進行測評,分優(yōu)、良、合格、待合格四等。這種趣味性、游戲化的測試學生樂于參與,沒有壓力和緊張感,學生發(fā)揮很正常,在測試的同時培養(yǎng)了表現(xiàn)力、自信心。
學期成績總評則是根據(jù)平時所得的獎卡數(shù)、期末的成績等級以及“班級音樂會”的表現(xiàn)情況進行的綜合評價。評價也用期末測評的等級制,優(yōu)秀率為百分之二十左右,其他為良。由于對學生的評價重在激勵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所以凡是參與測評的學生都給予肯定的評價。最后,給每位學生建立個人學習檔案,把以上所得到的成績裝進檔案袋里。另外,把學生平時參加各種文藝比賽時所獲得的榮譽證書也放進檔案袋里,當學生打開自己的檔案袋時,就能看到自己音樂學習過程的軌跡。
在新課改指導下,真正發(fā)揮教學評價的激勵性、主體性、全面性的作用,將評價貫穿于音樂教學全過程,發(fā)揮評價的教育功能,可使學生對音樂學習滿懷信心,讓學生在充滿愛和激勵的藝術氛圍中不斷成長,不斷進步,從而達到“評價促進發(fā)展”的根本目的。當然,新《課標》實施以來的教學評價改革才剛剛起步,如何更合理、更科學、更能激勵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及促進學生的成長發(fā)展,有待我們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大膽改革、不斷完善。
參考文獻
[1]黃青梅.構建富有生命活力的音樂課堂[J].當代教研論叢,2018(12)
[2]李志敏.讓戲曲藝術綻放小學音樂課堂[J].戲劇之家,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