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跨文化傳播過程中,因為文化背景等多方面的差異,促使文化傳播工作在實施過程中會出現(xiàn)藝術設計方式、內容與文化傳播訴求不相配等現(xiàn)象,而這也會直接對文化傳播工作實施效果造成影響。為了有效改善這一現(xiàn)象,本文則對跨文化傳播過程中藝術設計傳播展開了探討。
關鍵詞:跨文化傳播;藝術設計;傳播方法
引言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之下,各個國家文化交流也開始變得越發(fā)的頻繁,跨文化傳播現(xiàn)如今也成為發(fā)展重要趨勢,在不同文化傳播與交流實踐期間,設計隨著文化傳播潮流、借助于各式各樣的渠道和媒介有效傳遞出具有特定價值觀的設計符號,也成為藝術設計新思想。身處在跨文化傳播背景之下,因為受到不同地域信息、受眾以及媒介等多方面因素所影響,藝術設計會因此而產生一種文化休克現(xiàn)象,之所以會如此也是因為藝術設計過程中失去了自己熟悉的社會交往信號、符號環(huán)境之后,找不到自己在非母體文化之中位置的一種不適表現(xiàn),不利于藝術設計傳播的順利推進。而為了能夠有效解決這一問題,筆者也就跨文化傳播過程中藝術設計傳播進行了如下探討:
一、跨文化傳播過程中藝術設計方法轉換
跨文化傳播過程中,傳播人員通常都借助于信息編碼傳達自己想要表達的意義,由一系列情境符號以及相互組合而成的意義構成了系統(tǒng)設計之中需要有效整合與規(guī)劃的設計情境??墒?,在編碼符號化之后,傳播人員自身報答的意義卻無法正確轉述,信息接收人員無法正確理解藝術設計傳播表達安迪深意。為此,身處在跨文化傳播環(huán)境下自然需要對跨文化傳播情境意義展開系統(tǒng)化的梳理與分析,同時結合不同文化背景來使用差異化的藝術設計方法,這樣才能真正有效實現(xiàn)藝術設計傳播。在整個情境之中,用戶與設計人員兩者可以借助于象征符號之間的轉換來實現(xiàn)交換意義的目的,藝術設計意義從本質上而言需要借助于交換才能實現(xiàn),有意義的符號交流才能真正起到良好的社會互動效應,而其想要表達的意義亦或者是設計編碼交換的前提則是交換雙方需要具有共同的意義空間,具體而言就是對于設計傳播所使用的圖形、文字符號含義具有共同的理解力,也只有真正基于雙方生活經驗、文化背景展開的藝術設計才能起到良好的傳播效果。
二、跨文化傳播過程中藝術設計傳播具體措施
不管是從跨文化傳播角度分析,亦或者是藝術設計角度分析,跨文化傳播背景下的藝術設計自然需要立足于時代發(fā)展背景來進行優(yōu)化,這樣才能真正起到跨文化背景下藝術設計傳播的效果。
(一)以活動為中心展開設計
從具體活動形式來分析的話,其具有較為鮮明的特征,主要是以豐富性、差異性與個性化為主,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示在一個主題活動的組織與實施過程中,其能夠涉及到的元素雖然是多樣化的,可是藝術設計工作在實施其總體目標一定要服務于活動。在藝術設計傳播過程中,若能將一個具體的活動作為藝術設計中心和主題的話,就表示藝術設計工作實施可以選擇的實施切入點也會變得更加的豐富,是一種將人作為一個主體帶入到不同場合以及行為活動的一個過程。從設計學這一角度來進行探討的話,其本質上是做好事的過程,也是兩者契合的關鍵,所以身處在跨文化傳播背景之下,藝術設計傳播一定要以活動為中心來展開合理設計,這樣才能真正有效在統(tǒng)一的中心主題上尋找到合理的設計方法,從而真正有效提升藝術設計實效、促進跨文化傳播效果得以提升。
(二)營造體驗式設計氛圍
身處在不同的文化傳播環(huán)境下,人們很有可能會因為屬于不同階層和群體而形成各種亞文化之間的交流,處在這種經歷、背景以及文化差異的環(huán)境下,藝術設計傳播交流也會變得越發(fā)的困難。為此,要營造出體驗式的設計分為,盡可能增加多重感官與設計之間的交互,這能夠為群眾提供超越語言與文字障礙的良好體驗。不管是任何藝術作品都是時代下的產物,產生于不同時期的藝術設計也會呈現(xiàn)出差異化的表現(xiàn)形式以及審美特征,而現(xiàn)如今是一個數(shù)字信息化時代,智能科技與新媒介在生活中得到了廣泛應用,群眾也因此而得到了身臨其境的良好體驗,藝術設計人員可以借由此來為用戶提供多種時空方式、交互行為、情境內容等體驗,這樣就能進一步強化其體驗、拓寬用戶認知。
(三)注重互動反饋
在跨文化傳播過程中,要想真正有效減少藝術設計傳播過程中的語義誤讀等情況,則需要在設計過程中可以借助于產品智能化設計方式來為用戶提供及時且有效的反饋機制,盡可能在多互動交流過程中迅速解決設計文化之間的隔閡與問題,并且在藝術設計過程中融入消費者,借此來進一步擴展用戶對于自身創(chuàng)造價值方式的理解,從而有效提高其滿足感,這樣也能有效提升藝術設計傳播實效,真正有效避免跨文化傳播對于藝術設計傳播造成的不良影響。
三、結語
綜上所述,跨文化傳播與藝術設計是兩個具有緊密聯(lián)系的內容,要想真正有效實現(xiàn)跨文化傳播過程中的藝術設計傳播,需要從藝術設計呈現(xiàn)、傳播形式等多方面著手來進行改進與優(yōu)化,同時把握好跨文化傳播相關原則,以此來有效保障兩者的有效融合傳播與設計的適宜性。
參考文獻:
[1]從“跨”到“轉”:新全球化時代傳播研究的理論再造與路徑重構[J]. 史安斌,盛陽.? 當代傳播. 2020(01)
[2]媒介融合背景下沂蒙精神的全媒體傳播研究[J]. 徐洋.? 新媒體研究. 2020(07)
[3]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外體育傳播研究的主要議題——基于文化研究的視角[J]. 楊珍,崔赟.? 新聞界. 2013(13)
[4]新媒體視角下“廣西故事”面向東盟的敘事與傳播研究[J]. 張嘉雯.? 國際公關. 2020(04)
[5]中醫(yī)視野下的山東端午節(jié)俗文化傳播研究[J]. 孔軍.? 傳媒論壇. 2020(17)
[6]動畫品牌傳播的理論闡釋與實踐指導——評《動畫品牌傳播研究》[J]. 王才路.? 視聽. 2020(01)
[7]古都洛陽歷史文化資源點微信公眾號傳播研究[J]. 郝鵬展,張雯倩.? 中國名城. 2020(03)
[8]大西安建設背景下新媒體與城市形象傳播研究[J]. 蒙田原.? 今傳媒. 2017(03)
作者簡介:
樂琴(1984.11—),女,漢族,籍貫:湖北大悟人,重慶工商大學現(xiàn)代國際設計藝術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大學英語教學,英語翻譯理論與實踐。